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一九一:再见故人
“我还没老到走不动路。”赵康打着哈哈,“还是那几样。”
账房先生回应赵康的话,而是直勾勾盯着李北看。
对于账房先生,李北倒是也熟悉。
就是原先迎松楼的账房先生。
他向账房先生打着招呼,“还记得我吧?”
账房先生浑身一颤,脸色顿时变的激动了起来,“这怎能不记得。小老儿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侯爷了。”
说完,他打了几下自己的嘴巴,“呸呸,瞧我这张嘴,不会说话。”
账房先生直接朝着外面走去,“我这就去通知大老爷。”
“嗳,你得先安排地方给我们坐啊?”赵康叫住了账房先生,“难不成就让我们站在这?”
账房先生此时反应过来,他一拍脑袋,“瞧我,一高兴把事忘了。”
他对着里堂喊道:“小厮!贵客临门,领贵客去最好的房间,还有通知一下掌柜的,让掌柜的亲自炒菜。”
小厮急忙跑了过来,领着李北与赵康到了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使用的包厢。
而账房先生则连忙朝着大唐商行跑去,跑去通知胡安。
小厮选的房间很不错,只要打开窗户,就能俯视长安街市的全貌。
李北站在窗户边,俯视着整个街道。
赵康此时也走了过来。
他依靠在窗边,“不错吧。”
李北点了点头。
如今的长安城的确是不错。
若非人人穿着唐装,而非现代服饰。
他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又穿越回去。
虽然现在的长安城,不比现代的国际大都市。
但是绝对能跟后世的二三线城市相比拟。
而这一切,可以说都是他的主意。
一种满足感,油然而生。
如果按照他的规划,继续进行下去。
大唐绝对会成为修仙与科技为一体的城市。
到时候,莫要说天庭,除了那七圣,这三界何人能是大唐的对手?
大唐的未来,可以说无比的光明。
见正在发呆的李北,赵康嗤笑一声,“瞧你那没见识的样子,真给老子丢人。现在才哪到哪,到了晚上,灯火通明,那灯笼发着各种漂亮的光,那才叫壮观。”
说完这话,他自嘲一笑,“若非亲眼所见,谁能知道大唐会在短短十来年,变成这般光景。在十几年前,陛下杀兄弑父,所有人都说陛下错了,陛下是残暴不仁的皇帝。可若非陛下,大唐又怎会在短短十几年,发展至如今的模样。”
赵康笑了笑,“如此看来,陛下是杀对了。”
看来李世民并没有将大唐改革计划的提倡者,告诉世人。
而是将这一切的功劳都归结在自己的身上。
不过,李北也不甚在意。
名声,他已经有了。
多一点,少一点又没什么关系。
只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就够了。
迎松楼厨房。
现如今迎松楼掌柜正在厨房教授厨艺。
虽然他现在当上了迎松楼的掌柜,不再是一个掌勺的伙夫。
但他依旧厮混在厨房里。
有时候,兴致来了,还亲自炒几个菜。
他可知道自己是凭什么发达的,这点手艺可不能丢。
就在他教导厨子手艺时,小厮着急忙慌的跑了进来。
跑太急,还因此摔了一跤,一脑袋扎进水缸里。
“哎呦,我的灵鱼啊!”迎松楼掌柜心疼的将小厮从水缸里拽出来,而后看向水缸。
看着水缸内的金色大鲤鱼依旧活蹦乱跳,他顿时松了一口气。
这金色大鲤鱼是少有的灵鱼。
寻常人吃了,可是能强身健体,增进修为。
非御空元婴境,是无法抓到这鱼的。
说来也奇怪,这鱼并非是他从修行者手中买来的。
而是从一个普通渔夫手里买的。
当时询问这渔夫,这鱼是如何得来之时。
那渔夫还神神秘秘的不愿意说。
可以他的关系,仅一天就打听的差不多了。
这渔夫是按照西市袁守城的指引,去泾河钓鱼。
这才钓到的灵鱼。
那袁守城,老长安人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就是一个老骗子。
算卦一点也不准。
当时夏荷姑娘找那袁守诚算侯爷在哪之时,这骗子就算不出来。
除了那些个西域番商和以前登州的人会找袁守诚算命。
一听是袁守诚,迎松楼掌柜顿时没了兴趣。
他也就没有继续追问这件事。
迎松楼掌柜见宛如落汤鸡的小厮,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如此冒冒失失,岂能担重任。
他生气的说道:“幸好灵鱼无事,若是灵鱼出了什么差错,就算把你卖了,也赔不起。”
小厮立刻被吓的白了脸。
见小厮已经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迎松楼掌柜的脸色缓和了些,他开口问道:“什么事情这么急?毛毛躁躁的,像什么样子!”
说完,他走到厨子旁边,“这锅,你得掂起来。侯爷曾经说过,不会掂锅的厨师,不是好厨师。”
小厮反应过来,开口说道:“账房说了,要掌柜的做道菜,送的甲字一号房。”
“甲字一号房?”掌柜的有些不在意的说道:“是谁来了?这么大的排场。不仅用甲子一号房,还得我亲自做菜。”
在长安城,但凡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都知道他和现如今大唐商行的会长胡安,有着那么一层关系。
就算是朝廷中的大官,看在胡安的面子上,也不敢说让他亲自做菜。
可以这么说,除了他来了兴致,做上几道菜以外,寻常人可吃不到他做的菜。
也就有名的皇亲国戚,几位国公和胡安,以及李侯爷府上的人能吃到他做的菜。
其他人,可都没这个资格。
小厮想了想,喃喃道:“我也不知,来的人颇为面熟。对了,来人和赵老太爷一起来的。账房叫他侯爷。”
“和赵老太爷一起来的?侯爷?!”掌柜一愣,手里的锅砸到灶台上。
里面香味十足的菜肴全部洒了出来。
若是往常,掌柜早就心疼的大骂了。
可现如今,掌柜不仅不心疼,还一脸激动。
他激动的走到小厮面前,将小厮搀扶了起来,“你说什么?是哪个侯爷?是闻喜侯吗?”
小厮回忆了一会,“好像的确和闻喜侯有点像。”
“没错了,没错了。一定是闻喜侯。”掌柜走到灶台前,对着看向他的厨子吼道:“还愣着作甚?快将最好的食材拿出来。要最好的!”
他将袖子往上抹,“这次一定要侯爷好好尝尝我的手艺。”
厨子们立刻动了起来。
而掌柜的走到放灵鱼的缸前,打算杀了灵鱼,给李北做碗鱼汤。
没让李北多等,很快李北的面前摆放着数道样式精美的菜肴。
自从李北闭关,他就没有再吃过任何食物。
如今菜肴在前,哪还会客气。
正和赵康吃着,门外响起敲门声。
李北让门外的人进来。
来人是胡安,后面还跟着现如今迎松楼的掌柜。
胡安一见到李北,便恭敬拜道:“小人见过侯爷。侯爷出关,怎的不通知小人一声,小人也好提前去迎接。”
李北放下碗筷,笑道:“你我又何必说这些客套话。来,坐。”
胡安知道李北的性格,也不客气,坐到了李北的对面。
而迎松楼掌柜此时站在胡安的身后。
李北连忙招呼他坐下,同时盛了碗鱼汤给他,“这鱼汤不错,看来你的厨艺进步的很快啊。”
迎松楼掌柜接过李北递过来的鱼汤,一脸激动,“多谢侯爷赞赏。”
与胡安闲聊了几句,李北便直入正题,询问胡安大唐的变化,尤其是商道方面的变化,以及现如今的局面。
虽然赵康跟他说过一些。
但具体情况,胡安应该了解的更多一些。
从胡安的口中得知,从贞观五年开始,长安商行就彻底并入了大唐商行,变成了长安分行。
并且大唐商行也在大唐各地,建立起了分行。
主营的产业,只有一些朝廷不准私营的产业。
铁,盐,银行。
这三大赚钱的产业。
同时,没了长安商行,大唐却依旧有五大商行。
一些将门中人,也建立起了一家商行,专门售卖酒水,以及铁制的工具等等。
这家商行,取代了长安商行的地位。
成为大唐第五大商行。
据传闻,程咬金,秦琼等人皆有参与其中。
还有就是,在贞观一十二年,商业的发展,让朝廷赚的盆满钵满。
朝廷遵循了李北以前的意见,用商税取代了农税。
自此,耕田者无需再缴纳税。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
百姓种的粮食,每年必须要贩卖给大唐商行一定的量,充当国库存粮。
关于大唐的建设改革,李世民从新长安的建设中,看到了好处。
打算将新长安的建设模板,推广至全大唐。
让大唐的城市,都能像长安这般繁荣。
只可惜,这些年一直很稳定,没什么大灾大难。
莫要说难民了,就连乞丐都很少见。
毕竟种田不交税,只要勤快些,开垦个荒地,总归饿不死。
不仅饿不死,还有的赚。
新长安建设之初,是因为有大量的难民。
这些难民也不需要钱财,饿不死就成。
因此,才以极低的成本,建造了这难以置信的新长安。
而现如今不同于往日,虽然人族与妖族互相内卷,导致工价很低。
但若要用这些人,去建造如同新长安般的城市。
所花费的无疑是天价。
恐怕不掏空这几年存储下来的金银,是没办法搞起来。
可李世民就是想要再整一个新长安。
看他的意思,不仅仅是再整一个,而是将整个大唐都变成这样。
李世民又想建,又不想太花钱,只能将困难抛给大臣们了。
让大臣们想办法。
胡安这个掌管钱袋子的人,自然而然成了李世民经常问询的对象。
做生意,胡安还行。
可这种事,他又能有什么办法。
幸好李北结束了闭关。
新长安的建成,别人不知道是谁一手策划的,但朝堂内的官员,谁人不知这大部分是李北的功劳。
就像防御大阵,灵气灯等等,皆是出自李北的手笔。
此次,胡安前来的目的,不仅是来看望李北,还有想问问李北该怎么办。
李北听完胡安的话,笑道:“陛下这是想让驴跑,还不让驴吃草。这该花的钱,还是要花的。”
胡安听后,连连点头,“小人也是这般想法,可若再建一个如新长安这般的城池,没个三五年,是万万不可能的。这三五年,耽误民生不说,所损耗的钱财,也是个不小的数字。况且,建造这样的城市,根本就不需要。长安乃要地,更是皇都,辉煌气派些,倒也没什么。可其他地方,无需如此。”
他叹了一口气。
李北摇摇头,“你这话就说错了,多建造这样的城市,还是有必要的。而且,我的意思并不是不建造,只是钱财花费是不可避免的。”
“这么说,侯爷是同意陛下的看法了?”
李北点头,“没错。长安百姓是大唐子民,难道其他地方就不是了吗?再者,再建造这样的城市,对于大唐是有好处的。你想想,若想建造这样的城市,能提供多少的工作?”
他走到窗边,看着繁荣的街头,开口道:“虽然我刚刚闭关出来,但也能发现长安现如今有不少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妖族挤兑了人族的生存空间,妖族凭借着自身的天赋,往往在一些工作中,比人族做的更好。这样会导致很多人族没了工作。没有工作,就不能养活自己,从而引发争端。第二个问题,长安现如今太繁华了,莫说整个大唐,就连三界都找不出能与长安相比的城市。修士,妖族,人族,异域番商皆齐聚长安。”
李北转头询问胡安,“你不觉得长安现如今有些拥挤了吗?”
胡安一愣。
拥挤吗?没有吧。
虽然人是比以前多了一点,但长安城依旧能容的下。
李北不等胡安回答,继续说道:“长安太繁华了,谁都知道这是个好地方,谁都会想过来。若没有同样的城市分担长安的压力。长安迟早有一日会人口饱和。到那时,会是祸事,而非益事。”
他看向胡安,“所以,建造新城市的好处还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