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这世上可有四十年的太子呼?

对于拥有了霹雳炮而言的李世民来说,打败吐谷浑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根本就不值得再就行大书特书。

真正要让人记住的还是那霹雳炮的威力。

陈平安曾经也说过,手中无剑,和手中有剑却不用,是两种不同的境界。

手中无剑,那就会害怕手中有剑的人。

而手中有剑的人,就会随意欺压手中无剑的人。

那么,大唐是做那个有剑的人,还是无剑的人呢?

李世民这样的帝王,自然是要当手中有剑的那个人。

就好比陈平安还说过一句话,那就是真理在霹雳炮的射程之内。

他觉得这句话非常的有道理。

深谙霸道之意。

故此,只有让大唐拥有的霹雳炮的强大已经深入人心,他才能做更多的事情。

这简单的庆功宴上,氛围却并不是那么的沉重,也不是那么的愉快。

该到的人也已经到了。

李世民首先就确定了如何治理吐谷浑的国策。

那就是建立安西都护府。

按照史册上的走向。

安西都护府是在李治打败了吐蕃、吐谷浑之后建立起来的,起到的作用还是有的,就是维持的时间不是很长。

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列坐的文武百官,心中盘算着如何才能让他们同意建立安西都护府,从而进一步巩固边疆,维护大唐的万世基业。

“诸位爱卿,吐谷浑近年来屡犯边境,侵扰百姓,实乃我大唐心腹之患。”

“如若不是这一次有着霹雳炮,大唐将会战亡更多的将士,就会有很多人失去他们的儿子,还有很多的妇女失去他们的丈夫,更有很多孩童失去他们的父亲。”

“吐谷浑一战既败,但是大唐乃是天朝上国,不可能做出那等屠城亡国的事情。”

“吐谷浑如今元气大伤,甚至是伤到了根基。”

“若是放任不管,恐怕会被吐蕃、突厥趁势吞并,若是派人治理,又该以什么方式去管理吐谷浑呢?”

“若是做得好,必然是能彰显大唐天朝上国之风范,若是做的不好,恐怕也会让番邦们有一些微言说辞。”

“况且,人心复杂,就算是我们做得好,他们也会传出去,说我们大唐插手吐谷浑国内之事。”

“朕思来想去,欲设立安西都护府,以加强西域防务,彻底治理吐谷浑之乱,不知诸位意下如何?”李世民的声音沉稳有力,回荡在大殿之中。

话音未落,魏征便挺身而出,他深知此举意义重大,却也顾虑重重:“陛下圣明,设立安西都护府确为良策。然吐谷浑初定,百姓尚需安抚,此时建立重镇、设立安西都护府,恐民力不支,且易生变乱。”

李世民微微点头,表示理解魏征的担忧,但他心中已有计较:“魏卿所虑不无道理,然西北之地的边关之患,非一日之寒。若不及时解决,恐将来遗祸无穷。朕意已决,设立安西都护府,不仅要加强军事防御,更要注重民生安抚,使边疆百姓安居乐业。”

接着,房玄龄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陛下,臣以为设立安西都护府,当选拔贤能之士前往任职,方能确保政令畅通,治理有方,不过也不能操之过急,如今西北之地有着月亮城和凉州城,倒是可以先以这两座重城为主,慢慢调兵,设立安西都护府。”

李世民点头赞同,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房卿所言极是,安西都护府之设立,非比寻常,必须选派忠诚可靠、能力出众之人前往。朕已命吏部着手选拔,务必做到人尽其才。”

长孙无忌闻言,立即出列,拱手道:“陛下圣明,安西都护府之设,实为当务之急。吐谷浑地处偏远,地势复杂,非有强有力之机构难以震慑。”

“臣建议,选派能征善战之将,辅以智谋深远之士,共赴西域,以月亮城、凉州城为西北重镇,而后长久镇守,牵制吐谷浑,以保边疆安宁。”

房玄龄接着补充道:“陛下,安西都护府之建立,非但关乎军事,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之全面治理。”

“臣以为,当选拔一批精通西域风土人情、善于抚民安边的官员,随军同行,于战后迅速恢复生产,促进民族融合,使西域之地真正成为我大唐之坚固屏障。”

魏征则提出不同见解:“陛下,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臣以为,在设立安西都护府之前,应先遣使与吐蕃、突厥和吐谷浑等番邦交涉,晓以利害。”

“不然,贸然设立安西都护府,吐蕃、突厥等人以作惊弓之鸟,还以为大唐要兴兵讨伐他们,岂不是闹出误会?”

李世民点头,表示赞同:“魏卿之言,深得朕心。朕亦不愿轻启战端,然吐谷浑若不知悔改,朕亦不能坐视不理。”

“至于安西都护府的具体人选与治理策略,还需诸位卿家细细筹谋,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说实话。

他也没想到,房玄龄、魏徵等人回如此配合。

看来,让太子监国,算是走对了一步棋。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也算是早年就跟着李世民一起打天下,这么多年来。

君臣之间早已经磨合的差不多了,彼此都有了一些默契。

可突然,太上皇死了。

然后李世民又因为忧心不已,不愿意理政,把太子李承乾给推了出来。

他们也尝试着和太子李承乾磨合。

但是不管怎么去尝试,总觉得差了一些意思。

这个落差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随后,殿内群臣纷纷献计献策,有的主张加强军备,提高边军战斗力。

有的则建议加强商贸往来,以经济手段促进西域稳定。

还有的建议派遣学者前往,传播中原文化,增进民族间的理解和信任。

群臣纷纷发言,就安西都护府的设立地点、兵力部署、官员选拔等细节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李世民耐心倾听,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群臣共谋大计。

最终决定在月亮城设立安西都护府,作为西域地区的最高军政机构。

同时,派遣大将郭孝恪担任首任都护,率领精兵强将前往镇守。

为了确保安西都护府的顺利运作,还决定设立一系列配套措施,如加强边疆巡逻、发展经济生产、改善民生条件等。、

经过一番热烈讨论,李世民最终拍板定案:“朕意已决,即日起着手筹备安西都护府事宜。长孙无忌总领军事,房玄龄负责政务,魏征监督使节团,务必做到军事、政治、外交三管齐下,确保安西都护府顺利建立,有效治理吐谷浑,为大唐开疆拓土,永固边疆!”

群臣闻言,齐声高呼:“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

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前提条件就是养兵。

如今,大唐的霹雳炮确实是深入人心。

以后的战场上,也将会是以霹雳炮为主,以轻骑兵、重骑兵和步兵为辅。

不能有了强大的霹雳炮,就直接以炮兵为主。

毕竟,以后如何发展,谁也说不准。

一开始,这些番邦可能会因为霹雳炮而臣服,一旦他们熟悉了霹雳炮以后,肯定不会继续臣服的。

除非,在战场上,能够形成全面的霹雳炮覆盖。

打的对方完全冲不过来。

这要是一旦让对方冲过来,没有辅兵护卫,挡住对方。

炮兵战阵很快就能被对方破解。

再加上,霹雳炮威力很大,这管理更为严格,平常时候,军中是不会存放霹雳炮的。

故此,大唐以后需要的兵力不会那么多,只需要精兵强将镇守地方。

而边关之地也是以四大重镇为主。

用这四个边关重镇来养着大唐的精锐大军,十二卫的兵力也要缩减一些。

因为养着的兵力太多,如今是府兵制的制度,那么,就需要很多土地分给这些将士们。

可是,大唐就这么大,总有把土地分完了的那一天。

到时候,府兵制必定会被废弃。

不如精简将士们,留下那些骁勇善战的勇士,老一些的、受了伤的、战斗力一般的,都要被慢慢地裁员。

让他们回去当一个庄稼汉,又或者是当地的不良人,听命于县尉,捉拿盗贼、凶徒。

这样一来,既能够不必担心地被分完了。

也不用担心每一年要花费多少军费来养活百万之士卒。

还能够解决很多地方人手不足,有着肥沃的土地,却没有足够多的庄稼汉来耕种。

裁掉的这些士卒回到了地方上,参与地方上的营生、耕种。

还能够多多创造出来一批财富,多多收成不少粮食,这就足以边关之地的将士们能够吃饱饭,每天多多操练一会儿。

安西都护府的建设确实不是说建好就能够建好的,不过,既然规划定下来了。

剩下来的,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有着水泥这个基建最重要的原材料,想要在西北建立安西都护府,相对来说,是真的容易很多。

对吐谷浑的治理,也不必过多商讨,依然还是对待突厥的那一套。

所以,不仅仅是慕容顺这一个吐谷浑的可汗,还要扶持两三个吐谷浑的新贵族们成为可汗。

到时候,他们内部就形成了竞争,谁听话,那就给谁的帮扶多一些。

谁不听话,那就直接打压,最后换一个听话的人坐在可汗的位子上。

有点儿才能的人,都给吸引到大唐境内,许一官半职什么的,收服这些人才为自己所用。

而想要大唐能够真正的稳定下来,并且还可以传万代。

最重要的事情,也不在这边关。

而在于朝堂之上,在皇权传承制度的本身。

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列坐的文武百官。

大唐首次使用霹雳炮打败了吐谷浑。

打了吐谷浑一个措手不及,同时,也让这些大臣们措手不及。

毕竟,霹雳炮是一个足以毁天灭地的力量。

仅仅是长安城外那么展示一下,也不过是霹雳炮的凤毛麟角罢了。

而这一次打败吐谷浑一战,才算是让所有人见识到了霹雳炮的真正威力,到底有多强大。

李世民都能够猜到,他们的心中是怎么想的。

打听将作监虚实的暗桩更多了,跟着陈平安身后的尾巴也更多了。

用陈平安的话来说,人对于未知的事物的恐惧感,会促使他们做出很多事情来,甚至是只有掌控了这个事物之后,他们才能真正的安心。

李世民要的就是他们无法安心!

“朕无法处理朝政的这些时日以来,太子监国有德、也有功。”

“龙跃云津,凤鸣朝阳,我朝之兴,有子如璋。承乾监国,克绍箕裘,智勇双全,德望无双。自临朝听政,以民为本,仁心宅厚,泽被万方。”

“观其政,则纲举目张,百废俱兴。农耕有序,仓廪充实,百姓安居乐业,欢声载道颂时康。工商繁荣,货贿流通,四海之内,咸归王化,皆我承乾之力也。”

“论其才,则博古通今,学富五车。文能安邦,武能定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广开才路,不拘一格,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共谋国是,以成大业。”

“再言其德,则宽厚仁慈,孝悌忠信。尊师重道,礼贤下士,谦逊待人,从无骄矜之色。爱民如子,视民如伤,每有疾苦,必亲临抚慰,解民倒悬,深得民心。”

“是以,四海之内,皆言承乾之贤。群臣拜服,百姓敬仰,皆曰:‘我皇有子如此,何愁社稷不兴,天下不安!’朕心甚慰,亦感天地之佑,祖宗之德。”

“夫监国之任,重于泰山。承乾能肩此重任,不负朕望,实乃社稷之幸,国家之福。朕愿与天下臣民,共鉴此功,同庆此德,期我朝之基业,万世永固,皇图长存!”

“故此,唯愿吾子再接再厉,勿忘初心,以天下为己任,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朕打算允太子监国之权,开始处理朝政,也好将来接手这大唐国祚。”

“众卿以为如何?”

李世民打算让李承乾继续监国,不过,他也同样坐镇于太极殿上。

就是给了李承乾监国之权罢了。

这时候,魏徵第一个站出来了。

“臣魏徵,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上言于陛下。”

“自古储君之立,乃国家根本,社稷安危之所系。今闻陛下欲令皇太子承乾监国,以试其才,此固为明君教子之深谋远虑,然微臣窃以为,此事尚需三思而后行。”

“首先,皇太子承乾虽年岁渐长,学识日增,然监国之任,非同小可。国之大政,繁复微妙,非但需有渊博之学识,更须有深邃之洞察、沉稳之性情与果敢之决断。”

“太子殿下虽天资聪颖,然经验尚浅,骤然肩负如此重任,恐难免有顾此失彼、决策失当之处,非但无益于太子之成长,反或动摇国本,贻害无穷。”

“再者,监国之事,关乎朝野上下之人心。太子初涉政事,若不能深得人心,或举措有不当之处,易生非议,乃至党争。古人云:‘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太子威望未立,一旦遭此非议,恐难以自处,亦将损害陛下圣明之誉,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此外,陛下乃当世英主,文治武功,皆卓绝一时。陛下在朝,百官畏服,政令畅通。太子监国,虽名义上代行国政,实则仍需陛下在背后运筹帷幄,方能确保无虞。如此,则太子难以真正历练,陛下亦将疲于奔命,于国于家,皆非长久之计。”

“因此,臣斗胆进言,望陛下暂缓太子监国之议。可先令太子参与部分政务,渐次培养其理政能力,再由陛下亲自传授治国之道,以资其成长。待太子历练有成,威望日隆,再行监国之议,则水到渠成,国家幸甚,社稷幸甚。”

魏徵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其实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

毕竟,李世民还在位,却给了太子监国之权。

那到时候,若是万一李世民和李承乾政见不合,他们是听取李世民的,还是听取太子殿下的?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必然是知道怎么选。

肯定是选择听取李世民的。

可若是长此以往,太子殿下威望何在?

魏徵站出来,也只是说了其中几个隐忧,还有人想到的更多。

比如……给了太子监国之权,稳固了他的东宫之位。

那么,有一些人想要另谋出路,怕是也不可能了。

这对于他们来说,可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儿。

长孙无忌想了想,也站出来了,因为在他看来,过早地让李承乾行监国之权,真的可能是害了他。

毕竟,这以后的路还很长,如今不过是贞观九年。

李世民执政也不过九年时间,谁知道他能够活多长时间,如若出现了像是汉武帝和太子刘据那般事情,到时候,再怎么后悔,再怎么遗憾,也都无法挽救。

人越老越糊涂。

李世民也有老迈的时候。

等到他糊涂起来,万一看李承乾监国不爽,觉得他要夺了自己的皇权,便要处处针对,到时候,有的是他们头疼的。

“陛下,臣以为魏公所言句句肺腑,还请三思。”

而站在这大殿之上的李承乾,本来听到李世民要继续允他监国之权。

心下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欢喜的,可没有想到,魏徵竟然站出来反对。

他这心中多多少少对魏徵还是有了一点儿怨言。

不过,他听完魏徵的话,也觉得有一点儿道理,也知道对方可能是为了大局着想。

但是,心中的膈应还是膈应。

等到长孙无忌站出来支持魏徵,就不得不让李承乾沉思起来。

自己现在就开始行监国之权,是好,还是坏?

李世民也知道,建立安西都护府的那些政务,其实也没什么难度。

百官们肯定会支持的,毕竟也是为了西北之地的安宁,为了西域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

然而,继续给与李承乾监国之权,这里面就涉及到了皇权制度的本身。

大臣们必然是三思,不敢违背了以前的祖制。

担心新的这种做法,会出现什么大的变故。

旧有的那种帝死子继承的制度,也没什么不好。

胜在一个安稳。

李世民却开口道:“尔等可知,这史上可有四十年的太子呼?”

仅仅是一句话,就把所有人都给问住了。

连李承乾都抬起头,不可置信地看向了李世民。

心情一时间也复杂了。

是啊,这史上可有四十年的太子呼?

若是皇帝能活七老八十,太子岂不是要一直为太子?

等熬死了皇帝,太子再登基为帝的时候,怕是也有五六十岁了吧?

而人一生精力最为充沛的年岁,就在于二十岁至五十岁左右。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亦是英雄迟暮。

这时候登基为帝,还有精力处理朝政吗?

包括为大局而着想的魏徵,这时候也不得沉思,衡量其中的利弊。

这史上可有四十岁的太子呼?

让太子监国,可能会招惹非议。

可是不让太子监国,难道要等到陛下……。

李世民继续道:“朕允太子继续监国,并非是朕不再理政,而是让太子进入六部,不过,也不再以官吏之身份,而是以太子之身份理政。”

“也就是魏公所言,让太子先熟悉政务,这叫做一边做,一边学。”

“等以后,朕的精力不足了,而太子已经成年,精力充沛之事。”

“太子也可为百官之首,处理政务。”

“等到朕迟暮之年,便直接退位,为太上皇,让太子登基大典。”

“如此,便可使得大唐依然是上下一心,大局稳定!”

此番言语,一下子就触动了很多人的内心。

古往今来,他们从未见到过如此这般心胸宽广、一心为公、识大体、顾大局的帝王啊!

试问,谁又能够做到如当今陛下这般,不贪恋帝王之位的帝王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