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正玩得高兴,被抱上马车,瘪嘴要哭,崔可茵小声哄着,又拿积木给他玩。
把乐乐哄好了,崔可茵望着外面如一张大幕把天地笼罩的夜空,道:“只怕由不得王爷了,皇上如此匆忙出征,朝政无人打理,粮草无人筹备,如何能行?”
起码要保证至安帝平安归来,尽可能把出征的将士平安带回来。
张老夫人长叹一声,沉默不语。
车夫不管路况,只管催马疾行,赶到城门口时,城门早闭。苏嬷嬷下车,把晋王府的腰牌放在城上吊下来的筐里,不一会儿,吊桥放下,城门的角门儿打开了。
进了城,崔可茵把乐乐交给张老夫人,下了车。侍卫分成两队,一队护送张老夫人和姜氏回杏林胡同,一队护送崔可茵去皇宫。
宫门前灯笼亮如白昼,马车和轿子把御街都塞满了,崔可茵的马车无法前行。
苏嬷嬷下车,很快回来禀道:“王爷进宫劝说皇上了。宫门落锁前大人们都出了宫,候在这里,等待王爷的消息。”
崔可茵道:“能递话进去吗?”
“奴婢试试。”苏嬷嬷说着,行了一礼,穿进车流,一路上,所有人都对她侧目,不停有人小声问:“这婆子是谁啊?”
崔可茵吩咐卷起车窗帘子,刚探头出去,无数道视线便射了过来,更有人拿灯笼朝这里照着。
绿莹赶紧把崔可茵拉回去,道:“王爷知道王妃在这里,一定会让人递话出来的。”
崔可茵道:“让苏嬷嬷回来,我们回府。”
在这里,无形中会给周恒添加压力,她必须想办法帮他,减轻他的压力,哪有给他添乱,增加他的负担的道理?
绿莹刚要去把苏嬷嬷叫回来,车外有人道:“是晋王妃吗?下官夏冰有礼。”
兵部尚书夏冰?
帘子打起来。一个五十开外,身型魁梧,身着二品官袍的男子拱手站在车前。
崔可茵下车见礼,道:“夏大人也在这里?”
夏冰苦笑。道:“下官刚从宫里出来。皇上执意出征,晋王爷苦谏不听。晋王妃,下官明天要随驾出征,家小还劳烦王妃多多照拂。”
崔可茵心里一惊,这是明知此行有去无回。因而交托后事么?
“夏大人觉得,我家王爷无法说服皇上么?还是对此次出征没有信心?”崔可茵只觉满嘴苦味,连他都没信心,都认为必输无疑,兵士将领如何有信心?士气低落如何能打胜仗?
夏冰长叹一声,道:“王妃有所不知,下官出宫时,晋王爷和皇上吵得不可开交。晋王爷拨了皇上墙上的龙泉宝剑要杀了王哲,皇上苦苦拉住,争执中。晋王爷为宝剑所伤,血流不止。”
崔可茵低低惊呼一声,道:“我家王爷受伤了?伤得可重?快,递牌子进宫,就说我求见皇上。”
虽然夜晚求见于祖制于礼不合,但周恒受伤,她再也顾不得了。
绿莹应了一声,提了裙袂拔腿便向宫门处跑去。夏冰道:“王妃去了也没用。皇上看在手足情份上,没有治晋王爷的罪,可御驾亲征之心却更盛。连下三道口谕,让下官连夜调动军队,若是明天辰时正大军不能在御街集合,让下官提头来见呢。下官还要去传旨。只望晋王妃看在下官为国尽忠,与崔大人是同年的份上,照拂下官的家小。”
原来他是崔振翊的同年。
崔可茵心里悲凉,裣衽行礼道:“夏大人只管放心杀敌,让尊夫人有事尽管来找我就是。”
夏冰深深还了一礼,道:“谢过王妃。”再不多言。转身大步而去。
苏嬷嬷和绿莹很快联袂而回,道:“消息已递进去了,王妃请回车上候着。”
崔可茵望着不停走来走去,交口接耳的官员们,道:“走吧,我们到宫门口等去。”
不知周恒伤得可重?此时幕色沉沉,宫门紧闭,宫门里发生什么事,可会危及周恒安全?无论发生什么事,她都要在周恒身边。
宫里很快传出消息,至安帝不见。周恒派欢喜出来,道:“王妃快回府吧,王爷只是伤了一点皮肉,没有大碍。”
崔可茵摇头,道:“我在这里候着,待卯时正宫门开启时再递牌子。”
欢喜再三劝说,崔可茵只是不听。
绿莹用帷帐围了,取了厚厚的毡毯铺在地上,请崔可茵坐下歇息。不停有官员得知崔可茵在这里,过来求见,都被绿莹挡了。
崔可茵担心周恒,不时问什么时辰了,好不容易挨到卯时,让绿莹把帷帐收起。
厚重的宫门在八个孔武有力的大汉将军共同推动下,徐徐开了。群臣一哄而上,不顾仪容,争先恐后跑到宫门口,有资格上朝的忙着见皇帝陈情,没有资格上朝的也抢着往宫门口听信儿。
不远处,呛呛呛声起,一队队铠甲鲜明的兵士列队走来。却是奉旨到午门列队出征的兵士来了。
魏渡出来传旨,因出征在即,今天罢朝。
有须发皆白的老臣失声痛哭,有朝臣以头抢地,大放悲声。
御林军手持军棍,驱赶痛哭的朝臣。
天边渐渐露出鱼肚白,朝霞渐渐现出彩光。
崔可茵心中焦急,让苏嬷嬷快去递牌子。宫门口一片混乱,紫兰和赵嬷嬷紧紧护住了她,生怕她被失控的朝臣无意间碰撞了,绿莹已被人撞倒在地,擦破了手,爬起来后心有余悸挤到崔可茵身边,道:“形势太乱了,王妃不如回马车上等候。”
崔可茵指给她看,道:“没看到兵部开始驱赶马车轿子、闲杂人等了吗?”
所谓的闲杂人等,自然是朝臣们的随从侍卫了,这些人杵在这儿,如何列队?
眼看有人走到自己的马车旁,崔可茵道:“跟车夫说一声,别跟他们争执,把马车赶开。”
苏嬷嬷应了,如大鸟般飞起,越过密密匝匝的人头,几个起落来到马车旁,传了崔可茵的命令。车夫随即赶着马车离开,侍卫们不肯离开崔可茵,站在道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