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宣德驾崩

叮叮叮……

“好,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

“前篇我们提到了,宣德皇帝在宣德十年一月驾崩,太子朱祁镇也就是正统帝登基。要说我们这位正统帝庙号‘明正统帝’,但真不是一位英明睿智之主。”

“正统帝年仅8岁登基,登基两个月后的宣德十年二月,正统帝封比自己小一岁的弟弟朱祁钰为郕王,并在宣德十年八月发出敕令‘兵部拨京卫官军三百人,校尉五十人’给郕王‘作使令之人’。也就是拨了北京城的官军三百五十人给郕王,由政府承担费用的警卫和工作人员为郕王鞍前马后跑腿。”

“差不多在册封郕王的同时,准许第一任广宁伯刘荣次子,第二任广宁伯刘湍的二弟刘安继承了广宁伯爵位。”

“宣德十年八月至正统元年八月,一年的时间里裁撤掉皇室厨役、医生近5000人;部分政府部门的官、吏以及各种外聘人员数以千计!”

“可以说,正统帝开局还是不错的,在顾命大臣的帮助和张皇太后的支持下,大力裁撤冗费。要知道在大明洪武时期的厨役人员大概800人左右,而到了宣德末年也就是正统帝登基时的厨役人员已经超过一万人!”

“现在的我们可能很难想象,当时皇宫里的厨师、杂役人员就达到万人以上,可见明朝洪武之后景泰之前这段时间的皇帝是多么奢靡。”

“正统初期,8岁的皇帝在几位顾命大臣的辅佐下,在皇太后的支持下,一系列‘中兴’步伐是值得肯定的,除了裁撤冗余人员之外,正统初期整个大明朝廷确实做了一系列想要发展国计民生的事情。”

“比如,宣德十年十一月,因为有副都御使陈勉和巡按监察御史李懋奏请,朝廷以正统帝名义发布敕令‘命天下布政司、都司严督所属栽种桑枣’。”

“正统元年八月,因为巡抚直隶行在工部右侍郎周忱上书请朝廷恩准招募百姓开恳嘉定县吴松江150多顷的‘沙涂柴荡’征租税;正统朝廷当即同意。”

“正统二年七月,直隶淮安、扬州遭灾后,官方发廪赈济,行在刑部右侍郎何文渊上奏请朝廷准许沿水区域当地百姓可以沿水采取菱藕、鱼吓和海菜;朝廷当即准许。”

“几乎是同时,朝廷还发布政令‘命直隶并各布政司所属府州县官修筑圩岸、疏浚陂塘,以便农作’。”

“从上述这些内容可以看到,正统初期朝廷一改仁宣期间弊政、陋政,为了解决国家税负和老百姓生计问题做了一些实事。”喝了口茶润嗓子的马教授继续说道:“但是封建王朝必然有其难以改变的‘家天下’制度,也就是皇帝一人决定国家的生死,儿、孙皇帝不能轻易改掉祖辈的规定,这一点也在正统朝体现了出来。”

“宣德十年五月,直隶苏州府常熟县知县郭南就上章指出太祖皇帝设立的粮长制度经过这么些年以来已经违背了太祖的初衷,导致了很多老百姓都脱逃税粮,并且建议朝廷颁布政令要求挑选粮长的时候一定要遴选家底实力浓厚者充当粮长,不能以收入不高的中小农户替代,选好粮长后应当上报备案以防作弊。”

“按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但当时才8岁的小皇帝哪里知道该怎么办呢?只好交给户部讨论。经过户部讨论后认为这是太祖皇帝的祖制,应当遵照执行。于是正统帝答复‘从之’,也就是按照洪武旧制执行。”

“同学们,要知道粮长从设定到宣德十年已经执行了六十多年了,这么些年情况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洪武时是定都南京的,老百姓担任粮长职位时常会得到高官厚?激励,而且向本就位于江南的南京输送粮食并不那么麻烦。”

“经过了永乐帝朱棣的‘靖难’之后,虽然明面上京城还是南京,但实际上皇帝行在是久居北京城的。再从江南把粮食运送到北京,这就很耗时耗力耗费钱粮了。何况经过了几十年的变迁,区区一个粮长再想面见天颜就完全不可能了,更不要指望获得什么高官厚?。所以,粮长制早就成了困扰老百姓的‘顽疾’,早就应该被改变掉了。”

“举几个例子来讲,洪武时期浙江有个叫严震直的粮长,就是因为被朱元璋看中一夜之间擢升为通政司参议,三年后又当上了尚书,可谓一步登天!上海有个叫夏长文的粮长也是由平头百姓直接升为监察御史,后来又升到了左佥都御史;除此之外洪武十四年二月浙江、江西两省粮长1325名输粮到南京,受到朱元璋亲自接见并当声‘赐钞为道里费’。这个‘道里费’的原因就是因为当粮长是无偿的,没有报酬可拿,所以皇帝看到这一千多人送粮辛苦特批‘报销’的差旅费。”

“用数据来讲可能更直观一些,大明朝国都由南到北的变迁,直接使税粮输送里程大为延长,其全程达5000余里!“

“这五千余里的运费要多少呢?按当时的情况,运费成本与税粮价值相等甚至略高!有统计数据迁都后因此增加了800万石的负担,也就是迁都前的800%!”

“但就人人都知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应当要改变的事情,就是没有人真正推动去改变。究其原因,皇帝太小是一方面的原因,而朝廷官员也存在明显的问题。”

“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正统帝继承的也确实是一个烂摊子,洪武时期朱元璋费尽心思布下的局面在永乐朝给毁了个干干净净,偏偏永乐帝还是个好大喜功的,事情办砸了还自以为是,烂摊子交到仁、宣两帝时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按照后人的评价,景泰朝之前都是针对时弊做裱糊匠而已,就像是窗户纸哪里破了就在哪里打个补丁,从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前面讲到正统朝廷应官员所请主动开放了一些山川、河流,允许百姓能够开山、下水‘找饭’吃,其实也是顺应形势的。老百姓在遭灾、逃税的过程中所沿用的办法就是效仿洪武帝的做法——流浪乞讨!”

“我们从永乐元年正月北平布政司的奏章中摘一段,‘诸郡流民复业者,凡十三万六百余户’。按照当时一户五口来计算,这就是60几万人。”

“从永乐元年开始,流民实际上就没断绝过,朝廷一直是不停的派遣巡抚、巡按招抚流民复业。流民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各地治安,而且还使国家税负减少,甚至还有直接影响到了朝廷的安全。后面我们会讲道,正统期间非常有名的多次暴乱,这一些暴乱沉重打击了国家经济,造成了国家的动荡。”

“做为正统初期的辅政大臣,无论三杨还是胡濙都是经历几朝的招抚策略的,所以他们沿用了之先的策略,直接‘增置北直隶及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湖广五布政司招抚逃民官六十四员’,之后又给出‘蠲其逋租,复之二岁’的政策促使流民回乡复业。”

“事实上,这样的招抚政策确实起到了相当的作用。我们知道,古人们的思想比较单纯的人更多,只要能复业就能省两年租税,在他们看来就是天大的好事了,何况人离乡贱的思想作祟,使得很多人返乡复业。仅正统五年正月,做为巡抚河南、山西的侍郎于谦就奏报在两地抚定流民34000多户,到了年底的时候又招抚流民11000多户。”

“除此之外,正统初期大明朝开展了全国性的兴修水利活动。当时最大的水利疏浚工程就是位于宁夏地区的三渠整治工程。”

“在正统四年六月,因参赞宁夏军务、右佥都御史金濂上请,正统朝廷下令调拨40000人力,修复淤塞年久的鸣沙州七星、汉伯、石灰三渠,使1300余顷农田得到了灌溉,直接增加了国家的税负和当地百姓的收入。”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正统初期在辅臣的努力之下,大明的经济问题、流民问题都得到了局部的解决,整体形势是向好的一方面发展的。”

“也正是因为朝廷整个风气明显转好,所以也呈现出了一批敢于言事的地方官员。比如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周铨就曾上奏,指出按洪武时的祖制北京行在各卫官员俸粮都由南京支付,但是这些年大家发现出现了‘病民’、‘坑民’现象。”

“具体怎么个‘坑民’呢?就是朝廷派去专门负责办理俸粮的官员往往将接收到的各官俸米等实物在当地市场卖掉,然后另买一些东西回京敷衍了事。这种‘贵卖贱酬’使百姓背上了缴纳不足的嫌疑,而北京行在各卫诸官又没有拿到实惠。因此,周铨请朝廷核算北京各卫俸禄实际数额,然后下文浙江、江西、湖广、南直隶等地交通不便的地方以后上贡不用缴纳实物,而折换成布、绢、白金等解送北京。通过这种方法遏制腐败,按我们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减少百姓劳顿之苦的同时还能避免‘中间商赚差价’!”

哈哈哈哈哈哈……

“同学们不要笑,这种问题其实历朝历代都是存在的。比如《卖炭翁》里的桥段就曾经很好的说明了这种利用权利再欺下瞒上中饱私囊的事情。”

“那么周铨的建议被采纳了吗?没有。”

“可以说至少是没有立刻没采纳,当然除了前面提到的‘小’皇帝因素还有其他因素。而没过多久这件事情就出现了转机,巡抚江西侍郎赵新的上奏提到了同样的问题;为此,赵新也提出类似建议‘恩准江西属县量收布绢或白金,由官府统一铸造银锭运到北京充作官俸’,并且还特别指出这种办法是‘官民两便’!”

“必须要提到的是,赵新的主张得到了留守南京的少保兼户部尚书黄福的肯定!也正因为得到了老臣黄福的‘背书’,因此也引起了少年天子正统帝的注意。再之后,正统帝问计时,才又得到辅政大臣时任礼部尚书胡濙的支持。”

“胡濙当时列举了洪武帝时期在陕西、浙江两地实施过此类办法,并称这种做法是‘各随所产,民以为便’,于是正统帝才接受了周铨和赵新的建议,允许了江南等地贡物由实物折成金帛。这种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老百姓的负担,降低了官员腐败的机会。”

“由此可见,正统初期出现了一大批敢于言事,敢于任事的官员。要知道,‘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而周铨的言行直接影响了一大批官员利益的。即便如此,他还是敢上奏提建议的,在此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之后的正统中、后期我们之后会讲到,敢于上奏提出问题甚至提出建议的官员是越来越少,究其原因就是政治环境的极度恶化造成的。”

“除此之外,正统时期对于官方供养的佛、道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削减。”

“也不知道是不是亏心事干多了,洪武帝时对于儒佛道三道的态度可以用‘诸教并容,隆尊儒术’来形容。”

“但到了永乐时期,居然在大明宫中佛教信徒可以用‘骤增’来形容!根据史书记载,永乐十七年九月时已经是‘是时中外梵刹开建无数,内宫尤笃信,几于成风’。”

“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仁、宣时期,直到正统帝继位时,礼部官员一次性奏请淘汰番僧就达到691人之多!按照史书记载‘上即位之初,敕凡事皆从减少。礼部尚书胡濙等议:已减去六百九十一人,相继回还本处。’之后在正统元年再次上奏时:‘濙等备疏慈恩、隆善、能仁、宝庆四寺番僧当减去者四百五十人以闻。’而当时正统帝回复除了大慈法王和西天佛子二等之外,其他的‘愿回者听,不愿回者其酒馔、廪饩令光禄寺定数与之’。”

“我们也可以理解,这种裁抑佛道的行为也是一种‘仁政’的体现,毕竟这些和尚、道士如果要朝廷供养就是要花费民脂民膏的;而且,佛道的盛行还造成了罪犯的法外之地!”

“从这些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到正统初期的国计民生都得到了相当的恢复,可以算得上是仁政。但这些功劳应该归谁呢?很显然,正统帝是8岁登基,所以做这一切的事情绝对不是他的主意。”

“好了,同学们,今天就到这里。大家自己回去整理一下正统时期对于教育体制的政策,下次我们课堂抽查一下。”

嗡……

随着一阵骚动,几位学伴互相无奈地做着鬼脸拎包随同人流出了教室。

“我要去图书馆,借我图书卡吧!”洪玫瑰冲李大伟抛媚眼道。

“借给你也没用,早被借空了。”李大伟和战青云呵呵笑:“我知道你们想了解的内容。”

“治理官学、增设学官、创立管理制度、加强民众教育。”战青云冲李大伟挤挤眼:“没错吧?”

“稍有偏差,准确的说是‘整治官学教育’、‘扩开老国子监出路’、‘增设提调学政官’、‘开创官学对口管理制度’、‘加强基层教化’…….这可是不少内容要背的。”

“好吧,真受不了,这么多内容都要靠背的。”战青云表示不满道。

“yeah!是的,是的。”洪玫瑰看着旁人投过来的目光吞了下舌头:“时常不注意,母语,就会叭啦叭啦。”

“走吧,先去补充点能量,然后去我那拿书做笔记吧!”

***********************分割线******************************

“殿下要寻的可是佛像?”

“要画佛像?”

“为娘娘祈福?”

“为陛下祈福?”

“确是有些,待下官寻来……”

“殿下且看这些……”

一脸天真无邪,平日里见人先笑的郕王殿下给人一种人畜无害的感觉。虽然每天都会到文渊阁找些图本然后涂涂画画,再献宝一样高举着自己的“杰作”小跑着吼吼吼奔回自己寝宫向吴娘娘展示。

这么一位小爷,生在皇室,可惜名份尴尬。兄长继位,自己顶个亲王爵在宫里养着也没正经学习的机会。

喜欢写写画画的王爷好啊!

如果是个皇帝喜欢写写画画,那这是亡国之症,可王爷喜欢画画这是天大的好事,何况大明自靖难以来的国策就是拿藩王当猪养啊!

文渊阁中几位值臣,不论出于何种心态,也都习惯了这位奉旨看图的王爷每天跑来折腾一小会。

陪一下小孩子家画画而已,又不会死,没准还能结个善缘!陪就陪呗!看着大家高兴,还能不露痕迹教小王爷认几个字,讲解一、两句典故。

一个人做了,其他人也就或故意,或无意的也这么做了。郕王爷就这么东一句、西一句,也算“勉强”学了点东西。

对于那些经、注的正经文章,郕王爷是不碰的,或是自己照着各种药典画花草,或是拿着照着佛经里的人物画佛像,再不就是找些车、船、房屋涂鸦,总归没点正形;要说完全不正经,倒也不是,小郕王对于史书稍有些兴趣,常常东一句、西一句问问题,把一些正经学究问到一愣一愣的。

毕竟大明早就定了国策是以八股取士,历朝历代那些吟诗作赋甚至评史论道的事情,在本朝而言都是“小道”,很多朝臣也没法给小王爷说明其中道道,常引起小郕王不满,不是嘟嘟嘴奚落这个就是翻白眼鄙视那个……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