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峰目送凤舞的身影转过校门,消失在人群中,他却呆呆地站着没走,虽然鼓励凤舞的话说的铿锵有力、信心满满,但面对未知的生活,这个见识不多的农村娃,心里还在打鼓。
上课铃响过后,校园里安静下来,他就去找班主任张慧文老师,要高考答案册估分数,他还想和老师商量一下填报志愿的事。按理说,应该和父母商量,但他父母都是农民没什么太多见识,给不了什么建议。
那时候的高考,录取是没有计算机和网络报名的,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招生工作,考生们都是在最终分数公布前就填报好纸质志愿,交到学校,再统一送到省招生办进行封闭招生。
高考一结束,就会有印制成册的各科目标准答案发到考生手中,当然这是要用钱买的,考生要抓紧凭着还清晰的记忆,对照答案和给分标准给自己估分,然后根据估出的总分,参考前几年上线提档的录取成绩和院校专业招生人数来报志愿。
但对于一些文科类,或者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比如说作文、论述题就很难估计了,有时估的分数和最终分数相差十万八千里。
所以,按估分报志愿确实有点像赌博,赌对了能上线提档上大学;赌好了还能按第一志愿上好一点的学校,但如果赌错了,可能就是考了高分却走了差校,或是分数达不到所报学校的要求而落选。其实啊,上大学也是需要一些运气的。
张慧文老师,女,四十年代生人,她中专毕业,就响应祖国号召支援边疆建设,来到这里做了老师。
现今,虽然已是快退休的人了,张慧文仍然是快人快语、办事利落,一张白净面皮,两鬓已经花白,个子不高,鼻梁上架着一幅黑边眼镜。平日里总是很和善的,但惩罚起犯错学生却也能下得去手,罚站、倒立、打手心、上脚踢都用过。那时候,老师体罚学生是不会有麻烦的,家长不但不会抱怨,反而会帮着老师教训孩子。
林峰有着少年老成的架势,做是有自己的标准和目标,在学校里从不违反纪律,学习又刻苦,尊敬师长,是张老师眼里的懂事孩子。所以,张慧文对林峰挺好,从没有体罚过他,还让他当了班长,她自认为看人很准,认为林峰会有出息。
林峰凝神静气估了五遍,得到的总分应该是在二本和专科阶段。不要以为,这个成绩不怎么样,当年能考上大学的比例还不到百分之二十,特别是在这个落后的乡镇,能上个专科已经是非常优秀了。
接下来就是报什么学校、什么专业了,上了线没把握好报志愿,大学也与你无缘。按照报个稍高的第一志愿,再报个有把握的第二志愿,再填个服从分配的原则,确定好几个志愿后,林峰就都一一记在纸上,准备再考虑考虑。
张慧文在一旁看着,语重心长地说:“林峰,报考什么专业你自己要想好,既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以后可能就从事这个职业了,又得是毕业后好找工作的,比较稀缺的,多和你父母、朋友商量一下!学校呢,应尽量选择在繁华一点的地方,毕业后的机会也多。但你要记住:无论报什么志愿,从事什么行业,都要把握好每一分钟努力学习,工作后也要做对国家、对社会有意义的事,不要虚度大好的年华!”
中午的时候,林峰就赶回了家,刚进门,就看见赵玉芬趴在炕上,隔壁的王婶坐在旁边。林峰感觉不对,忙问怎么了。
原来早上林峰兄弟俩走后,赵玉芬就琢磨着再去浇一遍地,这几天正在灌浆期,多浇点水没坏处,她就扛着扁担到地里担水浇地。虽然腿疼,赵玉芬也只能坚持着,刚担了两趟,就摔在地里,腰也扭了。村长许林茂刚从乡里开完会,路过地头,看见她摔了,就用自行车给驮回家了。
赵玉芬见林峰回来了,就责怪道,“让你在外面吃,回来干什么?”林峰不理她,问王婶:“婶,我妈怎么样?”“刚才,汪老四来看过了,说腰扭了,好好将养没事,敷了膏药,又回去配去血化淤的药了。过一会儿,汪老四就把药拿过来!”
林峰一听是汪老四给看的病,就直皱眉。汪老四是村里的中医,大名叫个汪树铭,他家世代行医,要说他不会看病,那倒也不是,可给人看个感冒,非给开泻药,把病人折腾一翻再开正经药。
再有,就是这人神叨叨的,没事的时候嘴里总是念叨着旁人听不清、听不懂的话,就像个傻子在自言自语。要不是他总能治好些人,早就让村里人给送精神病院了。
据说,他亲爹汪徐文原来可是京城的名医,在京城里开过医馆,给达官贵人看过病。那年,解放军打到京城,汪徐文带着两个老婆和三个儿子逃去了广州,后来说是又去了台湾。
而汪老四的娘原本是汪徐文家的仆人,有一次汪徐文喝醉了酒,与她有了一夜情,汪徐文也不在意,旧社会的有钱人家这样的事很多,出走的时候匆忙没带上他娘,后来他娘才发现自己有了身孕,就想去找汪徐文,可这兵荒马乱得去哪找啊?
他娘本不想要这个孩子,但毕竟是条生命,左思右量,没忍心,就把孩子生下来了,准备等孩子长大了再去找他爹。母子俩就靠着便卖汪徐文没带走的家当过活,可坐吃山空,只有出没有进,很快就卖完了,只能给人洗衣服挣点嘴上的嚼头。
那年,新河村的许广祥和镇上的马队去京城贩羊皮,住在了医馆旁边的车马店里,一来二去就看上了汪老四的娘,他也不嫌弃她带着个孩子。他娘想着一个女人拉扯个孩子的难处,自己没吃少穿行,可这孩子总得有口饭吃吧,冬天也得有取暖的煤吧,一咬牙就跟着许广祥回到了新河村。
要说这许广祥,可是个见过市面的人,去过蒙古、下过山西、闯过京城、跑过新疆,精瘦的一条汉子却也有些见识。如果不是当年被日本人抓去当了壮丁,后来在逃出来的时候被流弹打坏了,生不了孩子,人也萎靡起来,要不然还真能成个响当当的人物哩!
老许对这母子不错,接回来就没让母子俩饿过肚子,那么困难,老许硬是拖着母子俩扛了过来。可惜啊,老许一条汉子最终是个短命的,多年的外出闯荡,身体造得太狠,五十岁头上就走了,留下这母子俩又无依无靠了。
老许活着的时候给孩子取名叫许树铭,后来老许死了,他娘想着有朝一日能找着汪徐文,就能有个依靠,为了方便相认就给他改名叫汪树铭,因为他上面有三个哥哥,排行老四,这汪老四的浑号就被叫开了。
老许走的时候,汪老四刚满二十,地里的活是一样也不会,从小却对中医痴迷得很,这兴许就是祖上传承的基因,汪徐文没带走的几本医书被他背得滚瓜烂熟,遇见人就要给人瞧病,只是没有师傅教着,自学着瞧病,多少没了章法,看起病来总让病人和家属提着心。不过好歹,这些年过来,他也算熬成了个囫囵个的大夫。www.)
林峰听到是汪老四给看的病,心里就打鼓,“妈,咱们还是去镇上的医院看一下吧?村里的医生水平还是差了点!”赵玉芬知道儿子是心疼自己,心里自是欢喜,嘴上却说:“没事,就是扭了一下,吃点中药,贴上副膏药就没事了。去医院就是一大堆的检查,那都是白花钱,西药还不如中药能去根呢!”林峰见劝不动母亲,也就作罢,只看那汪老四的药见不见效再说。
赵玉芬趴在炕上看着儿子,“要你在镇上吃了再回来,我自己能做饭,你回来干什么?”,“我不回来怎么知道你摔了?”,林峰抄起水缸的瓢,喝了一大口水,“我去做饭!”坐在旁边的王婶笑着对赵玉芬说:“你这儿子真孝顺!”又对林峰说:“你娘吃完了,我给她做的,家里还有些面,等着,我给你拿下面去!”林峰忙道谢,送王婶出了门。
林峰坐回到炕头,掏出那张记着学校和专业的纸,“妈,我估了分应该能上线了,你看一下,这些学校和专业报哪个?”赵玉芬是高小毕业,对纸上的字还是认得的,看着上面的学校名,笑得合不拢嘴,“都行,都行,妈和你爸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