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有后娘的孩子是根草7

“好的,宋大队长,”林志清有些高兴,谁都愿意做些轻松的活计。这是他下乡以来第一次正大光明做笔杆子的工作,只要这次的登记工作做得好,那留在学校也不是不可能。

第二件事,我们九都村也要开个卫生,牛棚那边的张老,可是老神医。我知道大家有的时候会偷偷找张老给大家伙看病,以后不用偷偷摸摸了。卫生所开起来,让张老在里面坐镇。如果张老愿意,可以收一两个徒弟,打打下手,采采草药。

明显这个事情是原先就和张老通过气了,张老一个劲在下面点头答应着。对于村上开卫生所,得到了村里所有人的热烈反响全票通过。事关全村人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好反对的?

还听到宋大队长说请张老收两个徒弟的事,对于这两个名额村里的人也是蠢蠢欲动,巴不得将自家的孩子推到张老面前。接下来的日子,那老宅门庭若市。张老自我调侃,好久没有这样被人追捧过了,其他几位哈哈大笑。

真不知道宋丫头他是怎么做成这么些事情的,在这样的大环境可不容易呀。

视角又转到晒谷场,宋大队长抬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

第三件事情,是有关于我们九都村的村民同志。我们九都村准备建一个砖瓦厂,前段时间我们专门请了专家过来看我们村周边的土质,确实非常适合烧砖烧瓦,不少优质的泥土甚至可以烧陶瓷。

所以村里决定先开一个砖瓦厂,并且已经与县里的砖瓦厂联系好,我们派遣三个村民做代表去学习工作半年,去学学怎么烧砖烧瓦回来就让他们挑大梁,所以选中的村民一定要好好学,认真学最好能举一反三。

砖瓦厂的实习成员只针对九都村的村民,有意者前来报名,择优录取,识字者优先。与此同时村里必须将砖瓦厂的地方位置先确定下来,厂房要建起来,这要全村的全体人员努努力了。

今年一年是全村都没得空了,明年砖瓦厂成立,首先面向九都村村民招工,到时候我们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拿工资,现在投票同不同意建砖瓦厂?

此话一出。村民又一片哗然。有大声叫好的,有说自己要去学习的,有说他以后要上工的,总之赞成的多,反对的几乎没有。有个别老人提出质疑,“大家都去上工了,那地里的活谁干呀?”

马上就又有人反驳,“怎么会没人干,农忙时期就那几天忙完了就没有事情了,在砖瓦厂上工月月都有工资拿,农忙的时候就请假,在家忙个几天,难道还会做不出来吗?况且也不是一家子所有人都有的上班去。到时候还要考试呢!”这边宋大队长还没有提出具体的上班时间呢,那边已经闹哄哄的,将所有的事情预估了一遍。

第四件事情,我们也不能忘记村里的妇女同志们,她们也能在家庭里顶上半边天的。所以我们联系了县肉联厂,与他们签订协议将来收购我们村养的大肥猪。

村里将成立一个养猪场,将生猪统一管理。具体实施办法到时候公布。这样除了在学校的上学的奶娃娃们,我们全村人都可以挣钱,大家都能吃饱饭,住好房子,穿好衣服,大家的生活都会好的。这句话太鼓舞人心了,人生在世所求的不外如是。

事情讲完了,宋大队长又将女儿给自己的那四份红头文件拿了出来,再给大家加了一个码。我们做这些工作合理合法,就算人家要使坏,要破坏我们的安定团结,那我们也是站理的,不用担心。我们只要放开膀子大胆的干,好日子就会来的。

还有知青同志们,你们中有的已经高中毕业,有的是初中毕业的,有的可能是年纪还没到就到我们村子了,这边我们村里商量了一下。初中生及没到年龄的知青同志可以申请县里的初,高中重新入学。

当然学费得你们自己承担,村里可以给你们做担保。什么样的年龄段该做什么样的事情,如果你们城里的家有困难,暂时拿不出学杂费那也没事,平时参加村里的劳动也可以挣工分的。办法总比问题多,我们都可以商量着来哈!

关于知青回学校读书的事情,你们自己考虑一下,这不强求啊。知青哪里知道宋大队长会提出了这一个知青返校的举措。在知青院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些家里有资助的知青恨不得明天就可以到学校去,而一些因为家里条件有限,根本不可能给自己支援的小知青,都急的都快掉眼泪了。主要是机会太难得,一个个准备到宋大队长那里报名希望能得到一个主意好让自己有机会重新入学,果然失去的永远是最好的。

提出这四件事情后,最先启动的反而是卫生所。村子里原本就是有卫生所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原先的赤脚医生已经离开九都村但那卫生所的房子还留在那里,稍加收拾张老和他的老伴就搬到了卫生所去了,这次搬离老宅不需要熊孩子制造混乱,而是正大光明。

张老感慨万分,至少在这九都村自己不再是二等公民了。徒弟的位置还没有定下来,他倒是希望宋瑜儿能与自己一起。他知道这丫头有一定的医学基础,认草药处理草药都是熟手,但是宋瑜儿不同意只让他另选两名得意门生悉心教导。

最后朱玉良被聂老拎到张老面前,另外被张大队长媳妇宋瑜儿的娘带来一个军人的遗孤十六岁的女孩莫忧忧。

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原先在家是个受宠的,可惜父亲牺牲后母亲就承受不住也跟着去了,家里只剩下一个女孩,十二三岁的女孩根本守不住家产,被叔叔以抚养侄女的名义拢在了手中,之后书也没得读了家里的好东西也都进了叔叔一家口袋里,而她自己却只能仰仗着叔叔婶婶。

大队里也也管过,但到底不可能天天盯着只是最后村里做了公证属于莫悠悠的房产及父亲母亲留下来的财务全落在她的名下,至于之前被叔叔婶婶拿走的一些现金粮食那也是追不回来的。

这姑娘被宋大队长媳妇领到张老的面前腼腆害羞,但眼中的渴望藏也藏不住,她当然希望自己能学得一技之长再也不用仰仗其他人。张老还没说话呢,这边张老的太太就已经忙不迭的答应,她着实太心疼这姑娘了。

因为自己被九都村的村民善待了,自然恨不能自己也能回报一二。卫生所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一开始是缺医少药的,也不知道宋瑜儿从哪里弄来了一批平常都要用的西药,以及一些必要的医疗工具,然后陆陆续续将中药的炮制器材,常用药材都补充了进来,张老夫妇二人并两个徒弟信心满满的开启了村医的生涯,整个人都年轻了,仿佛获得第二次新生。

而村小学那边,谭校长带领着三个民办教师也是干劲满满,学校刚刚启动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忙着干呢,三个知青都是由学生时期过来的,还有一个老教授带着做事倒也井井有条。

那个叫林志清的知青同志,作为被宋大队长点名去登记村里适龄小孩的基本情况,完成度也非常高。他将整个村子每一户人家都跑遍了,十六岁以下的孩子全都被登记在册,年龄姓名,接受教育的程度一张表格做的整整齐齐一目了然,送到谭校长的手上他非常满意,这样就可以根据这张表格排班级,安排课程。

因为九都村只是开办了小学,有几个已经小学毕业的孩子,就必须到镇上去读初中,这点就必须要游说孩子的家长了。

趁学校在休整的这段时间谭校长安排四个老师(林志清也成为小学老师)连同自己都要去家访,确保每个孩子都来上学。

因为宋大队长特别提出必须让家里所有的适龄孩子都到学校去,免得在家里无所事事,一天到晚的惹祸,且村民也都看到了,村子的发展前景倒也都挺配合,同意家里的孩子去小学上课,首先带头就是宋家大哥家里的三个小孩全都送到学校去了。

连同关浩云也被要求入学,只是关浩云的学习程度早已到了初中水平。因此宋瑜儿就带着关浩云到镇初中挂了个学籍,只考试的时候参加平常都在家里跟着老宅里的几个老教授学习,几个老教授开玩笑,等谭校长的学校开学,他们也要在学校里做个任课老师,发挥点余热。

按宋瑜儿的想法一定要在七六年之前将高中课程全部学完,并且可以初步确定一下将来自己的发展目标有规划的学习专业知识。

在村子如火如荼的建设中九都村新颜换旧貌,村子里有了砖瓦厂首先受益的是九都村的村民,经济搞活之后,村民手里都有钱了,加上买砖方便,村子就兴起了分家热,各房各户都兴起分家起新房。

宋瑜儿看这势头,提出不如请谭教授这个建筑系教授给村里做一个整体规划,干脆将九都村建成最美的花园小村,房子院子什么的由村民自己出钱,村里就将村中的道路修一修,将主干道修的平整宽阔到时候走路骑车多方便呀。

谭校长被找上门的宋大队长一忽悠,顿时热血上涌,自己是多久没有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了,就连校长工作都顾不上卸任给林志清接手,自己则一门心思的考察整个村子一定要做一个完美的规划。

七位老人也都在规划之中划分到了地基,自此他们便在九都村落户,成了九都村的一员。这让他们非常的兴奋,聂老他们是有机会了解外界情况的,老人们都非常了解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是什么样的情势,更觉自己的生活相当难得虽然他们不明白这个村子为什么如此特殊,但不妨碍他们是受到庇护的。

七二年关浩云十岁了,他已经学完了初中的知识,如今挂名在县高中。而现在的九都村就如同现代城市一个很大的别墅小区每家每户都是楼房花园道路平坦。

村民上班上工两不误,家庭收入比城里人不知道要高多少,每个人都洋溢着满足的笑脸,村子里对孤寡老人也有本钱安置了,干脆造了一栋养老小院将村里的几位孤寡老人集中养老。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