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妆在来之前设想过阿云和她弟弟两个人相依为命,或许生活的条件不会很好,但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竟然如此艰苦。
“你之前不是已经做到了御前宫女吗,为何日子还会如此紧巴巴的?”裴妆疑惑地问她。
“之前的钱全部用来拿去供弟弟念书上学堂,凤城是王都,这里的学堂都十分昂贵,即便是一般的先生每季的束脩都要至少半只羊。”阿云很是惆怅地说道。
他们正说着,院子中又传来了脚步声,是阿云的弟弟回来了。
这是裴妆第一次见宋启星,他穿着一身灰布长衫,衣裳上不知道打了多少补丁,因为浆洗的次数太多,已经看不出衣裳原来的颜色。
但是他身姿挺拔,容貌又清绝出尘,即便是穿着这样简陋狼狈的衣裳,也遮掩不住浩然正气。
没有人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如今穷困潦倒的书生,在十几年后成为扶桑国权利顶尖上的人物,权势滔天,他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整个扶桑国的气运,是青史留名的文官大家。
“弟弟你回来了,家中来了贵客,你快去街上切二两肉回来,晚上好好招待一下贵客们。”阿云给了宋启星一吊钱,将他给支了出去。
宋启星往屋子里面看了一眼,在看清屋里的人时他微微一惊,这里面坐着的两个人身份绝非寻常,光是看他们坐在那里,便于这歪脖子巷格格不入。
一吊钱哪里够买肉,分明是姐姐故意将他给支出去。
如今没有了旁人影响他们说话,裴妆便开门见山的说他们想要在花灯节那天偷偷地溜进宫中,想要问问阿云有没有什么意见。
阿云听过后,犹豫了一下说:“意见倒是没有,我只是觉得你们这样做未免有些危险,每年花灯节表演的杂耍班子都是凤城最出名的几家轮着来,根本就轮不上别家。”
“难道他们选拔的时候就没有什么比拼吗?我们也可以公平竞争的!”裴妆很是疑惑地问。
以往晋国皇宫若是要请民间的人来宫中表演,为了公平起见,肯定会让他们事先比一下,决出来胜负再选择。
由此可见他们扶桑国确实很多地方都和晋国不一样。
“我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每年这时候特别热闹,所有被选中去宫中表演的杂耍班子都会住在官驿中,等待花灯节那日进宫表演呢。”阿云笑着说道,似乎花灯节是个格外令人开心的日子。
他们也住在官驿?
裴妆和白翳两人对视一眼,瞬间便有了主意,既然他们都住在一起,那有些事情可就好办了。
告别了阿云,出门时刚好还碰见了去卖肉回来的宋启星。
裴妆看了一眼他手中没有买回来的肉,却有一本刚油印出来的新书,上面隐约写着药典两字。
“二位贵客慢走。”宋启星没有放下手中的书,拱手对他们行了一礼。
裴妆忽而想到自己之前给静王写的毒经,虽然她并没有写完,但还是有一部分留在了静王那里,也不知峡谷出事那天他有没有将毒经残本给带走?
“你能给我看一下你手中的书吗?”裴妆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宋启星,想要看他的书。
宋启星连忙双手将书呈给裴妆,在看着这本书时,眼中满是赞许和歆羡。
“想不到姑娘你也对药典感兴趣,这本书的作者据说是晋国的皇后,她可实在是一个奇女子,除了她普天之下在没有一个人能够写出这本药典,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心之向往。”宋启星毫不吝啬自己的评价。
人都是有一点自负的,裴妆被他夸得有些洋洋得意,脸上的笑意更甚,她翻看了一眼药典,笑容渐渐凝固在脸上。
在药典的后面,新添加了她后来写进去的毒经内容,完全都是她写给静王的内容。
怎么会这样,他用这么快的速度就将药典重新给编撰了一遍,还将这本书流通于市井之间,让裴妆就算是想要阻断这本书,也根本无计可施。
“真是太过分了,他凭什么将毒经加进去。”裴妆咬牙切齿地自言自语,实在是太过令她气愤。
一旁的宋启星也颇为认可地点点头说:“看来我们真是知己,我也认为这本书最大的败笔,就是不应该将毒经加进去,况且看起来毒经似乎只是残章,里面并不是全部内容。”
“这个毒经不是作者自己加进去的,而是有人欺世盗名,将本不属于这本书的内容硬塞进去,实在是卑鄙小人。”
裴妆说着,便将药典重新还给了宋启星,想来他对毒经都有那么多的感悟,肯定也不会用这本书来作恶,应该能够好好利用这本书,也不枉非裴妆当初编撰时耗费的心血。
晚上裴妆他们回到官驿,向管事打听了一下,才得知真的有杂耍班子现在就住在官驿里面,等着花灯节那天去宫中表演。
裴妆拿了自己的秘密武器,让白旭将泻药倒在那些人的饭菜当中,虽说这样做有点缺德,但是为了能够顺利进宫,也就只有先委屈他们一下。
刘全还不知道他们干的缺德事,认认真真地去完成了裴妆交待自己的任务。
回来时还煞有介事地向裴妆汇报:“属下已经去探查过,因为之前定下来的杂耍班子出了些变故,所以现在杂耍班子还没有定下来,宫中那边催得紧,现在打算直接在民间征集杂耍班子,在明日下午一起去宫中审查,被选上的便能在花灯节表演。”
这不就是他们想要等到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吗?
他们要是扮成当地的杂耍班子肯定会露馅,思来想去,裴妆决定将他们都办成一个新的身份。
等到了次日下午,除了慕容君因为身份特殊被留在官驿以外,其他的几个人都扮成了杂耍班子的人,一起进了宫。
裴妆给他们准备的是胡人的衣裳,扮成西域人一定不会引人怀疑,毕竟扶桑国离西域尚远,肯定没见过几个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