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第一步的拉拢我们明白了,但是第二步的敲打我们该怎么办?”扶苏忍不住问道。
苏御大难的说道:“敲打嘛,自然就是要好好折一折诸子百家的傲气,这些读书人臭毛病多得很,最关键的就是清高自傲,那你就在这方方面让他们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让他们感觉到自卑,让他们自己感到无知,如此一来他们自然就会俯首陈臣了!”
“待会儿我给你搞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回去之后你就在每一期的报纸上刊登几个问题,为什么天上会下雨,为什么阳光会反射,地球究竟是圆的还是方形的还是圆形的,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等等。”
“这些问题你可以命名为仙师题,以我的名医向全天下发问,谁要是能够答的出来,老赵立即重赏,这样一来,不止会引起全天下一阵学习研究的热潮,也会吸引百家之人的注意力,可当他们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来问题答案的时候,他们的骄傲就会被一次次的打击。”
“你最好是在找几个朝中大臣,让他们公布答案,那诸子百家之人肯定更加挫败,一方面能够感受到朝廷的强盛,另一方面激起他们的胜负心理,让他们自己乖乖的为朝廷服务,让大秦整体的学习分为更加浓厚,一举多得。”
苏御说完,众人都陷入了沉默。
众人还在想,苏御刚刚说的那些问题的答案。
王贲忍不住挠了挠头说道:“先生,萤火虫晚上为什么会发光啊?”
苏御满头黑线的说道:“喂喂喂,你们别想了,那些问题又不是问你们的,你们好奇个锤子啊。”
嬴政几人点了点头,心中却在暗自吐槽,先生真是绝啊!
这些问题各个都刁钻的很,用来针对这些之间心高气傲的诸子百家之人实在是简单至极。
“嘿嘿嘿,这办法好啊!”王贲咧着嘴说道:“本候倒要看看,那些自以为天下第一聪明的家伙,满脸憋屈的样子。”
“仙师出的题目,谁能答出来?”
“没错没错,诸子百家的人,这次怕是要吃瘪了。”
“爽啊,一想到那些高傲的家伙们吃瘪,简直爽到飞起啊!”
众纷纷幸灾乐祸。
可以想想想苏御的这一招下去,足以让这些人想破脑袋不成,而且还能打开大秦子民的眼界,为以后的教化万民打下基础,确实是不错。
“第三步,分化!”
苏御继续说道:“这诸子百家之人各个都不服气,想要分化他们,就得在《百家争鸣》的板块上做文章。”
“比如今天农家发表一片文章,明天就让兵家之人来抨击他们,想办法让他们互相争斗,狗咬狗一嘴毛,将他们的争斗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让他们互相争斗又不至于把狗脑子打出来。”
“在一定的范围内争斗,对大秦来说好处是大大的,到时候去拉拢他们的时候,就不费吹灰之力了。”
嬴政闻言,不由得暗自点了点头。
这种政治斗争,对于他来说就是小菜一碟,自然知道其中的奥秘。
“先生说的有道理,在准许的氛围内让他们互相争斗,寡人记下了。”
嬴政笑着举杯道:“寡人敬先生一杯。”
“其实这些手段都是无奈之举。”苏御叹息了一声说道:“大秦的文化水平还是太低了,不然何必拉拢诸子百家之人。若是大秦整体文化程度比较高,这些诸子百家之人,
愿意为大秦效命的让他们乖乖为大秦服务,不听话的全部拖出去杀掉,何必浪费时间拉拢他们。”
扶苏点了点头:“先生说的没错,拉拢百家之人为大秦效命只是权宜之计,想要让我大秦千秋万代,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培养人才,不能将把柄掌握在其他人手中。”
“没错,大秦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实行素质教育,大力培养人才,人才才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石!”
“素质教育?”扶苏一愣,疑惑的说道:“先生,何为素质教育?”
“就是办学校,让天下人人可以读书!”苏御严肃的说道:“我说的办学还不是大秦的那种私塾,而是真正的学校,让大秦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能免费上学,在全国各地各个州县设立学校,才能源源不断的培养出海量的人才,这样才能摆脱诸子百家对于大秦人才桎梏!”
“免……免费办学?”
嬴政几人悚然一惊,王贲王贲更是站起来,大声说道:“先生,这……免费办学也太夸张了,这得花费多少钱啊?”
嬴政几人也点了点头,虽然大秦现在已经算是富庶,但是想要在全国各地建立学校,确实有点老火。
因为不止要建立学校,还要免费让孩子上学,大秦适龄孩童的数量,接近百万,这花费能够把大秦财政直接拖垮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现在虽然老火了一点,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教育绝对是国家必须长期投入的事情,如果没有一个长期稳定的教育体系,那么一个国家终究会走向落幕。”
“再说了,大秦虽然比较苦难,但是你可以靠对外战争掠夺啊,反正周边那些国家都是大秦未来攻伐的目标,若是能够大量敛财,完全可以支撑起大秦建立起完善的教育体系!”
“你想想,若是大部分百姓都愚昧无知,那么文字就之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部分人的子孙后代就永远都是权贵,百姓永远都翻不了身,这样以来,阶级必定固化,国家的话语也将被这些权贵不断分化,最终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形成各种各样的土地吞并,发展到后期,那就会演变成与大明那样的处境,这才是取死之道。”
“这也是为什么每个王朝都逃脱不了三百年朝运的诅咒,归根结底,就是教育制度的落后。”
苏御侃侃而谈,嬴政几人却同时陷入了沉默。
若是没有苏御的帮助,大秦国运最多几十年,嬴政几人对三百多年还没有什么感觉。
但是崇祯可是亡国之君,大明的国运也是刚好卡在三百年的这个点上,他非常清楚,苏御说的一点都没错,大明虽然有完善的教育制度,但是教育人才都掌握在权贵手中,寒门难出贵子,最后也正是因为阶级固化,乱党专权,才最终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