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要在常市住宿,已经预订了常市的香格里拉大酒店。
从淮南到常市需要行驶四个小时,梁康桥准备驾驶2小时,然后中间路过休息站时,宋帆替换。
刚才秋水通过对讲机跟一吾哥商量二小时后要替他开车,吴一吾欣然地答应了,同时调侃到:“老大,你混的越来越惨,美女都跑到我车上喽!看来还是我帅!”
梁康桥也笑着应答:“你帅你帅,你头顶一窝白菜,身披一条麻袋,腰缠一根海带,自以为是东方不败,其实是衰神二代”。
吴一吾中招了,一着急,头脑里竟然闪出一串对应的顺口溜,他很惊奇,难道头脑里的芯片可以自动搜索了?顺口把闪现出来的句子怼了回去。
“你酷你酷,你喝水在水库,你睡觉在古墓,你嘴里流瀑布,自以为是温候吕布,其实是南极土著”。
大家听了哄笑起来!在笑的同时,吴一吾又抓紧试验着自己检索的能力:“苏省常市概述。”
吴一吾很欣喜,瞬间常市城市介绍己在眼前,他随意地开始向几人做了常市的讲解:
“我们下一站的常市历史文化渊源流长,自常市人文始祖季札分封延陵至今,已经是有了25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文化古城(史称“龙城”),常市古称延陵、毗陵、兰陵,隋文帝时定名为常市。
常市当下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经济发达的新兴工业城市。
常市现辖金坛、溧阳两个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五个区,全市土地面积4375平方公里。”
戴西扭头盯着正在开车的吴一吾,拿着对讲机的手有些微颤,此时她非常震惊吴一吾的记忆力,竟对常市情况这么了解。
此时对讲机里传来了宋帆激动的声音:“吴哥你太吹萨克斯了,城市专业讲解员!”
吴一吾自己得意地笑了笑,接着介绍到:“自西晋起,常市始终是郡治和府治所在地,向有‘三吴重镇,八邑之都’之誉。
常市的手工艺品‘宫梳名篦’驰名中外,早在20世纪初,就获得巴拿马博览会金奖。
另外,始建于唐朝永徽年间(650-655)的天宁寺;
唐昭宗年间(889-904)的红梅阁;
以明嘉靖年间著名的抗倭英雄和文学家唐荆川先生读书处的名称命名的陈渡草堂;
以及我国目前西周到春秋时期保存下来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古城池——淹城。无不蕴涵着常市浓厚的文化色彩。”
这时对讲机传来梁康桥的笑声:“一吾你看着城市介绍念的吧!”这时传来戴西急迫的声音:“不是,梁大哥,他一直是自己说的,没看任何东西!”
“老大,你还能盼我点好吗?你接着听我说。”吴一吾埋怨着梁康桥。
“常市历史文化的发展,直到1949年,大致可粗略地分为四个时期,即:
文化肇兴时期,从古吴文化至南北朝;
文化发展时期,从隋唐至明代;
文化鼎盛时期,贯穿整个清代;
文化延续时期,从清末至民国。
古吴文化,大致可从公元前1100年左右的殷商末年算起。
到了隋唐至明代时期常市出了五位状元,加上清代的四位,历史上一共出现了九位状元。
另外,自红梅公园内的文笔塔建成以后,常市先后出现了15位皇帝,1333名进士,因而文笔塔便成了常市人心目中的笔魂,每次上京赶考前必登塔祈祷,这也体现出常市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和在文化教育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华夏真正的历史文化古城。
到了清代,从顺治至宣统,共267年。这是华夏历史上封建王朝从积淀数千年形成的辉煌,迅速走向衰落并最后灭亡的时期。
而这时期却成为常市的鼎盛时期,这时的常市不断涌现出具有全国影响的五大学派,即常市学派,今称文经学派、阳湖文派,常市词派,常市画派、孟河医派。
在文学方面,常市在清代有“诗国”之称,并出现了两位顶尖级诗人,一位是黄景仁,字仲则;另一位是赵翼。”
说到这,吴一吾停顿了一下,喝了口水。这时对讲机传来了秋水催声:“讲得真棒,一吾哥太有才了!go on ,go on!”
吴一吾开心地笑着说:“还是秋水捧场!”然后做了最后的补充。
“在艺术方面,嘉道年间“常州滩簧”在民间流行,后发展成“常市帮”、“锡市帮”两种形态,是常锡剧的前身。
当时虽屡遭官府禁绝,但禁而不绝,后来发展成常市主要的地方剧种。
到了文化延续时期,在常市历史文化的诸多领域得到了体现,文学、艺术、教育都有了较快而且多元化的发展。
龙城常市,是一个蕴涵浓郁的历史文化色彩,并充满着勃勃生机的文明城市。
讲解到此over,谢谢各位听客!”
吴一吾一气呵成,得到了秋水和宋帆隔车传来的掌声,梁康桥也感叹道:“兄弟大才,实力真帅!”
而此时的戴西心里简直对吴一吾达到了崇拜。关上对讲机仰慕地望着吴一吾,把他都看毛了:“怎么了?我脸上有东西?”吴一吾有些疑惑不解。
“没有,我在想你头脑里怎么能装下这么多东西?我琢磨着想进去看看!”戴西对吴一吾有这样的记忆力不可思议,而吴一吾赶紧用一只手护着脑袋,笑着对戴西说到:“请侠女手下留情,生命诚可贵,大脑价更高”,一下子就把戴西逗笑了,笑后自己琢磨着这个男人,不仅风趣幽默又才华横溢,对她情真意切又关怀备至,这种出类拔萃的男人让她遇到,真是上天对自己的厚爱,自己心里已决定好好珍惜。
……
车子很快到了八卦洲休息站,这里是万里长江第三大岛—八卦洲,八卦洲上曾搜集到三块珍贵的历史文物碑刻:
乡民反霸碑(禁牧碑);
清兵屯田碑(示禁碑);
和蒋公祝寿碑。
通过碑文让人们了解八卦洲历史沿革中的曾用地名。
八卦洲原名青沙,继称金珠沙,再改名新洲,亦名巨洲。
明代,八卦洲因其形似草鞋,故称草鞋洲,亦称七里洲。
后来八卦洲南岸被江水冲塌,水道南移,泥沙北淤,渐成八卦图形,遂以“八卦”名洲。
清代因洲上盛产芦苇,俗称芦洲。碑文中就有七里洲和芦洲的沿革地名。
不惟如此,此碑还证实了清朝康熙皇帝所施行“重农爱民、盛世滋丁、永不加赋”的“摊丁入亩”政策是深入人心的。
碑文还引证圣驾巡查中订立的严格律令:“沿途如有纵马,践食田禾者,应即重处。”
……
梁康桥本期待八卦洲休息站条件应该好些,但实际上差多了。它跟苏省的经济水平很不匹配。
梁康桥建议到常市后直接去吃饭,然后再到附近转转再回酒店休息。
去年初来常市开会时,当地朋友带梁康桥去的一个特色美食店:西仓食堂。
西仓食堂在京杭运河边的西河沿西仓道口,坐标在常春弄3-15号,在WJ区吾悦国际广场附近。
吃过饭可以过桥沿京杭运河走走,顺便看看常市梳篦艺术博物馆,还有前面不远的西瀛门城墙,然后再回酒店休息。
几个人听说老大来过常市,一切便听他安排,听他说过有如此周到的安排,欣然接受梁老大的建议。
……
一路赶到西仓食堂,走进去只剩下一个相对大的桌子了,整个小饭店里空间不大,地方不是很大,大概十几桌的样子,但生意很好,门口不一会就坐满了排队的人们。
这个西仓食堂很有特点,只是晚上五点才开始营业,早上和中午都不开门,凌晨两点左右打烊。
今天梁康桥他们五点半左右到的,差一点点就排队了。
在吧台的小黑板上写满了小店的特色菜,还有重点推荐的。梁康桥一下子点了二十多个小菜。
几人惊讶地看着梁老大,心想老大真是喜欢这里,不过菜点的太多了吧!等菜品陆续上来后,才知道每盘菜量都不大,大多都中盘或小碟子盛放。
三杯鸡,在这之前老大说没吃过这家的,品尝后肉质很嫩是鸡中翅,口味偏甜,味道不错哟!
炒花甲,味道鲜辣,新鲜有个性。吴一吾吃得最多,盘中迅速见底,又上了一份。
一吾吃美了,跟梁老大建议众人都喝点啤酒,夜游后找代驾送他们回酒店,众人欣然Ok!
香菠咕咾肉,酸甜口,不是特别甜,肉是炸过的。秋水和戴西超喜欢!
桂花糖芋头,可以当甜点吃!宋帆对他来说不够甜,很快被几人分享。
珍珠虾丸,外面是西米,里面一层肉包,裹着一颗虾。
主吃的秋水因一直喜欢蒸虾饺,跟这虾丸味道很类似,所以又要了一份,其他人也有需求。
菊花鱼,哈哈哈这个名字太逗了!宋帆大笑着不避讳首先开吃。梁康桥上次来,这道菜已经买完了,菜名很吸引他,不死心!这次终于吃到了,看菊花鱼“面相”还是不错的!品尝后味道就是松鼠桂鱼那种酸甜味。
葱爆八爪鱼,孜然味道,八爪鱼很新鲜。
咸蛋黄鱼柳,挺好吃的,咸蛋再多放些可能更好吃,吴一吾尝过后给的评价。
蒜蓉空心菜,算是时髦菜,吃这道菜有股思乡的情怀。梁康桥文艺范儿又上来了,“double!”又加了一份。
两个女孩子很喜欢的这家餐厅,西仓就是比较平价的很小资一家店,把它说成很港的一家茶餐厅也不为过。
后来上的滑蛋虾仁、肠肠豆腐好吃极了,连比较会做菜的吴一吾都说做的很好。
牛柳炒河粉,粉蒸排骨,香酥烤饼也断断续续地端了上来,好在菜品好吃,边吃边撤盘,桌面总体显得不算堆放。
这家店也算是常市网红餐厅鼻祖了,以菜价格平价著称。
陆续上的拌腰花,一点腥味都没有,23元的价格也是很实惠,满满的一盘。
皮蛋瘦肉粥也是满满的一小砂锅,里面真的有好多皮蛋和瘦肉的,吴一吾和宋帆比其他人多喝一小碗。
上来的5串羊肉串肥瘦相间的穿起来烤的,调调口味,味道不错的!
酱牛肉炒菜上来时老几位只吃了一点,大家实在吃不动了,这才明白梁老大安排餐后蹓跶的重要性。
平均每人也就喝了不到三瓶啤酒,壮态微醺。
……
散着步过了运河上的怀德桥,向右转便是西直街,向前走一公里左右就到了常市梳篦艺术博物馆,
常市梳篦博物馆,梳篦总称曰“栉“,是我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
谚云:扬市胭脂姑苏花,常市梳篦第一家。
博物馆集中展示了梳篦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和创作精品。
常市梳篦始自晋代,迄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昔为宫廷御用珍品。故有“宫梳名篦”之誉,是传统手工艺品,亦为延陵特产。
看牌匾介绍这里原是盛宣怀故居
只很可惜己过了开馆时间,大家也不失落,好在前面不远还有西瀛门城墙。
西瀛门城墙,是常市仅存的明代城墙遗址,因偶然原因保存下来而未被彻底拆毁。
明洪武2年(公园1369年),常市驻重兵,朱元璋派大将汤和驻守。
因罗城大而难守,汤和决定收缩东、南、西三面,在罗城内改筑新城,新城城周10里多,高2丈5尺,北段城垣保留,东沿市河至水关,南经德安门,广化门至西水关,西沿市河至水关,筑以砖石。
……
梁康桥一直对汤和这位将军很崇敬,原因是这位英豪的为人处世。
汤和自幼聪慧,很有领导才能,小的时候和孩童嘻戏,他总是处于领导地位。
长大后的和身高七尺,举止洒脱,沉稳敏捷,善于谋略,于公元1352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之职。
后来在跟随朱元璋渡长江作战之时,因为屡破元军,军功卓著,因而累功升迁至统军元帅。
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参加起义,还是汤和写信劝说的。
后来朱元璋功绩积累甚快,没多久就居于其上,但是汤和对此并没有表现出嫉妒之心,而是在成为朱元璋的手下之后,尽忠尽职,听从指挥,没有仗着自己资历老或者是与朱元璋的情分在就胡作非为。
这一点为朱元璋后来在诸位将军面前立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后来的日子里也的确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在明王朝开元建国时,他的地位却不是“NO.1”。
以洪武三年朱元璋的一次人事安排为例,征虏大将军是徐达,李文忠和冯胜是左右副将军,邓愈是李文忠的副将、汤和是冯胜的副将。
其中,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都是明王朝的第一批公爵。
汤和没能在明王朝建立之后第一批被封为公爵,与他彼时的地位有一定关系,毕竟徐达、李文忠、冯胜等人的地位都要比他高一些。
明王朝的“开国六公”中除了前面提到的四位,就只剩“文臣之首”李善长和常遇春的儿子常茂了。
很显然,常茂是变相承袭了他父亲常遇春的爵位,不能算。
也就是说,前面提到的四个人中,有三个比汤和级别高,只有一个与汤和“平级”。
以汤和与朱元璋的关系,“外来户”邓愈的公爵应该给发小汤和才对,不是吗?可为何朱元璋却把邓愈封为了公爵、而把汤和封为了侯爵呢?
原因很简单,汤和当侯爵比邓愈更管用!管什么用呢?让其他想当公爵的人知难而退。
此即所谓“一侯镇百侯”!只有汤和在“第一侯爵”的位置上,才能让那些想要争公爵的人知难而退、不好意思再开口。
洪武后期,年迈的朱元璋感知自己即将走到人生的尽头,为了给后来者铺平道路,他上演了真实的杯酒释兵权,狡兔死走狗烹”。
而此时汤和早早就预感到了这一幕的出现,因此于公元1389年告老还乡,赐第凤阳。
公元1295年即洪武二十八年,汤和在凤阳老家寿终正寝,与徐达等人一样,被朱元璋追赠了东欧王(郡王)爵位、谥“襄武”,成为了明王朝为数不多得以善终的开国元戎。
象汤和这样的一代英豪,让梁康桥一直深深佩服的是他通达的为人处世之道。
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
除今存西瀛门及附近220余米城墙外,余均拆除。
西瀛门一段城墙的保留纯属偶然,民国时期,西瀛门一带商埠林立,是著名的金融商贸一条街,不少店铺建在城墙根下,于是商家便依墙开店,有的更是将城墙掏空建屋居住,这虽然是对城墙有所破坏,但在客观上却保护了这段城墙。
几个人很开心地沿着城墙散步聊天,夜市灯光栏栅,运河水波映着微弱的星光,闪闪发亮。
站在古城墙上望着京城大运河的流淌不息,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古桥纵横、河埠林立、古屋比邻、商铺连绵的繁华和辉煌。
这些虽说是残留可依然存在,可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却已世代轮换了,只留下了代代相传的人物故事,而更多的人们己化为俗世的尘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