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坚守

拿下邓县后,文聘等人休整了一天后便迫不及待的开始出兵北上攻打南阳各县了。他留下了王威留守邓县,修缮邓县城防的同时也为大军提供钱粮,自己和黄忠兵分两路往北攻略诸县,而黄祖则利用水师往返于汉水之上,将士卒和钱粮源源不断的运往江北。

有了充足的钱粮和兵马支援后,荆州军的士气格外高涨,加上邓县作为南阳郡南大门丢的实在太快,根本没有给各县足够的反应时间。没有丝毫准备的各县在猝不及防之下根本挡不住荆州军,短短数日时间便纷纷告破,一时之间各处的告急文书跟雪花似的飞往了宛县。

傅巽收到这个消息后也懵了,不是刘表他们有病吧?就凭荆州那点家底,凭什么跟大将军斗啊?别人不知道荆州的底细他还不知道吗?人口虽然有六百多万,堪称天下第一大州(益州永昌郡人口太夸张了不太可能),但南阳郡可就占了荆州人口的三分之一啊!剩下的六个郡加起来也不过四百万出头,就算因为战乱中原百姓迁往荆州,也不过达到五百多万的规模罢了。qula.org 苹果小说网

相国雄踞六州,治下人口保守估计都超过一千六百万了,加上归附的羌胡、羌氐各部、南中各夷、鲜卑及乌桓各部,总人口绝对逼近两千万了。一般情况下能动用的常规兵力就超过三十万了,相国本人更是身经百战、无一败绩,麾下将校有勇有谋、文臣运筹帷幄,士卒更是当世少有的精锐之师。

刘表他凭什么觉得自己能对抗相国啊?谁给他的勇气啊!这不是找死吗?

虽然有一肚子的疑惑,但傅巽也知道现在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刘表不仅翻脸了,而且已经拿下了邓县还开始向北推进了,这是要攻取整个南阳的节奏啊!自己作为南阳太守,必须立刻做出决断才行。

南阳这边的军队主要分为两部分,南边由祖茂率领的一万人马驻守邓县,北边由黄邵等人带领的一万人马驻守鲁阳。宛城只有不到一千人的府兵留守,这地方处在南阳的中心位置,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被直接攻到宛城的,所以宛城的守备军队不会太多。而且之前张辽还抽调了宛城的军队征伐汝南,致使留下来的军队更加捉襟见肘了。

现在南边的军队被击溃了,其中有近半人马选择了投降,剩下的还在陆续逃回来,全部归建也不知道需要多久;北边的军队一时半会儿也到不了宛城,至少在敌军赶到宛城前是绝对到不了的;也就是说自己接下来必须要用一千人马去挡住数万荆州军的猛攻?

听上去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啊!宛县确实是一座大城,但正是因为如此,守它需要的兵力也挺多的,至少要有近万人才能守住啊!不然你连城墙都控制不住。就这么点人守住宛县的可能极其渺茫。看上去,似乎选择马上逃离宛县才是最好的选项?

连带着郡守府的吏员们也劝他尽快逃离,宛县根本守不住的,根本没必要现在和敌军争一时之气,都不需要相国下令,只要消息传到张辽耳中,张辽将军必然回援,到时候还是能轻易夺回南阳的。

傅巽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但不多。经过思考之后,傅巽放弃了弃城逃亡的选择,虽然这个选择对他的安全最为有利,但站在战场全局乃至如今的政治局势来看,都是个馊都不能再馊的主意。

先是战局上看,现在张辽正在汝南和曹操互撕呢!一时半会儿恐怕是回不来的,何况这刘表翻脸的时机实在是太巧了,说不准就是瞄准了这个空档才敢发难的。如果自己是刘表的话,一定会和曹操进行沟通,不惜一切代价让曹操拖住张辽,这种可能性很大而且操作性强,因此傅巽对于张辽短时内进行回援是不抱希望的。

而且南边的战局恐怕也不容乐观,邓县一破,朝廷的势力就被压回了汉水以北,汉水以南的消息被彻底断绝,上庸的李蒙恐怕正孤立无援呢!如果自己此时弃城而逃,那轻则上庸失陷、李蒙身死,重则全线溃退南阳易手、天下震动,这可都是不能接受的结果啊!

从如今的朝野政局来看,相国刚刚升任相国不久,就丢了邓县已经够丢人的了,要是继续丢失了整个南阳,甚至自己这个被相国提拔的出身凉州的郡守还做出了不战而逃的丑事……那对于相国和凉州将校的声望可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啊!

从相国执掌大权以来,一向都只有朝廷攻城略地打别人的,连败仗都没打过,更何况是丢城失地了,要是因为自己开了这个头,致使朝野动荡,那罪过可就大了。

综合来看,弃城而逃绝对是个馊主意!

因为傅巽是凉州人,是相国提拔起来的南阳太守,所以他才不能跑!以身殉国都不能跑!在张辽不能及时回援的情况下,宛县一丢,南阳顷刻易手,还会让西凉将校中的元老李蒙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之中。这造成的后果太恶劣了,是朝廷、相国乃至凉州将校都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

钟繇在的时候南阳稳如泰山,换了凉州人做太守就立刻丢了?这人还是相国一意孤行提拔上去的,这让朝野上下如何看此事呢?是不是相国有眼无珠、用人失当?是不是相国的能力不配做相国?是不是凉州人只配领军征伐不能坐镇一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些可能造成的影响,都必须要竭力避免才行!

何况经过傅巽的仔细梳理后,发现虽然形势危急,但想守住宛县也不是真的毫无可能啊!士卒数量是不多,但是整个南阳的府兵可不少,其他已经失陷的地方没办法,但宛县附近的府兵还是能动员起来的。

虽然自己不通军略,无法指挥这些府兵出城野战破敌,但守城还是没问题的,南阳一向富庶,就算之前为张辽供给军需调走了一半的钱粮,但剩下的还是挺多的,坚守一段时间问题不大。如果坚壁清野,将宛县附近的钱粮全部收入城中,那能坚守的时间就更久了。

有兵、有粮还有高大的城墙,守住宛县的问题不大,同时自己还可以向鲁阳、汝南还有关中派去使者求援。另外被击溃的原属祖茂军队的士卒也可以利用起来,自己不可能贸然放他们入城防守,但让他们去袭扰荆州军的后方还是没问题的,毕竟是本地人肯定比敌军要熟悉当地的情况。

仔细思索之后,傅巽对着喧闹不已的一众属官开口了,“我被相国看重表奏为南阳太守,就是为了让我镇抚南阳以御荆楚之贼。如今因为疏忽致使南阳再起战火,本就是死罪了,诸位不劝我守节以身殉国就罢了,如何能劝我弃城而逃呢?难道我傅巽就不能为国家效死,为朝廷尽忠吗?”

“荆贼虽然猖獗,但不过是一时之勇罢了!南阳民心依附于朝廷,又有援军在侧,岂是他们依靠阴谋诡计就能夺取的?再敢言弃城而逃者斩!”

“传我命令,即刻派人前往关中、鲁阳和汝南求援,如实汇报南阳的情况请求援军。即刻调动宛县附近的所有府兵入城防守,坚壁清野将附近的粮食全部收割,不许留一粒粮食给敌军!派人去联系我军溃卒,让他们立刻组织起来去后方骚扰敌军的粮道……”

“自今日起,我等亲自上城墙督战!誓与宛县共存亡!临阵脱逃者,斩!”

说着傅巽拔出了腰间的佩剑,冷冷的看向了众人,众人不由得一怔,随即连连点头表达了支持。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