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的世界與清國拆石膏了真爽

咸丰六年丙辰年正月初六!

先来看国际白银行情

先分析一下白银历年的国际发展趋势,我国在前朝时主要是从东边的蕞尔小国东瀛与安南与缅甸的矿场进口白银,要到乾隆40年1775年才完全输入来自西班牙殖民地的白银或佛头银(上面有西班牙国王头像的货币,我朝子民并不认识西班牙藩王,但因其状似佛,故得其名)。

然而因为乾隆54年公历1789年法国大革命与法皇拿破仑征西班牙,导致西班牙政府无法维持墨西哥的银矿业,以及南美独立运动爆发,形成世界白银供给稀缺,进入全球的通货紧缩。看图一的世界白银产量,这段期间银矿产量减少百分之五十。

图一世界白银产量

在世界经济萧条的情况,外商HEIC为了弥平与我朝大清的贸易逆差与自身的白银大量外流入我朝,便用鸦片等产品输入至我朝,导致我朝白银外流更与我朝于十六年前爆发商务战争,在国际趋势与鸦片流入的情况下,我朝经济愈发萧条。

我们可以投资的地方来了,因为近年的银铜比有迅速拉升的趋势,从道光年间据地方汇报各省一两白银约1400至1600文左右到前两年根据宫中档一两白银已经达到2600至2700文,涨幅约达170个百分点,所以投资白银的观众朋友们,可以从中短期套到的利会更多,尤其以白银换取更多的铜钱的钱庄老爷们。

接下来看政策面

政府为了白银外流与银贵钱贱的问题,知识分子们对于国家的货币政策提出了一些指导原则,如王瑬所著的《钱币刍言》最为代表,因其所激发其他知识分子对于货币政策的讨论。

首先是王瑬的主张,王认为政府要主动拿回货币主权,透过收回民间的白银与发行纸币取代白银的功能,并在国际贸易只能以物易物。而且纸币不能胡乱发行,必须「造钞约已足天下之用,即当停止。」不过因为我朝没有中央银行的体制,发行钞票只能透过地方钱庄。不过虽然早期对于王瑬观点讨论不少,但我朝主要还是采取放任的货币政策,因此银贵钱贱愈发严重。

接下来是实体经济

本朝的茶叶与丝绸贸易前景可观,近几年来稳健发展,各为观众可以投资

(因为时间设定1856年,茶丝贸易在1857-86年因为欧洲当地因水灾供给大减,对我国需求大增,以及世界白银回复生产,使我朝收支平衡,能够挺过长毛的侵害。)

好了今天的节目到这边,之后为付费内容X

在这戏谑的文风之下,实际发生的历史,似乎不像今人操弄股票一样容易且轻松。由于银贵钱贱的问题,也就是一两白银可以购买的铜钱数量变多,换个角度来看,也就是平头百姓必须用更多运用在日常生活的铜钱才能换取一定数量的税银,简言之,就是百姓的负担变相增加,一如1851年时任闽浙总督左宗棠所言:

「银价日昂,银复难得,农者以庸钱粪值为苦。」

每当百姓的负担增加,许多手工者纷纷为加薪罢工,他们也是早期加入太平天国的成员之一。而且因为白银收入不足,军饷派不出来,也是导致地方正规军队,诸如八旗绿营等战斗力迅速丧失的原因。

秉持本书作者林满红对清朝白银的看法,不该将其当作机械式的零件,可以随意拆卸组装,应该将清政府的运作看作有机体一样,而白银如同生物的血液循环,是不断保持着动态平衡,如果有一点点不对,都可能导致机体死亡,也一如本书原文书名一样China Upside Down: Cu

ency, Society, and Ideologies.着重事物秩序的变动。

摘要林满红《银线:十九世纪的世界与中国》

主要以白银为线索,以生命有机体的视角讨论在世界白银供给缺少的情况下,十九世纪中国社会所遭受的影响,亦为鸦片战争提出新的解释。同时,对时人提出以儒家经典为指导的货币政策解决国家的财政问题,与其背后经世思想流派的互相竞争的关系,亦是本书侧重讨论的部分,因此本书含括经济史、社会史、经学思想史等范畴。本书依主题分三篇共分为八章外加终篇,上篇讨论全球联结下的白银与世界,中篇分析货币政策背后的思想源头,下篇探讨各个学术观点的竞争与政府采用的转向。

上篇第一章叙述作为政府权力渗透地方的铜钱体制逐渐动摇,官方默许的私铸情况盛行,钱庄与商人对于跨省及税用白银价格的掌握度也增加,此外也叙述16-19世纪白银的运用方式,以及1775年后拉美白银取代日本、安南与缅甸的白银成为中国主要供给源。第二章则站在马士(Hosea Ballou Morse)的东印度公司档案研究上,更进一步以国际白银减少的视角探讨鸦片战争,并以茶丝等商品出口对日后白银流回中国作出解释与验证鸦片并非是白银外流的主因。第三章侧重白银外流对中国的影响,不只囿于沿海而是蔓延至全中国,而且银贵钱贱危机,波及社会各个阶层,遂至中央财政与其统治,亦为太平天国爆发埋下了导火索。

中篇第四章与第五章,前者讨论王瑬《钱币刍言》的主张及其带来的货币与政策论争,并且罗列比较王氏以政府主导发行货币的管制派观点,以及时人对其的反对及支持意见;后者则是比较17-20世纪西方的经济学派与第四章观点异同,即使有魏源翻译《原富》等著作,但西方经济理论似乎并无影响到知识分子,其看法反而是出自历史变革经验。

后篇第六章作者则以干预派与放任派区别两种经世流派,对于社会现象的解释,从人性体悟到国家观,再到国家权力与市场、消费行为之间。第七章则追溯到经学发展,从古文流派的变迁,如桐城派、阳湖派与今、古文经派,及其背后的经世观念对前章流派的影响,即桐城派偏向干预派,今文经偏向放任派;观念也诠释着社会现实,第八章则是基于社会现实,19世纪初放任派暂时胜利并执行于矿政、海运南漕、票盐,直至19世纪后期,因太平天国等因素清政府才开始执行干预政策,如自强运动下的企业经营等。

终篇则对本书几个篇章,进行总结与讨论,诸如白银外流将中国王朝与世界经济连为一体,经世思想与社会现实,中日之间的货币体制问题,王朝又以白银回流中兴等。

[1]林满红,《银线:十九世纪的世界与中国》(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6)

17世纪北美殖民地的猎巫风潮

当时从事羌族田野考察时,他发现羌族朋友们有一种毒药猫的传说,那个传说大概是在夜晚的村中,有一些女子会骑上厨房的柜子,然后飞到特定的地方与其他骑着橱柜的女子一起聚会,那些女子被村寨中的人称作毒药猫。虽然这些毒药猫看似可怕、会陷害人等,但其实大多数的时候是被村民所污蔑排挤的,而这个传说的母题跟西方的猎巫运动时扣下女巫帽子的理由很像,因此便也成为王明珂开始研究北美猎巫的契机,至于为何要骑橱柜,而不是像西方女巫一样扫帚,王明珂打趣的说,可能是因为橱柜坐起来比较舒服吧!不过仔细想想这类传说的母题,都将家庭日用品与女性连结,此也是一个可以延伸的问题。

不过在进到讨论北美猎巫运动的案例之前,我们先从大学长的研究起手式开始(也就是我这学期秉持的精神——边缘研究)为甚么王明珂要选择当时处于西方文化中心的边陲地,即北美殖民地,原因是当时欧洲与北美萨冷镇的猎巫行动背后常有宗教裁判所或是更上层的力量的直接迫害,但这类猎巫的历史叙事常参杂着宗教的意涵,而变得晦涩不清,为了能够看清猎巫的本质与当时人们的真实动机,王明珂选择两个没有直接受到迫害的案子,尤尼斯.寇尔案与伊丽莎白.摩斯案进行探讨。

早期北美殖民社会常以牧师为地方社群领导,并以清教徒会为社群的中心。而在基督教下,移民社会的家庭观念,是一种重视秩序的家庭观念,而夫妻关系类似基督教的人神关系,妻子必须如人敬爱神一样敬爱丈夫。但移民社会中人力缺乏,女性参与劳动,从中获得地位提升的机会,例如参加小区的宗教活动等。因此伴随女性地位上升,传统教义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也强化男性对女性的恐惧,此也是猎巫的导火索之一。

尤尼斯.寇尔案

尤尼斯.寇尔与她丈夫如同大部分的清教徒移民一样,跟随着牧师来到北美,在此地辗转于几个城镇后,最后落脚在罕普顿镇。身为外来者的尤尼斯.寇尔女士因卷入邻人的口舌之争,1645年受到桎梏加身的惩罚,到了1656年尤尼斯.寇尔首次因为行巫术论罪,受到公开鞭刑与终身监禁,虽其中有几次假释,但都很短暂,1662尤尼斯.寇尔的丈夫逝世,1669她被释放回镇上,她因丈夫欠债,她的财产成为公产,而依照镇上的法律,镇民必须供应她的基本生活开销,使得人们更加讨厌她了。1673年再度因行巫术与涉及诱拐女孩,被起诉,但因证据不足释放。1680她又双叒因行巫术送上法庭,不久被释放,回到镇上后,被居民孤立,寻逝世。

这位女士的悲惨后半生,让人慨然,但如果你看时人对她的指控,你会觉得这是甚么样的世界。(证词是由王明珂教授整理归纳,并非原文,为了增加戏剧性,我有主观诠释与埋哏)

1656年的审判举隅

证人一:「她曾经探望过一个病重的邻人,然后呢?然后她就死掉了」

证人二:「她警告一个人,不可以将他的牛放到她的草地吃草,后来牛就死掉了」

1673年的审判举隅

证人三:「许多年前有一次在教堂,邻座妇女看见一只类似老鼠的生物,从尤尼斯的怀中跳出来,很快啊!」

证人四:「我曾经看到她在我后面100公尺,转眼间,她出现在我前面100公尺。」

证人五:「我在教堂礼拜时,听到她的椅子发出恐怖的呻吟声」

证人六……因为真的太狗血了,反正这些证词都是这种调调。

伊丽莎白.摩斯案

伊丽莎白.摩斯夫妇本来是镇上声誉不错的家庭,但因为有一天家中突然出现怪声和一只猪等一系列怪事,有一位年轻人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便帮摩斯夫妇解决,怪事果然消停,然而镇民怀疑年轻人不讲武德与恶魔交易,但经过审判后,无罪释放,此时恐tㄩㄝv惧ㄌ1ˊ刚攻击我们的村庄,人们相继死亡,人们终于想起了被瘟疫支配的恐惧。而摩斯太太刚好从事医疗照护工作,如同柯南一样到哪医谁,谁就挂掉,于是人们便把对年轻人的恐惧转移到摩斯太太身上,这次的证词如下:

证人一:「五年前的一天,有一人带着三只羊去市场的路上,他想抄快捷方式穿过摩斯太太的栅栏,被骂了一顿,后来到了市场羊都病了,其中一只还挂了,他和市场的人都认为是摩斯下了诅咒。」

证人二:「十六年前,我和摩斯吵架,结果我家的猪就莫名其妙地死了。」

证人三:「十五年前摩斯对一个人说出海不会回来了,又有一回,他和一个邻人争执,她说出他不久前做的错事,他问:你怎么知道?她回道:每个人都知道你做过的事。他反嘴回应:大家都知道你是女巫,此时她响应道:过去我们的救世主基督也被诋毁,而现在你与我一样。」

看完尤尼斯.寇尔案与伊丽莎白.摩斯案后,其实会发现这几个案子会有一些共性,就是当事人往往是在社群中不受待见,人缘不好的,而且从证词来看,许多证人似乎都与当事人有长期的矛盾,也就是说在猎巫审判之前,当事人早就受到各种闲言闲语了。这似乎可以给我们一点关于猎巫背后的社会风气,以及人群对于内部背叛者的恐惧与厌恶,而这样的状况下人们会选择使用语言暴力等较轻微的手段来抒发这样的恐惧情绪,但如果官方介入运用司法控诉的手段,用合法暴力矫正失序不洁的社会,此时的集体暴力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宗教迫害女巫猎杀

-------------------------------------------------------------------------------------------------------------------------

后记

当时参加讲座时,我发现一个有趣的事(这可能是我主观猜测)那就是问题讨论环节时,是有等级顺序的,从硕班生到系主任,再到文学院长,最后到吴,特斯拉持有者,师大校长,为甚么不给男一装电梯者,正己,而我个人认为校长向王院士提出的问题,即猎巫的行为与去年四月份师大爆发疫情时的状况很像,人人都在追查是谁得了病,而且在封校的时候,特别排斥外来者进来等,当时我觉得这个问题有点废……跟历史研究没有太大的关系,有点做个官方样子的感觉,毕竟中研院院士来到师大,校长也得说句话吧!

但回首今日,会发现今天的疫情与古代社会风气,其实并没有太大的转变,而这也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历史脉络之外进行社会共性的比较。

最后虽然爱捉弄人的新冠同学,仍然在我们身边,但相信一定会好转的!

伪结论------------------------------------------------------------------------------

所以从王明珂的研究来看,如果不想被猎巫的话,一定要搞好日常的人际关系。才不会因为他人的伪物,进而影响自己追寻真物(突然果青化)

不然继续秉持《华夏边缘》精神也不错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