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晚策马来到宫门口的时候,已经有不少大臣正驾着马车急匆匆的赶过来。
看到他一骑黑骑绝尘而来,纷纷停下马车下来。
苏晚晚见状翻身下马,颇有些疑惑的问道:
“诸位大臣可是有事?”
苏晚晚话音刚落,就看到诸位大臣纷纷凑上前来道:
“王爷,听闻两浙路水灾越发严重,有大批难民北上而来了是吗?”
一位头发花白年,年逾古稀的老臣颤着声问道。
这人是上一任吏部尚书,他老家就是两浙的,这消息是那边的家人传讯而来,他一接到飞鸽传书,便让家中的儿子带着他进宫。
来的路上却瞧见不少老相识的马车,相互交流一番才知道,他收到的信已经是几日前的了,如今怕是更严重了!
苏晚晚闻言点头道:“是。”
官道的消息第一时间是要到摄政王和皇帝手中的,所以他的消息比大多数的官员都早一些。
虽然说其他官员暂未看到折子里的内容,但谁没个小道消息的来源,众位大臣已经或多或少的已经听到一些风声了。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宫里定然是要派人召见他们的,他们在家中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不约而同的都往皇宫内赶来。
“这可如何是好啊?”
“真是作孽啊,为何会有如此大的水灾?”
众位大臣见苏晚晚点头,便知道他们方才在家中听到的那个小道消息,是真的了。
南方水灾严重死伤无数,而且还有大批难民要进京了,若是整个两浙地区的难民北上,盛京能不能保住还另外一说。
若是这么多难民,在路上或者说是在盛京城外得了疫病,不仅沿路地区的民众有危险,哪怕是他们也不一定能跑得掉!
大灾来临,必有大疫!
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怕的不是死了多少人,他们怕的是那些难民北上,会不会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安全。
苏晚晚见这一群年均都四十岁的老头在这里争吵,觉得头疼。
“诸位大臣且先安静,先随本王进宫商此事吧!”
她还没说两浙路有人造反呢,他们都已经这么慌了,要是她说了,这些人岂不是要原地爆炸?
“对对对!”众人说道,“要赶紧先商讨出来一个良策。”
“是啊是啊,先商量对策。”
万万不能干等着!
小皇帝和太后收到消息,正准备派人召见众臣,却看却听到诸位大臣已经进来的消息。
不一会众人便一起坐在养心殿,商讨此事。
苏晚晚见该来的人都来了,便将折子递给了下去,众位大臣凑到一处去看折子后,竟然纷纷互相指责起来。
有人指着工部的人骂道:
“工部尚书你们到底是干什么吃的?!两浙路的水利修建了这么多年,都没修建好!要不是你们工部办事不利,何至于此?!”
工部的人闻言,觉得这事不能赖他们,便指着户部骂道:
“怎么什么都赖到我们头上?要怪就怪户部的人,每次要钱你们都没有!没银子怎么修的好?”
户部的人也不甘示弱。
“你们才是拖后腿的呢!银子都给你们按时拨过去了!”
觉得是工部有问题的大臣也纷纷附和:
“是啊是啊,户部的银子都拨了,你们办事不利啊办事不利!”
户部的人见有人帮衬,腰板也直了,对着工部的人骂道:“这么长时间了,一座城都该修建好了,可你们呢?拖拖塌塌的!”
“如今倒好,修了那么多年的东西,屁用没有!竟然还酿造了如此大的灾祸!”
“你们工部最是脱不了干系!”
苏晚晚冷着眸子看着底下这群大臣吵来吵去,心中嗤笑不已。
这群人有利可谋的时候都拼命往自己身边揽,现在出的事情反倒互相指责起来了,吵得不可开交。
这里面应该有不少都是站队太后的吧?
想到此处苏晚晚看向太后,她倒是沉得住气。
小皇帝看着下面乱成一锅粥的样子,心中愤愤。
这一群人仗着自己年纪大,还当他是小孩子,居然肆无忌惮的在这里吵架。
这么想着他看向一旁冷着脸看着这场闹剧的人,心道:若是朕能像谢将军一样,这些大臣定然不会在他面前如此放肆。
察觉到小皇帝的视线,苏晚晚转过头看去。
只见小皇帝正看着她,轻皱着小眉头思索着什么。
她心下一动,起身对着小皇帝行了个礼:“陛下以为此事应当如何?”
诸位大臣虽然你拉扯我我拉扯你互相指责,但都关注着这边的动静,看到摄政王起身便纷纷住了口。
见他问小皇帝,一见有人忍不住出言讥讽。
“摄政王若是有什么良策,只管说出来便是。”
后面还有半句话没说完,大约就是:何必借着小皇帝的口说出来。
苏晚晚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并未理会,继续问小皇帝:
“陛下以为,此事应当如何处理?”
小皇帝看向苏晚晚,那双眼睛充满了鼓励。
小皇帝原本有一些忐忑的心也静了下来,他思索片刻后道:
“朕以为应当先派人去两浙路镇压叛乱,安抚民心。”
小皇帝刚说了一句话,便朝苏晚晚看去,在得到苏晚晚肯定的眼神后,小皇帝继续道:
“工部尚书何在?”
“臣在!”工部尚书应声回答。
“工部尚书,你工部负责两浙路水利的事情,如今多年过去,却还未见竣工,此番虽为天灾,但实则为人祸,若是工部早早完成两浙路水利,定不会有如此大的灾情。”
“朕问你,你可知罪?”
小皇帝最后一声,虽然声音稚嫩,但掷地有声。
在场的人都感受到了一丝帝王的威严。
工部尚书闻言,跪到地上:
“臣有罪,但两浙路水利确实......”
工部尚书还想为自己再辩解两句,但话还未说完就被小皇帝无视了。
“户部尚书何在?”
“臣在!”
户部上书起身跪到工部尚书的旁边。
“陛下,两浙路水利的银子户部都是按时拨过去的。”
小皇帝却不听他辩解。
“朕这两日看过户部给两浙水利拨款的银子,从三年前起,每年拨款的银子数额都是一样的。”
“朕虽然不知两浙路物料的物价,但也知道,物价并非一成不变的,但你们每年拨银子的数目却都一样,可有考虑到这些?”
“尤其是今年两浙路路转运判官薛岭递上来,让户部增加工程款银子的折子,都已经有六封了!”
说着小皇帝将手边的折子扔在地上。
户部尚书被砸了个正着,立刻俯身道:“臣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