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忠臣误国更可恨

朱元章好奇,“何为学阀?”

朱爽道:“就是那些在文化、教育界呼风唤雨,能凭借手中权势形成一种排他性、垄断性力量的学者集团。”

“此莫须有之言,若无证据,不可乱说!”

朱爽呵呵一笑,“虽无实证,但可试着为父皇分析!”

朱元章来了兴致,道:“你且细细说来!”

朱爽自怀中,掏出一根特制的雪茄,冲朱元章道:“能容儿臣,在您面前抽烟否?”

朱元章一脸无奈,“你这又是哪来的新品?”

朱爽呵呵一笑,“就是觉得往常的细烟,抽起来的气势不足,还是这种比较彰显身份!”

“是价格更贵吧?”

老朱一开始虽也抽烟,可知道这东西在民间的价格后,嫌太过奢靡就戒了。

见朱樉一副显摆的架势,多少有些气不打一出来了,道:“你这东西,还有多少?”

“呃,东宫那边,尚不足百根!”

“等下回去,把剩余的都给咱送来!”

“您不是不抽烟了吗?”

“我可以赏给大臣们啊!”

朱爽一副无奈至极的肉疼表情,心中则暗喜道:“这就是亲爹啊,知道帮咱打广告!”

应下来后,命庆童拿来“金剪刀”剪去雪茄一头,点燃后在奉天殿抽起来,确实有种指点江山的豪情。duwo.org 比奇小说网

“父皇当知晓,枪杆子、钱袋子、书袋子是一个政权的三大主要支柱,在历史上各自对应着勋贵集团、地主豪强或大富商、文人官僚集团。而在特定条件下,这三大支柱会演变成军阀、财阀、学阀,于国家政权之下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排他性利益集团。”

朱元章闻言来了兴致,略一琢磨发现还真是那么回事。

这三大集团中,他最防备的便是勋贵集团,极力打压的是地主豪强和大富商,对于文人官僚集团,自认为还是比较优待的。

因为在他看来,所谓书生造反,三年不成,文官们权势再大,也很难成事。

却不知,就是在大明王朝,文官政治达到了历史巅峰。

“嘿,听着还有点意思,你继续说!”

朱爽道:“这三大集团之间的界限,并非完全泾渭分明,在很多时候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很多富商为了让家族的财富得到稳定继承而向官宦靠拢,出资创立学院、赞助学者而让自己的后代子弟走上科举之路,从腰缠万贯的豪商变为诗书礼乐之家,家族便由财阀转为学阀。

至于学阀的出现,还要从汉朝的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起……最典型的莫过于汉末大军阀袁绍,源自着名的汝南袁氏。

其家族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祖上世代研究大学者孟喜遗留下的相关易经论述,由此声名鹊起,“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正因为在天下读书人当中有着滔天的声望,袁绍及其家族最终占据州郡,一度是天下最强大的军阀。”

朱元章闻言冷笑,“两汉是察举征辟制,才能令袁家有机会做大。我大明是科举制,不会有那样的门阀出现。”

朱爽道:“父皇英明,科举确实是选材的良策。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个社会,当底层百姓有上升空间时,整个国家民族都会变得有活力。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可就怕一小撮人,为了一己之私,毁掉一个区域内人的上升空间。那这个区域就会成为国家身上的“腐肉”,进而威胁到整个国家的存亡啊!”

朱元章听罢,沉默不语,以他的眼光,如何看不到北方士子全部落榜的巨大危害?

他只是在有人捣鬼和北方的文教水平确实不堪这两种可能上有所怀疑。

他自然是不相信,经过近三十年的统治,大明王朝北方的文教水平大幅倒退。

可也不大相信,一直为其信任,甚至连立储问题都要向其咨询的刘三吾,是一个饱含私心的人。

半晌才道:“说了这些,依旧是你的猜测之言,且看他复查的结果吧!”

朱爽呵呵一笑,“我料刘三吾复查之后,不会增补北方士子!”

朱元章闻言,眉头一挑,不悦道:“他敢如此?”

在他看来,自己吩咐了便是圣旨。

刘三吾若敢违背自己的口谕,便是态度问题了。

朱爽笑着道:“父皇坐看结果便是!”

转过天大朝会,数名监察御史上书,称今科会试北方籍贯士子全部落榜,不少人去礼部喊冤,也有人当街拦住官员轿子上访告状。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有说主考收了钱的,有说主考搞“地域歧视”的,总之传的五花八门。

朝堂的官员们闻听,都是极度震惊。

大明王朝开国近三十年,科举也考了好几次,北方士子的录取比例就算低于南方,也不至于全军覆没,没道理的!

朱元章问刘三吾,“复核试卷做的如何?”

刘三吾出列道:“禀万岁,老臣昨日回去后,便安排人手复核落第士子试卷,至目前尚未发现有误判的!”

明洪武十三年进士,右正言周衡道:“禀圣上,刘大人那边人手不足,是不是加派一些人手,帮着复核,早日有了结果,也能安士子之心,免得影响了殿试!”

因为朱爽关注介入的缘故,这次科举大桉在会试之后就爆发了,不像原本历史发生在洪武三十年的那一科,状元、榜样、探花都诞生了,才闹将起来。

朱元章看了看一副置身事外样子的朱樉,道:“太子意下如何?”

朱爽笑着道:“好,儿臣以为,确实可以安排一个十余人的调查小组,复核卷子,早日有个结果。”

对于朱爽而言,他虽知道朱元章在历史中的处理办法,也认可南北榜分而录取的做法,却不打算提早说出。

毕竟此刻的朱元章,是想随便增补几个北方士子,息事宁人的。

却万万没想到,这些官员有那么大的胆子,置皇命于不顾,置国家安危于不顾。

在朱爽看来,这种“伟光正”的大臣,误国的“忠臣”,却比奸佞更加可恶!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