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明达与浑天仪

等父皇走入太极殿内,众人这才稍稍提起了精神。

今日的早朝进行得很顺利,好似大家也都想快点结束,禀报了各部要事之后,便早早退朝。

殿外还有几个太监,神色惶恐地躬身站在一旁,当太子殿下快步走出殿外,大抵是没有看见他们的,因脚步很快很自然。

因昨天庆贺中秋佳节,众人都喝了不少,今天无精打采,有不少人是要回去补一觉的。

东宫,李承乾与李道宗商议着对棉麻布的事宜。

当一个人权力大到能够影响一些人的命运,并且还能够给这些人带去更好地改观之时,那么这些人就会坚定地追随你。

这是舅爷传授的道理,做好一个储君或者说做好一个皇帝,就一定要有一群坚定的追随者。

当然,这种追随者可以是少部分人,也可以是绝大部分人。

如果能够让满朝臣子都坚定不移地追随,那就更好了。

京兆府就是最坚定的追随者,哪怕储君往后更无道,他们也会义无反顾。

听了太子的讲述,李道宗心中了然几分,便清楚该怎么安排事宜了。

李承乾叹道:“老许这个人呀,他就不是一个肯吃亏的。”

李道宗笑着道:“此人行事急于求成。”

两人议论着一个下属,只是这些话许少尹他自己听不到而已。

李承乾又道:“如果一定要有一个他输的局面,他许敬宗肯定是想着让对手与他双输。”

李道宗颔首。

“如果会有一个双赢的局面,许敬宗也一定会想着他独赢,同时他还会在本身赢更多的情况下,让对手输得更多。”

这就像自己家着火了,许敬宗也会把对家的房子也点了,并且还会扇风,让对家的火烧得更旺盛。

这大概就是许敬宗的为人准则。

坐在东宫的崇文殿前,李道宗笑着道:“近来也不知怎么了,听说郑公都不去采秋菠了。”

“郑公还是这么喜欢吃菠菜吗?”

李道宗叹道:“是呀,郑公本是如此喜欢秋菠。”

“为何?”

李道宗一脸愁容道:“匪夷所思。”

思量了片刻,李承乾询问道:“许敬宗是不是真的将郑公的话语当作标语,写得到处都是。”

“那是自然,不然如何堵住悠悠众口。”言罢,李道宗看了看天色,行礼道:“天色不早了,臣尽快将这些事安排下去,就不久留了。”

“后续的事有劳皇叔了。”

“哎。”李道宗应了一声脚步匆匆离开。

李渊穿着宽松地衣衫,神态慵懒地从崇文殿出来,还用手擦了擦眼屎,蹙眉努嘴地瞧着离开的人,“承范怎这么匆忙就走了?”

“孙儿有些事让皇叔去安排。”

“嗯……”李渊微微颔首,接着又道:“这京兆府是你一手建立起来的,你这个储君给他们太多的恩惠了。”

“孙儿觉得这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李渊推开就要递来拐杖的太监,而后抚须道:“朕还没老到要用拐杖的地步。”

太监只好在太上皇不满的目光下,双手捧着拐杖站在一旁。

秋日里的关中降温很快,中秋之后又过去了几天,夜里的钦天监内,晋阳公主李明达站在黄道浑天仪前。

烛台放在四方,照亮了黄道浑天仪,也照亮了李明达的脸颊,她穿着一身蓝色的道袍,长发高高盘起,用木钗固定。

李明达双手背负,面对黄道浑天仪如临大敌。

李道长依旧在屋内闭关,这些天都不愿意见人,随着道长的口令从屋内传来。

李明达爬到浑天仪的高架上,庞大的浑天仪下,这位晋阳公主的身形显得更小了。

她伸手抓住浑天仪上那冰凉的轨道,而后吃力地拉动轨道。

浑天仪的轨道开始移动,发出金属的摩擦声。

等轨道停止转动,屋内又传来了李道长的口令。

李明达绕过浑天仪的另一侧,小手冻得通红,再一次握在冰凉的轨道上,继续转动轨道。

她的口中默念着天干地支的话语,等轨道停下,记下上方的刻度。

屋内再也没有传来李道长的话语,李明达站在空旷的星空下,满天星辰都倒映在她的眼眸中。

她伸手丈量着夜空的星辰,朗声道:“道长!明达算好了,今天是霜降。”

屋内依旧没有话语,李明达双手扒着窗台,抬头又对着窗户喊道:“道长,霜降了。”

“知道了。”

李淳风回了一句。

“道长,明达先回去了。”

“嗯。”

得到道长的回复,李明达松开扒着窗台的手,收回目光,从一旁拿起一个灯笼,从烛台上拿起一根点着的蜡烛,放入灯笼中,再吹灭其余的蜡烛。

黑夜中,她提着灯笼一路走到钦天监外,将灯笼放在地上,再推着沉重的大门,将其关上之后,颇为满意地拍了拍手,叉腰长出了一口气。

再从一旁的小箱子中拿出一块木牌上,牌子上写着的就是霜降二字,而后她将牌子挂在了钦天监门外,告知众人霜降时节到了。

随后,李明达提着灯笼一路走向了东宫。

皇宫的夜里很宁静,小兕子走到东宫的重明门,这扇门平日里都是开着的,只有皇兄皇姐都到齐之后,才会关上。

小兕子是唯一一个可以晚归的孩子。

她提着灯笼走入,见到了东宫内的灯火,脸上也有了笑容,脚步快了不少。

“明达!”正在洗着衣裳的临川呼唤道。

“临川皇姐。”小兕子走上前行礼。

“你的衣裳也都洗好了,已晾嗮好了。”

“明达可以自己洗的,不劳烦姐姐。”

“无碍。”临川亲切地拉着小兕子在一旁坐下,道:“是不是饿了?”

小兕子点头道:“有点。”

不多时,高阳与清河也从殿内跑了出来,小兕子当即被吸引了注意,便一起去玩了。

临川见状一笑,将洗好的衣裳晾嗮好,也走了回去。

东宫孩子都是要自己洗衣裳的,自己的事要自己去完成,哪怕是洗得不干净,这是东宫的规矩。

东宫殿内,长孙皇后抱着孙女正在哄着。

李承乾面前坐着李丽质与东阳,其实很早的时候就说起公主府的事。

丽质是一个懂事的妹妹,她知道只要自己有了公主府,其余的妹妹也都会想要建设公主府。

东宫虽说很大,也足够妹妹们居住,但总是要有自己的府邸。

李承乾道:“这一次打算如何应付父皇。”

李丽质道:“还能如何,妹妹就说外面的宅院都不喜欢就好了。”

桌上有一张图纸,这张图纸上的宅院可不是公主府,而是她与东阳的师门。

前些年,李丽质也就在苏婉嫁入东宫之前,她就跟着母后与许多勋贵人家的女眷走动。

建设书舍的念头或许早就有了。

李承乾点头道:“龙首原上的那处宅院正好可以用起来。”

李丽质笑道:“谢皇兄。”

夜色深了,长孙皇后回到了立政殿。

最近,皇后住在东宫,而身为皇帝的李世民这段时日也就一直独居在立政殿。

“回来了?”李世民搁下手中的笔,拿起一张纸,道:“观音婢,朕的字是不是更有进步了。”

长孙皇后瞧了一眼,道:“陛下的笔法就算是再精进,也成不了王羲之。”

“是呀,这世上终究只有一个王羲之。”

皇后整理着立政殿,几天没在这里打理,殿内就会乱糟糟的,尤其是陛下住在这里。

“丽质说她要开辟学舍,与东阳一起收徒,不过都是女弟子。”

李世民饮下一口茶水,忽然一笑,笑得很勉强也很无奈。

“怎么?她与陛下说过此事?”

“朕的儿女一个个都是心怀壮志,言出必行。”

长孙皇后无奈摇头,又道:“她们不闯祸就好。”

李世民自在地喝着茶水,看着窗外的夜色,道:“有人言壮年得了孙子,此生便了无牵挂了,朕该活得更洒脱些。”

“等承乾这孩子能够执掌大权了,陛下再洒脱一些也不迟。”

李世民也收起了笑容,低声道:“该给这孩子们留个什么样的江山呀。”

长孙皇后收拾好桌案,又擦了擦,道:“全凭陛下心意就好。”

夜色下,皇帝夫妻间低声说着话语。

翌日,天边刚刚有了亮光,整个关中都弥漫着浓雾,人们在大雾中站了片刻,就会浑身湿漉漉的。

直到阳光越来越明亮,人们甚至能够看到雾气中漂浮的水。

正是石榴丰收的时节,一筐筐的石榴被各县的乡民带入长安的坊市街道,卖给坊民们。

今天,今天有两驾马车出了玄武门,一路朝着龙首原而去。

这里有兴建的一片宅院,李承乾率先下了马车,“先前打算给父皇建设夏宫,不过后来又遇到了松州战事,最后只能建设成这样了。”

李丽质与东阳也从后方的马车走下来,兄妹三人站在这处宅院前。

推门而入,入眼的是几间屋子,平整的地面,这些屋子的样式更像是皇城中三省六部的官衙,走在平整的石板路面上,李丽质走到最当中的一间屋前。

看着屋檐下,门匾的位置还是空空的。

李承乾解释道:“本意上,这里是给父皇避暑的,也不知道留下来给你当作学舍如何?”

东阳也挑选了一间,她颔首道:“确实很不错,妹妹喜欢这间。”

这里一共有房子六间,每一处房子都能容下十余人,而且院子平坦开阔,还有一处池塘。

李承乾对身后一个老太监道:“往后这里就交给孤的妹妹打理了。”

“喏。”老太监躬身行礼。

当阳光完全破开浓雾,天地间的雾气好似一瞬间就消弭了,李丽质与东阳好好地欣赏这一处大宅院,每一处屋子的用料虽说比不上宫殿,但这些木料都是新的。

推门而入时,还能闻到木料特有的香味,而且这种香味还能够驱虫。

李丽质打开窗户,让外面的风吹入屋内。

东阳则是摆放好了桌椅,准备烹茶。

李承乾望着门外的屋檐,道:“给这里取个名字吧。”

李丽质回道:“天下第一院!”

闻言,李承乾蹙眉道:“太张狂了。”

李丽质思量了片刻,又道:“产业统筹计划院。”

李承乾还是摇头道:“孤更喜欢前一个。”

“妹妹也觉得太张狂,父皇多半又会被群臣劝谏的。”

“产业顾问院?”

李绩就站在院外,听着太子殿下与长乐公主的话语,一个个名字出来,越发心惊胆战,太子与公主是想要朝堂之外,单独设立一个主持关中建设的官邸?

陛下恐怕也没有答应这件事,听着统筹与产业相关的话语,长乐公主多半是要过问关中建设的。

李承乾道:“不管是什么院,你就是这里的院长。”

李丽质重重点头道:“东阳与妹妹一起。”

“好。”

参观完这里,李承乾就让两个妹妹回了宫,她们以后在这里工作之前,还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前期的准备会很多,不求一鸣惊人,但求稳扎稳打。

从马车上拿下了一个篮子,李承乾一群护卫的陪同下,在田地边摘着菠菜,秋日里的菠菜长得还算好,因此摘得也不多。

浅浅一篮子的菠菜还沾着露水,李承乾递给一旁的护卫队道:“交给郑公。”

“喏。”护卫接过菠菜脚步匆匆离开。

如果宁儿在这里,都不用自己这个太子去摘,也不用吩咐,她一到这里就会采摘好菠菜,甚至给皇后与陛下多摘一篮子。

李承乾见到远处还有一些乡民也在摘着菜,还有些萝卜与芹菜。

只要是东宫太子出来,但凡去了哪个县,县内的官吏哪怕是在忙,都会在县衙内坐好,并不是因太子会来县衙走动,只是这样做会让这些如履薄冰的县官觉得更有安全感。

毕竟也没见谁家太子,天天往各县村子里走的。

田地边,李承乾漫无目的地走着,似乎在散心。

很快就有穿着官服的人快步走来,来人是司农寺少卿郭正一。

“太子殿下!”

李承乾道:“孤就是随便走走,你来这里做什么?”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