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更新第二代技术

科学院建立之初的目的,一来是为了可以教导出来更多的能明白和学习的科技人才,其二是为了发明创造出来,有着和千年之后一样的科技产品。

但是,在长孙无忌、魏徵等人看来,这天下除了一个儒家学院,就不能存在第二个其他类的学院。

再加上,陈平安的身份不明,万一是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的遗孤。

到时候,岂不是要在大唐掀起诸子百家之风?

大唐初定,李世民才通过玄武门之变坐在了皇位上,这时候,需要的是休养生息,而不是大动干戈。

人心思定,而非思变。

故此,科学院一直没能建立起来。

往后可能也很难有了。

不过,李世民想到了将作监这个比较特殊的官署。

陈平安不是想要发明创造,想要工匠吗?

那正好,将作监就有着天下最顶级的工匠,他们掌握着大唐最顶级的手艺。

没有科学院,还有一个将作监啊!

这不是现成的科学院嘛。

故此,陈平安就成为了将作监的少监,这一任职,就是十年的时间。

十年。

大唐拥有了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油墨、炼焦、高炉炼铁、座椅、八仙桌、蒸馏技术、烧制琉璃、自行车、三轮车、水泥、火药、发电机……。

直接在将作监那边,实现了改头换面的谋划。

将作监就是科学院。

科学院就是将作监。

陈平安进将作监工坊的时候,看到了一大群穿着工服的工匠围着田季面红耳赤地商讨着什么。

当那些工匠看到陈平安的时候,却不约而同的闭上了嘴巴,一个个行叉手礼,恭敬地向陈平安行见面礼。

陈平安确实是从来没有端着架子,也比较平易近人。

但是这不代表着将作监的工匠们,官署的那些官吏等等所有人,见到了他,都可以也表现的非常随和。

失礼可不是一件小事儿。

官吏若是在陈平安面前失礼,他这位当事人还没说什么,那些御史大夫、言官们也会弹劾那位在陈平安面前失礼的官吏。

更何况,在这将作监,他们都算是陈平安的学生。

陈平安则是他们的老师。

古往今来,尊师重道更是一个大礼。

礼不可废也!

陈平安挥手之后,这些工匠们就很自觉的站立在两边,半弯着身子等候陈平安说话。

田季也同样跟着一起施礼。

等到工匠们位列两边以后,他才被陈平安示意山前,问话。

“少监,我们在讨论,金属丝既然可以发热发光,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让金属丝的热度更大一些,这样,金属丝就能够用来取暖了。”

“只不过,大家对于这一点,也是都有着自己的意见。”

“有人觉得不太可能,毕竟想要金属丝的热度提高一些,就需要更大的电流。”

“但是,电流大了,金属丝可能也就融化了。”

“也有人提出,要不要放置更多的金属丝,一个金属丝的热度比较低,若是有十根、二十根这样的金属丝,热度就会提高不少。”

“但是最后的问题,还是在于电流……。”

陈平安摩挲着自己冰凉的双手,内心确实一片火热,科技的种子已经开始生根发芽了,大家都可以举一反三,便带着工匠们到了课堂上,开始讲述道:“其实,按照理论是可行的。”

工匠们之中,有几人笑了,而且笑的很灿烂。

“想要获得更大的电流,就必须要有足够大的动力,我们现在所制作出来的车轮产生的机械动力,还是不太够。”

“就算是鼓风机的机械动力也不行,最好,是水力车,这是我们以前就构思过的一个设想。”

“水的力量是无穷尽的,就比如洪水,可以摧毁一座山!”

“但是,如何利用好水力车,确实是一个问题,我在以前就发明创造出来一个水力车,用在了磨坊。”

“如今,你们要想办法,建造一个水力车用在发电机上。”

田季听完,眼前一亮,设想地提问道:“少监,那岂不是制作一个大大的水轮子,然后引水,水轮在水的冲力下转动,再以大轮带小轮,机械动力会不会更高一些呢?”

陈平安点点头道:“不错,按照道理来说,大轮带小轮,大轮转动一圈,小轮可能是两圈。”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最大的那个水轮的转动速度,要能更快一些。”

“毕竟,你们看一看,这是最大的水轮,这是比水轮小很多的齿轮,装在水轮的另一端。”

“你们觉得,水轮转一圈,这个齿轮会转动一圈,还是两圈,还是三圈?”

工匠们都是挠挠头,思索着,虞昶举手道:“少监,我认为是一圈。”

陈平安看向了其他人。

最终有一部分支持了虞昶的答案。

还有几个人,认为是两圈。

陈平安觉得,眼见为实,最后直接带着他们去观看了将作监另一个工坊制作出来的小型水力车。

这个水力车纯粹就是为了观赏所用。

直径一米。

陈平安让人拆下来,改装一下,就成了一个水力车模型。

“是转一圈,还是转两圈。”

“我们很快就能知道了。”

当水轮转动之后,同一横杠上的齿轮,也跟着转动起来。

肉眼可见,齿轮转动了一圈。

所以,很多时候都在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是坐在学堂上猜测,是看不到真正的结论的。

陈平安指着水力车,道:“看到了,想要获得更强的机械动力,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不过,你们已经学的非常多了。”

“可以说,你们是大唐天下学得的知识最多的一批人,你们知道什么是能量守恒,知道什么是机械动力、电能、风能等等。”

“你们知道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也知道为何会有四季变化,你们还知道很多很多的定理。”

“所以,你们也要相信自己,一定是走在大唐所有的工匠,所有的人之前。”

“你们可以创造出来很多东西,也可以解决很多的困难。”

“区区一个水力车,对于你们来说,也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有了想法,那就去做。”

“将作监这么多的工具,这么多的材料,这么多的人,三三两两组合成为一组,动动手,多做研究。”

“必定可以找到那个力!”

李世民御驾亲征去了。

将作监这边就要放慢速度,不再增设一些新的研究项目,就解决一个电灯问题,并且在电灯这个项目上持续优化就可以了。

其实,将作监这边的步伐也确实是应该放缓一些。

将作监的工匠们需要一个消化陈平安教授他们那么多的数学、物理相关知识,也需要通过自身的各种实践和研究来佐证一些定理,了解、掌握、运用这些知识点。

不然,一切都可能是形而上学。

“虽然还不能给他们放假,让他们休息,但是也不能因为没了新的项目,就无所事事。”

“我们以前是为了追求数量,每一年要实现多少个新的项目的完工。”

“每一年要发明创造出来多少的新东西。”

“所以,我们一直在忽略这个新的物件的质量,一直保持着能用就可以了。”

“如今,我们就要追求质量,而不是数量了。”

“想一想,以我们这几年来的学习和创造,一个一个工匠的手艺提高了不少,是不是可以把以前的项目拿出来,进行一个深入研究。”

“以前是能用就行,现在是好用才行?”

“我们以前就有过第一代技术,第二代技术,现在,是不是应该有第三代技术?”

“还有一些新的发明创造,是不是也可以进入第二代技术的研发研究呢?”

工匠们听完之后,也是很快就发散了思维。

甚至是有不少人,都已经给自己设定了研究的对象。

一个一个举手表达了自己的设想,又被陈平安带着一起商讨了一下这一个设想的前景会如何。

不设立新的项目,那就对以前发明创造出来的东西进行改良改善,造出来更好的第二代技术。

这些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

李承乾处理完公文,伸了一个懒腰。

父亲大人离开的第三天。

已经有一些想他了。

吃完晚膳之后,脑海里面就会浮现出来,父亲大人当时一边喝茶,一边讲述天下大势。

那般霸气的指点江山的气势,可能是他这一辈子都无法学会的。

李世民说过,这一次的亲征高丽,就是他一手促成。

高丽、突厥、东瀛三方联盟,甚至是吐蕃、吐谷浑等番邦,也想要跟在后面喝一口汤。

父亲大人也都知晓,却从来没有过害怕。

用父亲大人的话来说,他厉兵木马十年,又有了霹雳炮,就算是面对百万大军,也从不会害怕。

李承乾自然也相信父皇的话,毕竟当年面对十八路诸侯的时候,父亲大人也没有害怕,并且南征北战打败了他们。

同样的,这一次,他也相信父亲大人一定可以凯旋。

只不过,靠在椅子上思索了片刻,抬起头来一看,外面已经是见黑了。

“好快啊。”

“这一天,又过去了。”

李承乾喃喃一句。

起身走出了大殿,守在外面的宦官连忙跟上。

李承乾明年十八岁,然后明年成亲。

国策既然定下来了。

作为皇太子自然也是要遵守的,做好表率。

太子妃……李承乾是见过几次,不仅如此,还想办法,约了太子妃出来散散步、踏踏青、看看花灯什么的。

也算是培养培养感情了。

李承乾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位皇太子,他的城府、思维、心性各方面都要比史册上那位皇太子要好很多。

若是史册上那位皇太子,可能还不敢做出这样的事情。

胆子是真的没有现在这位大。

不过,如今的李承乾胆子大,却也不是那种专做一些不讨好,违背常理的事情。

过了两座院子,进入了暖阁。

桌子上摆着六菜一汤。

李承乾批阅奏章用了差不多两个时辰。

每一天的工作任务几乎都是安排好了的,并且,还是那种枯燥无味的,每天重复着一件事。

只不过,李承乾却也并不觉得有多么的枯燥和无味儿。

吃完饭。

又上了二楼,在阁楼上,找了书籍来看。

躺在躺椅上,会舒服很多。

等到了宵禁之后。

这才去休息。

第二天晨鸡报晓,巳时之后,进入了皇宫。

到了甘露殿。

“孩儿见过母后。”

李承乾先是对长孙皇后施礼,然后直起身上前。

长乐公主也在,她也是起身,对李承乾施了一礼。

礼不可废。

在皇家亦是如此。

“今儿早,特意让御膳房那边做了豆浆油条,还有豆腐脑,还有这个葱油饼。”

“若论吃食,赵王也可为大唐之庖丁了。”

“你阿耶也喜欢这些,不过,赵王也有建言,说是油条、葱油饼这些油炸之吃食,不可多食。”

“不过,少吃一些也是可以的。”

“你尝尝吧。”

李承乾施礼之后,就开始享用起来。

陪着长孙皇后吃早饭,也是他现在每天要做的事情。

也不觉得有多枯燥。

反倒是更享受这种犹如寻常人家一样,一家人一起吃饭,然后谈谈家长里短。

吃完了之后。

李承乾看了看蕙兰之心的长乐公主,温声道:“孩儿记得阿耶也常说,赵王乃以天下第一等奇人。”

“千百年来,难有这么一人。”

“大唐得之,乃是大唐之幸呢。”

“孩儿也觉得确实是如此,不说其他,仅仅是以小见大,便是这吃食,也能做出花样来,让人回味无穷。”

长乐公主就坐在旁边,安静地听着。

夸赞陈平安的话,她已经听过很多很多了。

从贞观元年的父亲大人口中听到陈平安之名,又听着他时常夸赞,称之为唐之留候。

读过书的长乐公主才知道,留候是何等人物。

也就明白了。

她的父亲对陈平安有多么的器重。

后来,就是陈平安的那些发明创造了,那一辆自行车,如今还放在她的寝宫。

那时候,她对陈平安也很是好奇。

好奇陈平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又好奇,他到底是怎么学会这么多的知识,很多人都说,若论博学多才,大唐赵王陈平安当为天下第一。

可是,一个人的精力又是有限的。

陈平安却能够如此博学多才,是不是真的有着很多人传言的,有过目不忘之能。

再后来,当她得知阿耶要给她订婚,而其未来的夫君将会是那位一直被人夸赞,那位大唐第一奇人。

心中也是有一些复杂的。

害怕自己和这样的人不好相处。

自己喜欢他。

可他却只喜欢他的两位妾室。

毕竟,那两位已经为他生下了儿女。

也担心,自己去了之后,对方并不喜欢自己,会冷落自己。

还害怕,自己做的不好,影响到了阿耶和对方之间的君臣关系。

他那般有才有能。

是大唐国之重臣。

不能因为自己,影响到了大唐天下。

却也有过幻想。

幻想着两个人会举案齐眉。

彷徨过后。

却又安静了下来。

直到陈平安送来了书信和礼物,送来了关心和问候。

长乐公主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不再彷徨和害怕了。

她也开始回信,也开始亲自制作一些礼物,当做是还礼。

长乐公主也没有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想着办法回一些非常贵重的礼物。

都是她能够做到的,并且亲手制作的,并不是多么的贵重,却又是她一片真心的礼物。

长孙皇后轻声道:“赵王之功,可不止这些。”

“你也应该像你阿耶一般,对赵王敬重有加,并且多多请求他的指点。”

“这些年来,若论论政,你阿耶和赵王商讨的时间,比朝中任何一位大臣都要长,次数也是最多的。”

“也是这十年之功,大唐修建了十余条州道,还开垦出来岭南之地,创造出来两条丝绸之路……。”

“可以说,若没有赵王,又有谁能够指导你阿耶建立这般功业呢?”

长孙皇后得到的消息也不少。

李承乾连忙点头,他现在得到的消息比长孙皇后还要多呢。

他甚至是知道,父皇组建的那个情报网,就是赵王陈平安提议。

说,帝王不能没有自己的一双眼睛去看天下。

李承乾也是被他的父亲大人和陈平安两人之间的这种好似超越了君臣关系的关系而惊诧到了。

当然,他是没有朝着那个方向去想。

也不可能的。

父亲大人不是那般人。

赵王陈平安更不是!

他们之所以能如此信任彼此,应该是他们的心中装着一个盛世。

李承乾到现在还不知道阿耶和赵王陈平安两人的心中装着一个什么样的盛世。

但是他也能猜得到,那一定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是一个真正的盛世。

是一个很有可能传承万世的盛世。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李承乾悠悠地说道,“这四句,孩儿可是铭记在心。”

“当时常勉励自己,一定要以此四句为这一生之追求!”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