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生灵的天性
在西游记载中。
沙僧脖颈上的佛珠,是由九个取经人的头骨制作而成。
这九个取经人都是唐僧的前世。
也就是玄奘的前世。
“菩萨的意思是?那小和尚并非取经人?取经人另有他人?真正的取经人还未遁入空门?”
可这又不对啊。
那小和尚明眸皓齿,唇红齿白。
佛门又用玄武门之事来捧他,怎么可能不是取经人呢?
再者,那八位仙神,不就是为了保护小和尚的吗?
观世音菩萨摇了摇头,“那孩子也是取经人,只不过不是这一次的取经人。”
李北被绕晕了。
也是取经人,但不是这一次的取经人?
如果按照取经人是唐僧的前世来算。
那小和尚应该是唐僧的前世,也就是玄奘的前世。
可小和尚既然已经降生,那说明上一世的取经人已经死了。
转世投胎成了小和尚。
可为什么观世音菩萨却说。
这次的取经人不是小和尚呢?
难不成西游记是错误的。
那些死在沙僧手里的取经人,并非是唐僧的前世?
又或者说,金蝉子将自身分为数份,同时投胎。
加快时间线,让唐僧能早点出生。
观世音菩萨看出李北眼神中的疑惑,道了一声阿弥陀佛,而后开口道:“你可知三魂七魄?”
李北点头。
这个怎会不知晓。
三魂指的是天地人三魂。
七魄分别为: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
第一魄名尸狗,第二魄名伏矢,第三魄名雀阴,第四魄名吞贼,第五魄名非毒,第六魄名除秽,第七魄名臭肺
对应七种情感:喜、怒、哀、惧、爱、恶、欲。
观世音菩萨为何提起这三魂七魄?
等等……!
李北灵光一闪。
三魂七魄。
十。
连唐僧,取经人也有十个。
莫不是金蝉子转世投胎之时,用佛门秘法将自己的三魂七魄打散。
各自投胎转世去了?
所以,那小和尚是取经人,是唐僧的前世。
而尚未遁入空门的取经人,也是唐僧的前世?
魂魄。
莫非……!
金蝉子是想借沙僧之手,斩去七情,再斩去地魂,人魂。
只留天魂作为主导。
天魂,在道教记载中,乃是:不死不灭的无极。
魂魄之基础。
换一种方式理解,就是刚诞生在这个世间的魂。
没有任何因果羁绊的魂。
而二魂七魄都是由天魂诞生而出。
如果用佛家来阐述的话,就是本我。
用道家之理阐述,就是所谓的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一。
魂魄归一,证得不死不灭之果位。
这取经之路,难道不仅仅是为了佛教大兴?
还是唐僧,也就是金蝉子的证道之路?
更是佛门的证道之路?
在西游世界,寻常且普遍的证道之路,是斩尸成圣。
就是道门流传的一气化三清。
将天地人三魂以先天灵宝为载体,斩出人魂与地魂。
保留天魂。
可现在先天灵宝已不多。
这条路,已经是死路了。
有言道:朝闻道,夕可死。
这些求道者,绝对不会坐以待毙,肯定要想办法。
所以佛门打算开辟另外一条道路吗?
让金蝉子以此法,依靠外力,泯灭地魂,人魂以及代表情感的七魄。
模仿以力证道的方法,开辟另一条道路。
不,这恐怕不仅仅是佛门的计划。
而是整个修行中人的计划。
是那些已经无力走斩尸道以及力证道之人,共同的计划。
而金蝉子,就是先驱者。
这条道路的先驱者。
他只要成功,就相当于为天下修士,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
可若是这样,天地可容?
如果不容,必定会降下天地劫难,灭杀所有修行者。
以此维护世间之正常秩序!
后世可是无修行者!!!!
不能想,不能想。
这绝对不能想。
李北扇了自己两巴掌。
我tm只是痴傻憨货!
tm的,瞎想什么!
李北双手都在颤抖。
惊恐,恐惧,像成群结队的蚂蚁一样,一点点啃食着他的内心。
这太恐怖了。
死的生灵太多了。
天地劫难,众生劫难。
一场远超洪荒远古的劫难,就在他眼前慢慢发酵着。
如果真的到那种时候,他还能活下去吗?
这众生恐怕十不存一。
这天地都要被打碎。
可他能做什么?
能阻止这些狂热的向道者,为他们想要追寻的道牺牲?
能力敌这天地?
能保住这些凡人,亦或者保住仙神?
恐怕都做不到。
不!
李北仿佛抓到了希望。
我有系统。
我可以无限制变强!
可我应该站在哪一边?
是帮助修行者,还是帮助天地?
帮助修行者,如果所有修行者都能成圣。
那普通人怎么办?
会无缘无故的成为牺牲品。
会莫名其妙被大能泯灭。
以后的时代,不会在有凡人。
因为没有力量的人,必定死绝。
弱者也会死绝。
而剩下的,都是第一批证道的强者。
天地也会因彼此争斗而崩碎。
若是帮助天地。
那么凡修行者,必死。
凡俗进入无修行者的时代。
对比后世。
李北沉默了。
若是选择第一个,天地重归混沌。
只有强者能存。
若是选择第二个。
他也会死。
可凡人能存。
没有神仙妖怪,好像也没什么不好。
李北苦笑着摇摇头。
世间为何没有绝对正确的路呢?
系统送我来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目的。
天地为何能容我这个来自其他世界的人,或者来自后世的人呢?
他从不相信,上面没有察觉到他。
可无论他说什么,做什么。
上面之人,或者其他大能,仿佛都对他熟视无睹。
就好像根本没有察觉到他一般。
看着李北的表情变化,观世音脸上依旧挂着悲天悯人的微笑。
仿佛丝毫没有察觉到李北的表情变化。
就连李北之前说的玄奘是取经人的话,也仿佛被她忽略了。
就好像李北从未说过这番话。
【触发紧急机制。启动安全机制。】
李北的脑海里,响起系统的提示之音。
而后,一苍老之音在李北的脑子里响起,“后世之吾,又为何唤吾而出?”
李北摇摇头,没有说话。
“汝不是要做痴傻愚钝之人吗?为何老是想这么多呢?哎,聪明人活不长久。老规矩?”
李北在脑海中,与这道声音交流,“你的封印也不甚管用,来个狠的行不行?”
“思考是生灵之天性。亦是生灵之本。吾无法在不伤及汝灵魂之根本上,去终止汝的思考,或是剥夺天性。只能抑制它,或是封印住它。汝既然想做痴傻愚钝之人,就不要想那么多。未知才有趣。”
“你说我应该怎么办?是尊从未来趋势,还是改变未来?”
“汝莫要思考了。汝不想活,吾还想活。后世不是有句话叫船到桥头自然直。汝为遁之一,本就代表生灵之未来。无论怎么选择,都是正确的。两条路,没有一条路是错误的。认为错误的是汝的内心以及想法。既然如此,那就做认为对的事,做认为正确的事。吾等皆为一体,无论汝做什么,吾皆坚定不移的与汝相伴。但吾无法替汝做出决定。因为吾只是过去,而汝才是现在与未来。”
“不想了。来吧。”
“善。”
玄妙之音响彻李北脑海。
李北身体如黑洞一般,吸纳着周围的天地灵气。
“天清地浊,阴阳一体。衍生八卦,变化五行。敕命之灵,锁魂之念!”
一股无形的力量破体而出。
观世音菩萨感受到这股力量,顿感惊讶。
怎的是他?
他若投胎转世,那...!
观世音菩萨抬头看向天穹。
一双眼睛仿佛洞穿天地。
此人是何人?!
突然有数道声音出现在观世音菩萨耳边。
“阿弥陀佛。”
“无量天尊。”
“忠告而善道之。”
佛释道三位大能同时出言阻之。
观世音当即收回窥视,念诵一声佛号,“阿弥陀佛。”
李北从那种玄之又玄的空灵状态中,清醒了过来。
他好似忘记了一些东西。
又好似什么也没忘记。
只是心里一直有道声音,在警告他。
你不能聪明。
你若是聪明,就会大祸临头。
有的人就会难受,就会担心。
你要变蠢,越蠢才越安全。
李北看向观世音菩萨,“菩萨,我不明白你的意思。三魂七魄和取经人有什么关系?那小和尚不是玄奘吗?”
观世音菩萨深深看了李北一眼,面色如常道:“玄奘是未来的取经人,而现在的取经人非玄奘,而是玄奘的前世。而那小和尚也是玄奘的前世。”
突然,李北表情又连番变化。
周边灵气翻涌。
观世音菩萨微微歪头。
而后,李北的嘴里冒出一道苍老的声音,“慈航道友,汝告诉那小子这么多干什么?汝就告诉该干什么就行!吾怎不记得汝是如此多言之人?”
观世音菩萨打了个稽首,“道友,未曾想你竟选择了转世投胎。”
“菩萨你说甚?”李北好奇地看着观世音菩萨。
他看了看四周。
观世音菩萨是在对谁讲话?
难不成是道门的人?
观世音菩萨微微一笑,“无事。取经人一事,无需你出手。”
“这怎能行,菩萨请吩咐,我有恩必报。”
李北心里有些纳闷。
这观世音菩萨怎么改口了。
要是不办好取经人一事,那谁帮他向玉帝求情。
他可是无意间捅了六丁神将的那什么。
要是没人替他求情,这玉帝指不定要斩了他。
他可不愿成为泾河龙王的难兄难弟。
“真无需你出手。”观世音菩萨不想与李北过多纠缠,“我突然心中有感,准备闭关悟道...。”
话没说完,李北便开口道:“菩萨,你这是信不过我?三魂七魄怎么了?”
“无事。三魂七魄只是戏言。”
“戏言?”李北眼神中露困惑神色。
他在想取经人和玄奘有什么关系。
在后世书中记载。
取经人可是玄奘的前世。
那怎么会出现两个取经人呢?
小和尚是取经人。
那个未遁入空门的也是取经人?
这很奇怪。
也许,观世音菩萨察觉到了李北的想法。
她开口说道:“佛门一共有十位取经人,但只有一位取经人能取到真经,弘扬佛法。”
观世音一边看着李北脸色,一边说道:“你说的玄奘,才是真正的取经人。前面九位取经人命中注定无法渡过劫难,取得真经。”
“那这九人可是玄奘的前世?三魂七魄与又有何关系?”
怎么又扯到三魂七魄和前世上了?
观世音菩萨内心无语,她念诵一声佛号,“天机不可泄露。”
天机不可泄露?
李北面露思索状。
“呔!”观世音菩萨猛呵一声。
这一声猛呵,吓得李北一个机灵。
一副见鬼的表情看着观世音菩萨。
在他眼里,这庄严肃穆的观世音菩萨突然变成了喜欢恶作剧的小孩。
冷不丁的吓人一跳。
这反差未免也太大了吧。
李北朝着观世音菩萨投去不解的目光。
观世音菩萨脸色如常,仿佛刚刚的猛呵声,不是她干的一般。
“那些取经人,并非玄奘的前世。也和魂魄无关。你也无需多想。”
听到观音菩萨话,李北皱了皱眉。
西游记里面的记载是错误的?
观音菩萨所说之言,明显和西游记里的不一样。
算了,管他呢。
不一样就不一样吧。
反正是佛门的事,和他这个小小武侯又没什么关系。
当个憨傻痴货,多好。
李北开口问道:“那敢问菩萨,未遁入空门的取经人叫何名?现处于何处?”
“此人名曰:宁缺,处于烟花巷柳之地。受红尘爱欲之影响,忘却自身使命。希望你能让此人遁入空门,重拾使命。”
“宁缺。”李北念叨一声。
他朝观世音菩萨躬身一拜,“我记下了。”
“此间事了,我也该离去了。”观世音菩萨打了个稽首。
李北连忙喊道:“菩萨,小和尚是取经人,那他会死吗?”
菩萨没有回答,消失在李北眼前。
李北懵了,看了看四周,“菩萨,你是不是忘了什么!!!”
他看了看四周空旷的土坡,“菩萨,我还在这啊!我不知道长安怎么走!”
李北眼前一花。
等再度看清楚东西时,他已经回到了长安。
身边皆是巡街武侯。
龚俊看到李北突兀的出现在面前,奇怪地说道:“兄弟,你怎的在这?你不是在调戏人家小娘子了吗?这么快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