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暗千家。(1)
……………………
店小二呼了一口气,接着说道,“第一条通道,就是世人熟知的鬼门关,那里是只进不出的。
如果有生魂误入幽都,黑白无常会带他们进入阎王殿,经阎王批准后,从阎王殿那里直通人间。
第二条通道,是在度朔山。传说度朔山位于东海,又名桃都山。
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树,这棵桃树有一概拱形的枝干,树梢一直弯下来,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门,这就是鬼门。
这扇鬼门直通幽都,并且来去自由。
第三条通道,你们绝对想不到在哪里。”
黄庸催促道,“别卖关子,最后一条通道在哪里?”
“最后一条通道,在彼岸。”
彼岸,是彼岸花的彼岸吗?
对。
怎么会在那里?
“众鬼在孟婆店喝过迷魂汤,了前尘旧梦,断前因后果,这才能乘船渡忘川,最终到达转生台。
而彼岸就在忘川的边上,上面开满了彼岸花,传闻第三个能够自由进出幽冥的通道,就在那里。”
黄庸不禁感慨,“那要是有人从彼岸的那道门进来,岂不是可以直接带着记忆去转生了?”
“岂止,如果此人运气再好点,在彼岸花中找到了水晶兰,并且吃了它,他就能恢复前世的记忆。然后,带着两世记忆回到人间。”
店小二说完,自己哈哈大笑,估计也是觉的不可能有这种天选之子。
莫伊藏在斗篷里的手,紧紧的握着,不让自己表现出异态,她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
黄庸替她问出了心里的疑惑,“恢复前世记忆回到人间,你这又是哪里听到的?”
店小二连忙解释,“这不是我听到的,是我结合幽都的传说,自己琢磨的。
幽都有个古老的传说:曾经有只准备转生的鬼,误入彼岸,吃了水晶兰回到了人间,在人间活了千年,最后还修成了仙。
我初听这个传说,觉的是某个说书先生为了赚银子编的故事,你知道的,鬼都里这种故事最容易火。”
店小二越说越兴奋,开始手舞足蹈,
“自从我听到彼岸那里有通往人间的鬼门后,我就开始琢磨,那个传说可能是真的。
传说中的那只鬼,极有可能是找到了第三扇鬼门,他是通过鬼门去的人间。
对了,我还特意去打听了,听说众鬼上了忘川后,原本是可以去彼岸游玩一番,再去转生台的。
后来不知为何,游玩彼岸这个流程就被取消了,阎王殿还禁止众鬼踏上彼岸。”
黄庸听的津津有味,还同店小二讨论起来,“那你就没想着将来试上一试?”
店小二一脸的无可奈何,“我倒是想试啊,就怕我喝了孟婆的迷魂汤,把这一切都忘了,混混沌沌就渡过了忘川。”
从幽都宝阁出来,莫伊急切的想去一趟忘川。
她有一种强烈的预感,道长已经吃了水晶兰,并且此时已经不在幽冥了;而无尘极有可能在度朔山,所以自己才一直没有这两人的消息。
如果他们在幽冥,不可能两天了还不来找自己。
这种预感来的毫无征兆,但她就有一种命定如此的笃定。
走在无常街上,莫伊的心乱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定之路,那自己这次误闯幽冥,是为了什么?
她眼神复杂的看向前方带路的黄庸,难道自己此行的目的,跟他有关?
“甄小姐,前面就是孟婆店。”
黄庸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孟婆店位于幽都西城门的门外,透过城门,能看到一个若隐若现的店铺,店铺牌匾上的“孟”字,在幽暗中格外的显眼。
同只有两名鬼使的鬼门关不同,西城门这里有着众多的鬼兵把守,只有路引上盖了阎王殿转世印章的鬼魂,才能通过西城门,直达孟婆店。
莫伊转头问黄庸,“让你一个对三十个,行不行?”
虽然这问题问的没头没脑,黄庸还是认真思考后回答,“如果是昨天那些实力的恶鬼,应该可以。”
“那行,西城门有六十个鬼兵,我们一人解决三十个,闯过去后直接抢一艘船去彼岸。”
“你疯了!”黄庸觉得自己头要炸,这是什么疯批发言?
结合在宝阁听到的消息,他很快推断出这位甄小姐的目的,“你该不会想去彼岸那里找第三个通道吧?那就是一个不靠谱的消息,要是你到了那里没找到怎么办?”
莫伊的声音异常冷静,“要是没找到,我就去跳转生台。”
黄庸隐在斗篷里的脸都急红了,“你别冲动,你要出幽都,也不是非这里不可,不是还有一个度朔山的鬼门吗?”
“度朔山的鬼门在哪里?”
“在……”黄庸被问的卡壳了,只知道有这个鬼门,在哪里却不知道。
莫伊正色道,“想出幽都,要不就是跳转生台,要不就是找到彼岸的第三扇鬼门。这两个办法,都要经过西城门。难道你还想去闯阎王殿?”
黄庸一拍脑袋,“糊涂了,差点被你绕晕。你想出幽都,我不想啊,我为什么要同你一起去送死?不对,是再死一次。”
“因为你想要我身上的东西。”
莫伊的一句话,把黄庸堵在半山道,上下不得。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你自己考虑清楚,我绝不强求。”
黄庸耷拉着脑袋,心里吐槽道:嘴里说着绝不强求,你这态度,可不是这样的。
最后,心底的欲望战胜了理智,黄庸沉重的点头,同意了两人直闯忘川的疯狂计划。
他点头同意后,莫伊直接把他拉走了。
“你拉我去哪?”
“现在时间还太早,我们等夜晚快要敲钟的时候,再闯。”
黄庸原地跳了起来,“晚上有恶鬼出没的,你到底想不想活?”
“没有目的,到处晃荡的恶鬼难对付;还是穷追不舍的鬼兵难对付?”
两个都难对付。
好吧,真要选择,也许、可能、是后者更难对付。
…………………
参考文献
(1)苏轼《望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