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通过陈平安的讲解,了解了火车的一些作用之后,百官们是争相夸赞。
这一次,是发自于内心的。
就算是王珪、崔民干这些人,有一些看不惯陈平安主张推行州学和县学,就算是政策意见不合。
但是在见到这个火车的时候,他们的内心之中,还是非常敬佩。
当然,也更加敬佩陈平安身后的那些师父。
能够有着如此高明的想法,建造出来这么大的庞然大物,还能带动那么重的货物。
简直是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自己现在看到这个火车之后的心情。
毕竟,脑海里面还是可以跟着陈平安的讲解,去幻想一下,可以用这个火车来运送粮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
不说粮食,就说人坐在这个火车里面,一天行驶千里的路程。
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
关键是,这火车若是用来运输将士,一天的时间,就可以从京师到达千里之外。
也可以有将士们从千里之外,很快到达京师。
这个速度。
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到的速度啊!
李世民早就通过陈平安之口,了解火车的用途,也了解了速度对于大唐的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
之所以坚持修建官道,为的就是缩短京师和周边地区的路程。
如今大唐十三条主要官道,已经即将完成六辆马车同时行驶的宽度,也就差一个硬化路面了。
不过,这绝对是一个更加庞大的工程。
现阶段的大唐还没有那个实力。
可以硬化大唐十三条主要干道的路面。
这十三条道,也都是从大唐的东南西北四条主要干道出发,然后再分支,到达十三个道的治所都城。
不仅仅有着六辆马车的宽度,就是这如今的超大型蒸汽机车也能够行驶,还能空出一个一辆马车行驶的宽度来。
这么宽的道路。
也是这十三年来一支坚持修建而修凿出来的。
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也是非常大的。
就单单一点。
财力的支出一直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这要是在以前。
或者是说,在原本的大唐史册上。
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而在现在的大唐,却又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没有人会反对这件事情。
因为拓宽了官道,搭建了桥梁,确实是方便了百姓们的出行,也就是方便了所有人。
不管是学子们出行,还是那些行脚商们出行,又或者是商队们出行,都方便了很多。
他们的支持,自然也就促使着朝堂之上的官员们也跟着支持了。
再加上,李世民这位掌舵者的决心。
这十三条官道也就修凿到了现在这种程度。
而路修好了。
其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今,又有了一个火车,将会再一次缩短京师到达地方上的时间。
这种速度,无法想象。
若是修建了一条京师到达辽城的铁轨。
火车能够快速到达辽城。
那么,安东都护府以后就真的是完全被大唐掌控在手中。
稍微有一点儿动荡。
大唐都能第一时间处理。
当然,若是修建一条长安到达越州的铁路。
那么,北地的货物就能够快速到达越州,然后顺着西南丝绸之路,很快到达西方。
交易更加便捷了。
来回的路程也缩短了。
来回的时间也比以前少了很多。
这效益自然也就上去了。
可以说,李世民从陈平安的讲述之中,对于火车带来的影响力,了解的更多。
“这火车……造价很高吧?”
李世民是知道造出这么一辆火车的成本有多高的。
不过,百官们不知道啊。
陈平安回道:“陛下,不计算研发这几年的费用,仅仅是计算造出这一辆火车,以及铺设这铁轨的钱。”
“初步计算,大约是八千万两白银。”
陈平安话音刚落。
“嘶……!”
周边的百官们再一次震惊了。
啥?
这么一辆火车,就花了那么多的钱?
八千万两白银啊!
不是?
你将作监那里来的这么多的白银?
这么赚钱的吗?
他们可是知道,自家那些商号,这些年来,赚了多少钱。
千万是没有的。
不过,也有百万之多。
然而,这百万之多也需要顾及到整个家族的开销,只觉得还需要继续大力赚钱才对。
而将作监却能拿出八千万两白银,建造这么大一个家伙?
要是把这八千万两白银,直接发放出去,大唐几乎是不存在贫苦的百姓了啊!
将作监却把这八千万两白银用来建造这么一个家伙。
这么大的火车。
震撼是真的震撼。
可是……这造价也太高了。
“陛下!”
“这等造价,实在是太高了啊!”
“若是把这八千万两白银,直接分给贫苦百姓,每人还能得二两白银,过上一个温饱的年关呢。”
“可就这么花在了这么大的火车上面。”
“火车还只能直行,还要铺设铁轨,铁轨也只能在平坦地区铺设,遇上了山,连绕行都不行。”
“除非是搬山,可是搬山的耗费更大!”
“就是铺设铁轨,让这一辆火车在铁轨上行驶,然后运送货物,这前期的造价,就是一个天价啊!”
“等真的铺设好了铁轨,让火车在铁轨上行驶。”
“那得运送多少年的粮食,多少年的货物,才能见得到成效呀?!”
“太费钱了。”
魏徵站出来了。
不仅仅是他。
就是房玄龄、马周、长孙无忌等人也觉得太费钱了。
八千万两白银,真的就用在其他的工程上,也足以有一个很好的见效。
比如,建造武学院。
又比如,建造一个更大的国医馆。
又或者是发放军饷。
甚至是直接给贫苦的百姓。
这也能让官府收获民心啊。
八千万两白银,就建造了这么大的一个火车。
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不值得。
其他人,看了看陈平安,也没敢站出来。
倒是李承乾最后站出来了。
“父皇,儿臣认为魏公之言,有失偏颇!”
“火车造价虽贵,但是古往今来,可有这等巧夺天工一般的手艺,造出来可以一次运送那么重的粮食的火车?”
“我等不应该只见到火车造价贵,却忽视了火车的作用和意义!”
李承乾自然也是知道将作监几年来都在研究蒸汽机车,更知道,蒸汽机车出来之后,就开始研究起来火车。
因为他也时常去过将作监。
也听到李世民和他坦诚地讲述了将作监最近研究的项目。
甚至是从李世民那里看到过图纸,看到过规划,知道了火车的作用和其深远的意义。
想一想。
当火车穿山越岭,一天可以行千里。
那么,还有山高皇帝远这么一说吗?
大唐的巡察使、按察使,大唐朝廷的官吏,想要去贺州,也就是一天的事儿。
这么快的速度。
边疆之地若是发生了动荡。
大唐可以很快出兵镇压。
这个速度,就是皇权到达地方的速度。
当时,李承乾听到李世民讲述到这一句话的时候,内心也是一样非常震惊的。
同时,也下定决心,一定要促成大唐建造火车。
贵?
如今大唐正在全力把东瀛的两座银山给搬过来,把西南那边的玉石也给搬到大唐。
一年造几个零部件,五年的时间,造不出一辆火车吗?
五年造火车。
十年修铁轨。
十年的时间,让大唐拥有一条火车干道。
这将会是一件如万世之功一样的功绩。
绝对会铭记于史册之上。
李承乾在听完李世民对于火车的讲述之后,就看到了自己的这位父皇对于火车的执着。
这种决心,是区区八百万两白银,都无法动摇的!
李承乾继续道:“父皇,魏公、诸位,这火车铁轨,不说修建的非常远,仅仅是从京师长安城修建到荆州。”
“就这么一点儿距离,就能打通京师长安和江南地区的联系。”
“五年不成,那就十年。”
“慢慢地修建、慢慢地修凿,慢慢地铺设铁轨,十年的时间,若是能够修出来。”
“那么,京师长安城就能够再养百万之民!”
“江南的粮食可以很快到达京师,而京师之民,若想要去江南,也很快。”
“孤以为,火车的速度,就是将来大唐的速度!”
东宫那边的官员们连忙站出来支持。
李承乾想要做什么。
他们都会站出来声援。
当然,也不是完全无脑的那种。
只要是正确的。
他们绝对支持。
就像是现在。
大唐花费巨大的钱财来铺设火车铁轨,造出火车来,运送粮食,还有运送货物。
这是可以的。
有着赵王陈平安牵头,又有着其他官吏们支持。
太子殿下站出来。
也无可厚非。
他们站出来,那就是太子殿下的跟随者。
“陛下,太子殿下所言极是。”
“火车的速度就是大唐的速度!”
“如今,有着赵王创造出来的蒸汽机车,就承担着运输粮食和货物等物资,听闻,十分受到欢迎。”
“京师车行,凭借着蒸汽机车运输货物,一年下来,几乎已经有了进项。”
“而火车造价虽然高,可作用却很大。”
“十年的时间修出一条铁轨,让火车在上面行驶,运送货物。”
“不说太长时间,就只是十年,也能把造火车的成本给赚回来吧。”
“更别说,大唐铺设了这样一条铁轨,有了这等火车,其意义非凡,甚至是能铭记史册。”
“这若是让其他的番邦知道了。”
“那不得羡慕的双眼发红?”
“他们想要,那更没办法造出来。”
“如今我大唐幸有赵王这等绝世少监,造出了火车,却因为造价太高,就放弃了。”
“实在是有一些不值啊!”
其他人也纷纷站出来了。
表示若是国库没有这么多的钱财,将作监一时间也拿不出这么多的钱财,那就募捐。
让朝野上下的所有官员都募捐钱财,再入股,让天下所有的商贾们拿出钱来支持造火车。
等以后,火车能够行驶了。
赚取的钱财,可以给他们分红。
这种股份制,其实早就形成了。
而陈平安则是在贞观年初,就已经和李世民讲述过股份制。
在两税法实行的同时。
李世民也施行了印花税。
也就是朝廷作为担保方和见证方。
比如,房屋买卖。
地契通过朝廷的官府盖章,就算是生效。
这个地契就从原来的主户名下,过给了另一方。
魏徵见此。
也就不再好说什么。
却也提出了若是想要修建,应该怎么做。
“陛下。”
“火车造价太高,不过,其作用和意义确实很大。”
“臣以为,修建铺设铁轨可以,造火车也可以,但是万万不可急功近利。”
“若因好大喜功而劳民伤财,不可取也。”
李世民扶起了魏徵。
“卿且放心便是。”
“朕从不会好大喜功,也很明白,若要让火车行驶在大唐的大地上,其意义非凡。”
“不过,想要实现却又是困难重重。”
他又环视了一下所有人。
继续说道。
“故此,如何让火车行驶在大唐的大地上,如何实现火车的速度就是大唐的速度。”
“这需要一个万全之策。”
“朕绝对不会乱来,也不会允许其他人乱来!”
说完。
看向了陈平安。
“陈卿,你先写一个章程。”
“朕和诸卿都是第一次见火车,并不知道铺设铁轨,修建火车的具体过程。”
“你写一个章程,我们看了之后,再做商讨。”
陈平安行叉手礼道:“喏。”
李世民这才挥挥手,“走,回到高台上,再看看这火车如何行驶。”
“这般盛况,看一次,可不够!”
百官们连忙躬身道:“喏。”
确实啊。
看一次,怎么够呢?
刚刚那一开始,他们都被震惊到了。
根本就是脑子一片空白嘛。
现在都想不起来,火车是怎么行驶的。
回到了高台。
陈平安再一次下令。
“嘀!”
汽笛声响起。
然后,火车开始行驶起来。
不一会儿。
再掉头。
又回来了。
陈平安对李世民提醒道:“陛下,可以稍微近一些观看。”
李世民点点头。
又带着文武百官上前。
站近了。
看着火车武库武库地行使着。
非常大的铁轮子转动着。
一节车厢,差不多有着十一二尺那么高。
众人很难想象,这么高的车厢,应该非常重,而不依靠人力,就是那个烧着锅炉,就能让这么高大、厚重的火车,行驶起来。
感觉就好像是在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