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再下一城

“无间隙原子钢具有低的屈服点和屈强比、高伸长率、高的塑性应变比、高的加工硬化指数等深冲性能,并且具有无时效性。”

“确实是非常适合用在汽车车身上面,国外听说已经这么做了,我最近也有在研究这方的内容。”

“怎么?你们也有研究?”

邹渊很是好奇的看着朱建生。

这个同学的水平是很高的,但是似乎没有涉及钢铁冶金吧?

今天这是要班门弄斧还是要踢馆啊?

“汽车的外观设计以后肯定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钢板在保持足够强度的情况下,还具有深拉延性能。”

“它能很好的满足我们的使用需求。”

“小江之前专门做了这方面的不少资料调研和理论研究,今天就拿出来跟你交流一下。”

朱建生说完,就把江辉推了出来。

他自己对钢铁冶金的了解不是特别的深,就没有必要在那里班门弄斧了。

虽然邹渊觉得这事有点不靠谱,不过看在老同学的份上,他倒是没有说什么。

他想看一看江辉到底能够说出个什么一二三四出来,然后再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

“邹教授,我是这么想的。”

江辉没有客套,直接开始了自己的说明。

“无间隙原子钢由于C、N含量低,在加入一定量的Ti、Nb使钢中的C、N原子被固定成为碳化物和氮化物,从而使钢中没有间隙原子的存在……”

时代的代差,不是你个人能力很强就能轻易追平的。

许多后世稀疏平常的钢铁冶金理念,拿到现在来看都是非常先进的。

江辉花费了十几分钟,快速的把自己对无间隙原子钢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然后不等邹渊说什么,就继续在那里介绍起了含P高强度汽车钢。

邹渊刚开始是很敷衍,不过听了几分钟之后,稍微认真了一点,慢慢的,他的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了。

中间甚至还有点手忙脚乱的从桌上拿起了一支钢笔和笔记本在那里快速的记录了起来。

还别说,人家的手速是真的很快。

江辉能够说出来多少东西,邹渊基本上就能记下来多少。

这种能力,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无间隙原子钢用在四门两盖和地板上面,含P高强度汽车钢板用在白车身骨骼件上面,这样子形成全新一代的汽车车身结构。”

“这个想法,完全是有可能实现的啊。”

一个小时过后,已经彻底的改变了态度的邹渊,等江辉一说完,就很是积极的在那里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还是那句话,专业的人最能理解这种专业技术水平带来的冲击。

隔行如隔山,哪怕是朱建生这样子的教授,也都只是觉得江辉刚刚说的一些话,似乎很深奥的样子,但是想要反驳又有点困难。

“我们现在就想着把这一套新的钢铁冶炼理念拿出来跟首钢那边合作一下,看看是不是可以生产出符合我们需要的汽车用钢。”

江辉这段时间被人夸奖的次数太多了,现在跟谁打交道,心中都多了不小的底气。

邹渊既然认可自己说的那些逻辑和理论,那么下一步自然就是在首钢把它验证出来了。

但是这个事情江辉自己去搞的话,会有点困难。

能够让邹渊出马,情况就不一样了。

作为首都地区最专业的相关院校,首都钢铁学院跟首钢的关系还是非常好的。

他们之间有不少的项目是共同研发的。

现在多了一个汽车用钢,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我等会就跟首钢那边通个电话,到时候过去跟他们交流一下这两种钢板的想法。”

“你最好也能整理出一套的资料出来,到时候交流的效率会更高。”

不用说朱建生拜托自己帮忙,哪怕是不看老同学的面子,邹渊都对合作开发这两款钢板充满了兴趣。

要是真的搞成功了,那么今后首钢就会是国内最大的汽车用钢生产企业。

他自己在首都钢铁学院乃至冶金部那边的影响力都能更上一层楼。

而就在邹渊等着接线员接通首钢电话的时候,《人民文学》新一期的杂志也是正式的开始投放到各处了。

崔永芳和葛素红都很期待这一期杂志的变化。

除了四万字的《渴望》之外,其他各个地方的变化不是很大。

所以如果这一次《人民文学》的销量有了明显的变化,那么跟《渴望》的关系肯定是比较密切的。

“崔主编,我们杂志这几个月的销量基本上都稳定在三四十万册左右,你举得这一次能够突破五十万册吗?”

葛素红现在是《人民文学》里面最关心《渴望》的人了。

毕竟江辉现在算是他带的作者,到时候不少荣誉她都能分润到一部分。

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个编辑手中如果有几个很牛的作者,那么这个编辑在杂志社的地位都会高很多。

同样的道理,放在后世也还是成立的。

“过几天应该就能知道结果了,《渴望》写的那么好,我觉得最终这一期的销量肯定是可以创新高的。”

崔永芳多少也是有点紧张,有点期待。

《渴望》是在他的力推之下,才进入到了《人民文学》。

如果这部小说火了,那么她就是慧眼识英才的人物。

相反的,如果她失败了,那么这部小说扑街了。

那么进货葛素红在编辑组里头的话语权肯定会大幅度的下降。

这不是她希望看到的。

“那个江辉还没有把下一期的稿子送过来,明天我把样刊送给他,顺便催一催他写稿的事情。”

当编辑的催稿,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甚至有些编辑经常骑着自行车,满大街的去找自己相熟的作者催稿呢。

毕竟这个年代大部分人的家里都没有电话,联系很是不方便,只能依靠人力去沟通了。

“嗯,这个小伙子倒是很淡定啊,稿子给我们之后,就再也没有主动的跟我们联系过了。”

崔永芳还真是有点期待《渴望》剧情的后续发展。

也不知道后面是不是还那么精彩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