2005年1月21日,燕大正式开始放假。张潮也得以“逃脱”剧社的“虎口”,登上了前往港岛的班机。
去年12月的庄重文奖颁奖典礼后,徐子东就口头向他发出了来港岛岭大交流访问的邀请,后来又通过学校发出了正式的邀请函。
张潮就趁着寒假到“新理念作文大赛”复赛之间的空档,去一趟港岛。
这个时间点,内地的学校都是才放寒假,港岛大学则相反,他们寒假(通常是圣诞节前2天到1月中旬)放完了,刚刚开始春季学期。
经过近4个小时的飞行,21日傍晚,张潮终于踏在了港岛的土地上。
不过没想到的是,徐子东竟然亲自来接他。在车上,徐子东就说道:“听说你要来,学生们都很兴奋,你的讲座和沙龙都已经预约满了。讲座都从小礼堂,挪到了大礼堂。”
张潮奇道:“港岛的学生对我这么感兴趣吗?”
徐子东道:“一个原因是你的《少年如你》卖得很好,到现在还不到半年,就已经加印2次。内地作家的书,在港岛卖到这个数量,你虽然不是第一个,但肯定是唯一一个还活着的。
港岛人买书很奇怪的——明明少子化,结果销量前10有7本是童书,剩下3本不是励志,就是养生,要不然就是讲怎么和人斗争。文学类呢,前30都不一定能看见一本。qupi.org 龙虾小说网
去年的畅销书里,甚至还有一本叫做《如何阅读一本书》——我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了,也不知道港岛人到底会不会读书。”
张潮道:“还有一个原因呢?”
徐子东道:“……这个,你明天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就明白了,我自己不太好意思说出口来。”
果然,第二天张潮在讲完主题为《转型中的内地青春文学》的演讲后,第一个站起来提问的香港同学,就把他雷得外焦里嫩:
“今年的富布斯排行榜,你是内地第一个版税突破‘1000万’的作家,我想请教一下,怎么通过写书揾到咁多银纸呢?”
这位同学一开始还努力用国语表达,说到后面,显然是比较激动,广东话就脱口而出了。
张潮终于明白徐子东为什么说他自己不好意思说出口了。作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商业化的城市,港岛人对于财富的追求,是刻在骨子里的,即使是文人也未能免俗,何况普通的学生。
金庸先生在办《明报》的时候,就以稿费抠门出名,就算是自己的老友倪匡,在他那里也涨不了一分钱稿费。
张潮之所以在港岛出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有钱”!去年富布斯排行榜的负责人说他是“内地作家首富”以后,明窗社就很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联合媒体展开了一轮特殊的宣传。
今年年初,富布斯排行榜正式公布了2004年的名人榜单,排在前列的自然是那些企业老板,但是张潮是作家中排名最高的,富布斯说他去年版税收入达到了1100万元。
排名第二是于秋雨,也有900多万。韩涵、小四等熟悉的名字自然也在其中。
这一年,还是网络作家上榜的元年,血红凭借一部《升龙道》,斩下了120万元的稿费。
估计谁也不会想到,这份榜单多年后会被网络作家所统治。
张潮虽然知道这个新闻,但是由于期末实在太忙了,除了两所学校和自己家以外,他就没往别处去过,自然也谢绝了一切采访,所以也不清楚舆论发酵到什么地步了。
张潮整理了一下思路,才答道:“每一个‘揾到咁多银纸’的作家,在第一次凭借写作赚到钱的时候,都认为这是意外之喜。这说明你在开始创作一部作品的时候,动机不应该是它能‘揾到几多银纸’,而是这个故事首先能不能打动你自己……”
所幸后面提问的学生,总体而言素质还是比较高的,问题也逐渐地集中到了他的创作上,不过还是不时有学生问他成名后感受之类的“无关话题”。
讲座结束以后,张潮急忙找到徐子东,问他现在港岛这边都怎么宣传他的。徐子东去阅览室拿了几份报纸给了张潮,张潮打开一看:
“19岁成作家首富,张潮狂揽千万版税的封神之作!”
“内地青春作家第一猛男,谱写少男少女的末路悲歌!”
“《少年如你》竟是自传?揭秘张潮不为人知的感情生活!”
“一女双嫁,作家首富与两所大学间的恩怨纠葛!”
“张潮突袭港岛,将于岭大传授写作致富秘籍!”
张潮:“……?!”马上借了徐子东的手机,打给了明窗社的潘耀明:“潘社长,你这样可就过分了啊……”
下午,是一个开放式的文学沙龙,就比较轻松了。
一起座谈的除了岭大的学生,还有从其他大学通过各种关系赶来的大学生、研究生。
张潮大概谈了一下自己最近的创作,学生们都非常惊讶张潮竟然不再写“青春文学”了。青少年是他的一大读者群体,张潮这么做几乎等于是放弃了一大块收入。
徐子东打趣道:“那明年你可能就不是首富了。”
张潮笑道:“首富谁爱当谁当去。要是能不上榜,我倒贴一点给那个排行榜都行。”
这是,一个年轻人说道:“我认为你在榜上更好。”
张潮好奇道:“为什么?”
这个年轻人先做了下自我介绍道:“我叫葛量,现在港中文读中文的博士。我觉得你在这个榜上,至少说明年轻人从事文学写作是有希望的。”
张潮问道:“韩涵、小四不都是年轻人?我也就小几岁而已。”
葛量道:“我认为他们更多是在营销自己的个人形象,而不是作品;作品只是他们身上的一个‘挂件’,他们身上这种挂件还有很多——叛逆者、赛车手、偶像明星……文学,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那个。
但是你主动放弃了青春文学,证明你在文学上的野心远远超过了他们。你的作品始终大于你这个人,所以我觉得你在榜上,对年轻作家的鼓舞,更甚于他们两个。”、
张潮道:“你说的,倒是让我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自己,十分感谢。”
葛亮继续道:“不过我有个疑问,你的作品《少年如你》已经开始影视化了。《你的名字》还出了漫画版,说不定以后还会动画化。那你今后的写作,会越来越为这种改编服务吗?毕竟这部分带来的收益,可能会远远超过单纯的出版。”
张潮道:“你说的话让我想到了前几天刚刚见到的一个前辈。他和我说了一句话——作品可以商品化,作家的人格不能商品化。这句话对我震动很大。我写,首先考虑的仍然是它能不能给我的读者提供一个新的世界观,也就是把一个少有人关注的世界呈现给他们,让他们的精神领地得到拓展。
我从青春文学中抽身而出,是因为在这个领域我不能提供新的世界观了。我上大学了,我离开了我生活的小县城,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的精神领地扩大了,我要把自己的观察分享给我的读者。
至于说最后形成的作品,适不适合改编成漫画、影视剧,我想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何况,我自己就能完成剧本的创作,并不依赖改编。”
话音刚落,沙龙现场响起了一片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