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天下(二)

莱州城贺府。

整理着桌上一张张的房契、地契,云曦笑容满面,仿佛像是摆弄着心爱的玩具。她突然抬头吩咐:“既然沈家那么懂事,那咱们贺府也不能落个欺负乡邻的坏名声。安排人去寿光,再送他们沈家一个三百亩左右的庄子。还有,三叔取妾的彩礼加倍。也不能落了沈家那个小丫头的脸面。”

当听说秦白打退了几百响马的消息后,仿佛像是被压上了最后一根稻草,早已经胆战心惊的沈家终于彻底被吓破胆。

不再犹豫,沈家就彻底认输,不敢再留在井家庄,把所有的产业都卖给了贺府,并且送上家中仅10岁的女儿,求着成为了贺文贤的小妾。还搬离了莱州府,回到自己的寿光老家。

出乎意料有人的输诚,并且这还是井家庄第一个投降的家族,云曦大喜,因此也没为难沈家,给的价格甚至比市价还高一成,并且还答应善待那个沈家姑娘和那些留下的管事工匠。

然而云曦突然想到,当时登门的时候,那个沈家家主态度很奇怪,他反复哀求,求着贺府一定要保证,绝不能秋后算账?这就让云曦有点纳闷:“娉儿,我看沈家好像吓破了胆?知道是啥事吗?”

雨娉、雨婷并排坐在小板凳上,一边说笑,一边依着绣样在绣花。听到云曦问话,她抬头笑答:“小姐,不是说过了吗?就是那个白二。”

云曦一拍额头:“瞧我的记性,忙昏头了。”其实这一阵是忙着府里过年,根本没关心这样的小事。

雨婷立刻笑着拆穿:“当时说的时候,小姐不是嫌弃江湖上的事太脏,不想继续听吗?”

云曦虎起脸,立刻反击:“我记起来了,当时还不是你说的?咱们姑娘家家的最讨厌这些打打杀杀。”

嬉笑声中,云曦突然想道:“那个白二倒是给了我惊喜。还没用这把刀呢,沈家就举手投降了。嗯,我该赏他。诶,把他收进府里,再给他配个娘子?让他老老实实为咱们卖命。婷儿,你不是喜欢嫁人吗?送给你咋样?”

“小姐……诶呦!都怪小姐,婷儿都扎到手了。”

云曦和雨娉全都笑成一团……

……

此时的京城,皇宫内外一片过年的喜庆。今日暖阳高照,年轻的万历皇帝正陪着新入宫的郑贵妃在御花园游玩,郑贵妃活泼的犹如蝴蝶般在嬉笑娇嗔,让万历甚至都忘记了脚疾疼痛,含笑一直陪伴。

突然发现万历脚步蹒跚,郑贵妃立刻心疼的眼中冒出水雾,她连忙扶住,嗔怪不已:“陛下,您也不知道保重龙体,快请御医!真急死臣妾,这么让人不省心!”

跟随的太监宫女全都吓了一跳,后宫中,敢这么对皇上说话的,也只有眼前的这位郑娘娘了。然而万历对郑贵妃那些冒犯的话根本就不在意,甚至流露出溺爱的表情,挥挥手让太监不要大惊小怪:“爱妃,歇息片刻就好。无需多事!”

在后宫佳丽中,郑贵妃长的并不算漂亮。然而她本性烂漫,与万历的相处就犹如寻常夫妻,给予了帝王最为缺少的爱。

在郑贵妃的搀扶下,他们在御花园高处的亭子中坐下。郑贵妃依然在碎嘴责怪,而万历同样是傻笑享受。万历突然想起自己的少儿时光,母亲李太后,老师首辅张居正,还有大伴冯保,留下的印象只有严厉,甚至严厉的让人窒息。每日都是心惊胆战、夜不能寐,刻苦的完全回忆不起童年乐趣。

想起亲政后,已经被抄家发配的张先生全家,又想起已经被贬到南京的冯伴伴,万历心中忍不住升起一股快意,可又有一丝茫然:“朕这么做,做错了吗?”

望着皇宫外,万历胸中豪气顿升:“朕定会让这大明江山四海升平!”

“知道陛下是明君。可也要听话,要爱惜身子。”

听着耳旁的唠叨,万历大笑。不知不觉,两人并肩坐着,头慢慢的靠在一起。时间似乎已经变得永恒,仿佛定格在这一刻。

“爱妃,朕会听你的话的。”

“陛下,臣妾真的喜欢。臣妾想与陛下一直这样平平安安。”

“嗯嗯。”

“……”

……

而在皇宫角落,一前一后走着两个太监。前面一个老者服饰品级很高,他名叫韩康,刚入司礼监,成为了内相。韩康正和身后那位打杂小太监在说话:“陈大,你年年有这份心,老夫肯定会记得。但好像听说你和长寿宫的安福在闹别扭?安福是陈公公的义子,老夫也不敢得罪。现在已经传话到老夫耳中,你说该如何解决?”

那位打杂小太监正是秦白、秦高的大哥陈太。当时陈太是被路过的一位出宫的太监看中,卖身得的钱留给了秦白、秦高,自身净身入了宫。本以为回到京城后,可能有办法找到自己的父亲,可万万没想到,那老太监回京不久就撒手归西,陈太一下子就没了靠山,一直留在宫中打杂,连出宫的机会也没有。甚至名字都改成陈大。宫中习惯,一般的称呼就是小安子、小福子什么的,总不能叫陈太为太子吧(为了方便,以后文中就用陈大)?

陈大心中苦笑,自己还真够倒霉的。其实太监无后,一般就会比较贪财,但也特别重视亲情。而把陈大带入宫的那个老太监,之所以会买下,主要是一眼看中,把陈大收为义子来扶养,同样希望自己老了后,陈大也能够养老送终。

然而谁也没想到,那老太监回宫就突然嗝屁了。还没把陈大安排好,身边也没留下什么钱,于是年幼的陈大一下子就没了方向。幸好他还算比较机灵,把老太监剩下的所有钱全部献给了韩康,又成为了韩康的义子,这才没有彻底堕落到角落,留下了最后一线希望。

当然,当时的宫中,那是大太监冯保一手遮天的年代,韩康是在冷衙门,为人又比较贪财,因此才会来者不拒,同样也收了不少陈大那样的义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