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寒山寺往事

李世民注意到一旁的长孙无忌与房玄龄都带有骄傲的神色,便不悦道:“你们看看,这小子要将军中变得不像军中,要将朝野闹得一团糟。”

房玄龄笑呵呵道:“多虑了。”

李卫公也是笑着不语。

眼前三人都还看着一道道政令,李世民挥袖站起身,又道:“为期五年的政令有三十五道,三省六部九寺二十四军府,他们忙得过来吗?”

房玄龄道:“大抵是忙得过来,就看朝中如何调度了,这些事该难不倒岑文本。”

李世民冷哼道:“岑文本也一把年纪了,他怎么不告老?”

长孙无忌道:“有东阳公主看着。”

这位太上皇脚步匆匆离开,双手背负,也不知道该去哪里,只好在这里来回走着。

房玄龄拿着一道政令问询长孙无忌道:“现在关中与洛阳的房子还是不够多吗?”

长孙无忌道:“早在六年前,长安城的一百零八坊都修建完成,好在是缓和的一段时间,多半又不够用了,长安城的人太多了,只能让关中各县分担压力,这才又将关中七十二县分为四府,不设城墙,大规模修建房子。”

房玄龄抚须道:“嗯,如此一来各县的劳动力够用吗?”

“可以去中原各地招收工匠,这不是什么难事。”

“倒是能够缓解局势,人们就不会都挤在长安城。”

皇帝的政令离开了长安城,发往中原各地,一队队官兵骑着快马,朝着东西两个方向而去。

中原东南的苏州,汉武帝时期这里原本是吴郡,之后便有了东吴之称。

自历朝历代的变迁以来,到了前隋,开皇年间杨坚任杨素率军先后灭陈后废吴郡,因此地以西有姑苏山,改置苏州。

姑苏城西寒山寺,一个穿着白衣的僧人来到这里,他一步步走入寺门。

当有人见到是个穿白衣的僧人便上前询问,当得知是玄奘之后,纷纷议论。

玄奘的白衣多了不少污渍,这件僧袍他已穿了很多年了。

一位老僧前来迎接,先是虔诚地念了一声佛号,又道:“听闻玄奘来了苏州,没想到已到了这里。”

玄奘望着这座寺庙,在这里走动的客人也不少。

“本想前往灵隐寺,从河北一路而来路过苏州,就来看看这里。”

老僧带着玄奘走入寺庙,又问道:“现在经书可还安好?”

“由当今陛下看管,都很好。”

老僧又是点头。

“中原的路的确比西域的路好走,一路上未曾遇到劫匪,也未曾遇到盗贼。”

“朝中扫清了江南,自然没有盗匪。”

讲话的人是个中年男子,这个男子身边还有一个妇人抱着一个孩童。

玄奘笑着行礼。

“早就听闻你玄奘孤身一人前往天竺,老夫杨德裔。”

另一旁还有一个中年也介绍道:“老夫王福畤去年才从交趾而归。”

看着眼前两人,玄奘的目光又落在了两人身后的两个孩子身上。

杨德裔笑道:“这两个男孩同岁,胖的是这个老夫的侄儿杨炯。”

王福畤道:“这是我儿王勃。”

玄奘观察着两个孩子,大概一两岁的模样,端详了片刻,赞叹道:“的确是两位眼神中颇有灵气的公子。”

王福畤笑道:“这孩子生来就聪颖,虽只有两岁,但学什么都很快,老夫打算带他去长安读书,不知玄奘大师能否给孩子指点一二。”

如今的人们最想去的就是长安,玄奘一路上已见到了很多人,有人想要长安游玩,有人想要去长安拜师学艺,还有人一生的志向就是去长安。

充满故事的地方总是有很多人向往,而长安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

玄奘道:“此去长安路途遥远。”

王福畤道:“我与杨兄为伴,两家人同去,我们都是朝中官吏。”

见那个叫王勃的孩子投来好奇的目光,玄奘道:“听闻以前的寒山寺有很多僧人,如今为何如此凋零?”

杨德裔解释道:“那是朝中彻查隐户,命许多僧人还了家,如今寒山寺只有僧人三十人。”

说着话,两人带着玄奘来到了寒山寺的后山。

在这里玄奘看到了地上的血迹,听了两人的讲述,他才知道朝中清查隐户下,对兼并的土地加以重新均分,遭到了反抗。

而后朝中几次劝说不成,就将这些反抗的人杀了。

玄奘又听了一个漫长的故事,这是发生在乾庆二年冬天的往事,一个叫上官仪的御史途径寒山寺。

在这里查问田亩,明明要去乌衣巷的上官仪为什么忽然来这里。

有人说当年上官仪的父亲就死在了江都,当年杨广也在那里遭难,宇文化及在那里发动了兵变,那一年死了很多很多人。

而曾经有一段时日,有一个少年僧人来到了寒山寺,这个少年僧人很好学,并且勤学好问。

从一些年迈的老僧口中得知,十余年间,这个少年僧人几度辗转各处寺庙,他从一些来寺庙的客人手中借书,而那些客人多数都是王谢公卿之流。

之后,这个少年僧人换下了僧袍,留了长发,前往了长安,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当这个少年僧人再来扬州,到了江都,又来了苏州,他已换了一副模样。

那时候的小僧成了御史上官仪,成了朝中的重臣。

因清查田亩的事,下令在寒山寺后斩首犯人的也是上官仪。

再之后听闻上官仪去了乌衣巷,又杀了很多人,抓了很多人。

当年乌衣巷的王谢之流借书给上官仪看,可现在上官仪向他们挥起了屠刀。

他们的善举却成了多年之后的刀刃。

玄奘摇头道:“如果他们本就为恶,他们早晚会自尝恶果,这不是上官仪忘恩负义,是他奉命行事,除恶本就是御史的职责。”

王福畤道:“如今的御史太厉害了,有的御史能够察言观色,判断对方是否说谎,还有的御史能够抽丝剥茧地查案,甚至有些御史能以一敌十。”

杨德裔感慨道:“只是这件事发生在上官仪身上,令人何其兴叹呐。”

在寒山寺,玄奘听到了一件鲜有人知的往事,也不知道上官仪杀了那些人后……他是何感想,恩情与善恶总是难以分辨。

在这里,玄奘又听到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遥远的以前,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时,总是令人伤感,在听这个故事时觉得世道不公,若再细想会觉得这世道苍茫之下,还有多少这样的人。

接下来的时日,玄奘去见了寒山子的墓碑,见王勃与杨炯颇有天赋,便在此处教导两个孩子。

到了四月时,玄奘要再一次启程前往灵隐寺,他在枫桥上送别了王勃与杨炯。

当玄奘从苏州离开,途经扬州时又听闻了一件事,刑部尚书刘德威过世了。

许多扬州的农户去送别刘德威。

玄奘站在路边,人群齐齐穿着孝服。

刘德威在扬州的治理结束了,他来扬州之时就不打算再回去了,待扬州平定之后,他也终于长辞人世。

玄奘向人群行礼,低声念了一声佛号。

当一路来到了江都,玄奘在这里见到了一队御史。

“老师,来了一个僧人。”一个少年人忙道。

玄奘带着温和的笑容走上前,道:“在下玄奘。”

站在这个少年身边的男子转身,道:“江南巡查御史,李义府。”

玄奘神色了然,道:“原来当面就是名震江南的御史。”

站在李义府身边的骆宾王道:“那你知道名震山东的吴王殿下吗?”

“听说了。”

李义府道:“不要失了礼数。”

闻言,骆宾王稍稍行礼。

玄奘走上前,看到了一旁的墓碑,这个墓碑上就有梁祝两字,“这个故事很动人。”

李义府道:“有些人只知道这个故事悲凉,却不知道这个故事的背后有多么地残酷。”

玄奘道:“御史也是残酷的。”

“御史不残酷,人心就会变。”

玄奘道:“梁祝被葬在何处?”

李义府摇头道:“没人知道梁祝在何处,上官仪与我寻遍了江南也找不到他们,此后上官仪在江都祭拜他父亲时,顺手在这里立碑。”

“是因当年的江都之变?”

李义府一路走着解释道:“江都之变发生的时候上官仪还年少,那时候他藏匿了起来,躲避着宇文化及的追杀,这些事他从来只说只言片语,他的过去我也不清楚。”

玄奘道:“我听说过。”

“看来大师见多识广,倒是下官陋见。”

“其实知道以前事的人也不多了,都是一些传闻而已,当年的人都过世了。”玄奘走到江边看着一处忙碌的江岸,道:“当年宇文化及就是在那里杀人的吗?”

李义府摇头道:“不是。”

骆宾王道:“你问这些做什么?”

玄奘道:“我与陛下有约定,陛下帮我保存那些经书,让我多看看这人世间。”

“难怪你见多识广。”骆宾王又问道:“你去过长安吗?”

“我从天竺归长安,从长安离开又来到了这里。”

骆宾王算着时日,道:“那你走得真慢,从洛阳下扬州顺流而来,最多十日。”

玄奘道:“贫僧是走来的。”

骆宾王惊疑问道:“一步步走来的?”

“正是。”

正说着话,有人骑着快马而来,见到人下马言道:“御史台政令!”

李义府伸手接过文书,看着上面的内容,道:“还请回禀陛下,臣会安排的。”

玄奘不想知道朝中的政令是什么样的。

骆宾王是个好奇地孩子,他看着政令当即念了起来,原来是朝中要在扬州兴建御史台,并且让李义府统管,此后每两年调换,清查各地盐场。

这孩子将政令念出来,是不想知道也不行了。

玄奘又抬头看去,见到官道上还有五骑快马穿行而过,卷起了一大片的尘土,他们正在将皇帝的政令送达天下各州府。

朝中的政令不只是送往扬州,中原的北方,刚回到幽州准备完婚的卢照邻也收到了朝中的政令。

收到了朝中的政令,卢照邻只能让家中将婚事延后了,因他要去辽东军中支教,给卫府的将士们支教。

卢照邻的家族是范阳卢氏的北祖,经过范阳案过去,卢元一家亡了之后,范阳卢氏早就不如从前,与卢照邻同辈的还有八个兄弟,其中一人在朝中任职,还有两人辞官了。

卢照邻刚回家不到一天,就要再一次告别了家人,前往辽东郡与守备辽东的李思摩共事。

中原以西的吐蕃地界,茹来杰也收到了皇帝的政令,随之而来的还有上千个支教的夫子。

好在这些人不是都来吐蕃支教的,其中有三百人要前往天竺。

茹来杰在藏布江边,看着一队队支教的夫子在兴建崇文馆,他们竟然要将崇文馆兴建在藏布江边。

桑布扎坐在草地上,他缓缓道:“用中原人的话来说,你是阴谋家。”

茹来杰虽年迈,但眼神依旧锐利。

桑布扎又道:“赞普与天可汗都识破了你的阴谋,现在赞普没有来报复你,天可汗没来处罚你,赞普与天可汗都是智者,你的手段没用的。”

“赞普让天可汗在吐蕃修建都护府,往后来吐蕃的唐军会越来越多,中原人想要来吐蕃腹地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为何他们不惧艰险。”

书卷上所写的是朝中的政令,桑布扎站起身,解释道:“你很害怕唐人。”

茹来杰的呼吸沉重。

桑布扎接着道:“唐人不惧艰险也要来到吐蕃,他们不断派人来克服吐蕃的严寒,你也见过王玄策在天竺征战的智慧,都是因你害怕,你不怕雪山上的酷寒,孤身一人面对狼群也不怕,却唯独怕唐人。”

两人都是吐蕃的大臣,两人也同样支持唐蕃之交,但两人的想法是相左的。

桑布扎觉得唐人想要改变吐蕃,随波逐流已不再挣扎。

对茹来杰而言,他支持唐蕃之交,一边希望唐人可以继续建设吐蕃,但在同时,他更希望吐蕃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不想任由唐人摆布。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