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外婆家

这事没什么阻力。

那栋楼以前是一个国营厂的,这个国营厂倒闭了后,给了县国营拖拉机厂。

但拖拉机厂那边也不知道拿了做什么,干脆就当仓库来用。

私营不发达的年代里,大家都没有所谓的地段概念。

这栋楼处在的位置,其实是整个县最中心,人流量最大的地方。

也是黄东胜看中这栋楼的原因。

拖拉机厂那边已经正在考虑和黄东胜合作机械厂,所以一听黄东胜想要把这栋楼,改造成为家具展馆。

二话不说,积极配合县里把手续办了,楼的归属权已经归了县里。

依旧还是走的承包手续。

每年租金五百块。

合同签了三十年。

下一步就是组织人进场装修,改变了。

签完了这个合同之后。

黄东胜骑摩托车离开了县里。

塞阳市的地貌和三台市有很大的区别。

三台市大部分都是大山,但是这边却处在湖区。

水系发达,到处都是平坦的良田。

这也是为何黄东胜外婆一家,极力反对他妈嫁给黄兴光的原因。

四牛大队是山区,田都没多少,能吃饱肚子吗?

金安大队就是黄东胜的外婆家。

他外婆叫杨要珍。

外公当年在县里做过会计,正儿八经的干部。

疾病去世。xizu.org 柚子小说网

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没有了,老太太当年还带着三个孩子,在城里根本生活不下去。

后来刚好国家号召上山下乡运动。

杨要珍一咬牙,带着几个孩子到了金安大队这边。

当时这边都是湖滩,一到夏天洪涝季节就会被淹没。

其余时间都是陆地状态。

下乡过来的男女同志们,喊着口号,热火朝天的改造。

把原来的芦苇踩了,又挖沟筑大堤。

就这样,这边很多良田被改造了出来。

几十年之后,总有人在抨击湖区围湖造田。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围湖造田的那个年代,国家粮食欠收,山上的树根子都被刨了个干净,饿死了不少人。

那种情况之下,人总要活下去,逼不得已罢了。

杨要珍是个很通情达理的人。

也是金安大队里唯一的文化人。

所以当年也在大队里做过书记,在村里的名声也特别好。

八十大寿,也是大队里不少的晚辈起哄一定要搞的。

土砖房的跟前杀了一头猪,还搭起来了几个临时的柴火土灶。

男女同志们,一个个全动手帮忙。

这年代的酒席没有前世那么沉重。

一般过来拿钱的礼金,大部分在五毛一块左右。

亲戚拿的多点,一般也不会超过两三块钱。

家里条件不好的,你就过来出一个工,帮忙做做事,也可以在流水席上开开荤。

没有人会看不起你。

而几十年后的酒席也完全变了个样。

礼金拿少了会有人背后说闲话,办酒席也越来越频繁。

有些地方家里母猪生崽子了,也要办个酒席。

已经没了这年代酒席的人情味。

反而成了很多农村家庭的沉重负担。

黄兴光提前过来了。

一个人来的,没带黄芸芸来。

因为这个女儿和这家人没有血缘关系,怕刺激到了他们。

他原本以为,自已到了这边后,肯定要免不了被一顿讽刺,一顿指责。

可没想到的是,到了这边后。

老太太李要珍只是说了句:“别光站着,快去那边帮忙做事。”

那头,黄东胜的三舅胡木亮则哈哈大笑了一声。

“姐夫,我记得上次你来我们家的时候,我那时候才十几岁吧。”

“木亮。”黄兴光所有的担忧,在一瞬间消失的干干净净。

其实这一家人都非常的正直善良。

只是当年老太太也是天下父母心,担心自已女儿过的不好。

后来女儿去世了后。

黄兴光总觉得是他没照顾好他们家的女儿,没脸来。

老太太又一口气憋着。

交通又不方便离的远,后来又听说黄兴光又娶了个老婆,更加来气,慢慢的就没了来往。

这么多年过去了,早就不在意很多东西了。

黄兴光所有的担忧一下全部消失。

带着愧疚走了过来:“志广呢,怎么不见人。”

胡志广是黄东胜的二舅。

他妈这边一共三姐弟,他妈是老大。

三舅胡木亮一边切猪肉一边说:“冬季,阳湖枯水期,很多鱼都露头了。”

“这不,老娘八十岁嘛,为了省两个钱,所以就跑到了阳湖那边搞鱼去了。”

“姐夫,东胜呢,这孩子没有来啊。”

说完看了看周围。

李要珍其实也很想看看这个外孙,也望着黄兴光。

黄兴光赶紧开口:“ 他今天早上去送对象了。”

“刚好县里也有点别的事,估计要晚一点过来才行。”

“找对象了?”胡木亮哈哈大笑:“好家伙,时间过的可真快。”

“我记得那时候我姐回家,还大着肚子,没想到里头的小家伙,现在都找了对象了。”

“来,姐夫,你帮我把那边的桶拿过来。”

“行!”黄兴光赶紧过去拿桶。

没一会儿就和胡木亮聊了起来。

另外一边。

黄东胜的摩托车进入了金安大队的附近。

这里有一条大河,枯水期了,河滩上有很多男女同志正在挖黑鱼。

这种鱼是这边的特产,喜欢钻在淤泥里,生命力特别顽强,也是淡水鱼里比较凶猛的一种。

但肉质又特别的鲜美,所以一直卖的比别的鱼要贵上许多。

水产供销社那边也常年收。

农闲时期,农民的这双手也不会停下来,为了生活。

黄东胜的摩托车在堤坝上压着鹅卵石路,卷着灰尘向前。

忽然听到那边河滩有人骂了句:“他娘的,又是一根木头!”

“浪费了老子这么多时间!”

不少穿着胶腰靴的男女同志们看了过去。

一人笑道:“咱们这金安河啊,不但黑鱼是特色,这木头也是。”

“真不理解,为什么河里怎么就这么多的木头。”

最先开口的吐了口:“鬼知道。”

黄东胜没多想,骑着摩托车继续向前。

不过,才前行几米远,黄东胜猛卡住了刹车。

接着不可思议的望着河里的人。

“难道是?”

想到这里,他心情一阵紧张,停好了车子之后,马上小跑到了河滩这边。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