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昏招频出

“想当年卫皇后和卫太子什么也没干就被扣上了巫蛊的帽子, 现在许家自己将把柄授于旁人,自没人放过。赵飞燕知道这事后,立即将事情扩大化, 趁机告发许皇后、班婕妤以巫蛊诅咒后宫女子,魅惑皇帝。”

“不说巫蛊之祸这类冤案, 历史上凡涉巫蛊的案子,几乎没有不流血的。汉武帝时,陈皇后以巫蛊求恩宠和子嗣,汉武帝废后时诛杀了三百多人可说是血流成河。陈皇后还只是求子,而非害人,现在平安侯夫人许谒不仅诅咒后妃, 还诅咒太后倚重的兄弟,哪里能讨了好。”

王太后很生气,现在就恨不得废后。可最终也只是生气,相较于许家,现在王家才是众矢之的。

“当然了,许谒诅咒王凤和王家人也不是没原因的。汉成帝登基那几年, 大汉颇多灾祸。现代许多灾祸我们都能分析其成因, 但在古代天灾常被认为是上天降下的天罚。其实哪有那么多天罚, 真有天罚直接一道雷劈死昏君奸臣就好了,何必折腾普通百姓。权贵不会因天灾饥寒交迫地死去,百姓却会因天灾饿死、冻死。”

百姓们:豁然开朗!我们又没干坏事,天灾为什么不惩罚那些荒淫无度的权贵, 多是折腾他们。

“面对这种被认为是天罚的天灾,封建王朝通常会让皇帝出来认个错,或者随便撸掉一两个丞相之类的高官应付一下上天。当然了也会有汉文帝、汉宣帝这类遇到天灾不急着认错,而是下令招贤解决问题的明君。”

“汉成帝是个昏君, 但他又不认为自己是昏君,自然是找人背锅了。恰好公元前30年即建始三年起,连续三年出现月食。月食、日食在现代是天文爱好者喜欢观测的天象而已,但在古代常被认为是不吉的异象。”

“王氏外戚正如日中天,太后的哥哥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自然就是那个必要时给皇帝背锅的最优对象了。于是许多大臣进谏,认为天灾和‘异象’是因王凤德不配位。正常情况下,王凤需要引咎辞职,避避风头。”

“王凤将大司马大将军当做家族继承的东西,且自己上去没多久,自然不甘心就这么下来。且他现在要是引咎辞职,另推一个王家人上去,一旦再出现天灾,那就不是王凤一个人德不配位,而是王家德不配位了。”

“王家不愿意坐以待毙,将到手的权利拱手相让,于是他们想到了祸水东引。这个祸水东引的对象就是当时专宠的许皇后,王氏的党羽刘向、谷永等大臣出面弹劾,说是许皇后专宠后宫却没有子嗣才引来天罚。”

才上书弹劾许皇后的王氏的党羽刘向、谷永等大臣以及王氏外戚:这就很尴尬了!

“这也是封建王朝的传统技能了,朝廷昏聩,都是妖妃的错。古有妲己、褒姒,后有赵飞燕、杨玉环,反正昏君都是白莲花。”

“有趣的是这些被定义为祸国妖妃的女子是不是好人暂且不论,基本是福祸皆系于帝王不直接介入前朝没有实权的后妃。至于那些临朝称制,直接决策国家大事的女主因大多干得不错,任内总能完美过渡甚至让国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不会成为‘祸国妖妃’。”

“有灾祸不寻思着赈灾救人,就急于将天灾归结于皇后专宠,纯粹是朝廷的大臣死不要脸,推卸责任。要是后宫妇人专宠就能引来天灾,那以后让太监当皇帝好了。太监当皇帝就不会宠爱后宫女子,不就没灾祸了。”

皇帝们,尤其是没有裤子的皇帝总觉得下身有点凉飕飕。

“王家将灾难归结于皇后专宠,不许帝后相见,加速了许皇后的失宠。其后,许皇后和平安侯夫人许谒的父亲许嘉也因王氏外戚的排挤抑郁而终。汉成帝见异思迁是一方面,但许家和许皇后的落魄更离不开王氏外戚的针对。”

“许家憎恨王氏外戚并不奇怪,只是将报仇寄托于虚无缥缈的诅咒太过愚蠢。诅咒之事被揭发后,太后王政君比汉成帝更愤怒。班婕妤没有参与巫蛊之事,与许谒又不相干,加上本身聪慧,应答得当得以从此案脱身。”

“许皇后因与行诅咒之事的许谒是姐妹,不管知情与否,都难以洗清嫌疑。王氏外戚与许氏外戚本有龃龉,许皇后没有成活的子嗣,王太后早就不喜这个儿媳希望儿子可以宠爱年轻其他嫔妃,加上汉成帝也有了新宠,许皇后是一点依仗都没了。”

“许皇后的近亲给出了这么大把柄,王太后和汉成帝自不会放过。此事的结局就是许谒等直接参与者被处死,许氏余族被遣回封邑山阳。许皇后被废,退居霍成君被废后曾居住的昭台宫,一年后又迁居长定宫,称长定贵人。”

“许皇后被废后,班婕妤感觉到了后宫斗争的危险,主动请求去长信宫伺候太后。班婕妤避居长信宫,就此跳出了后宫漩涡,汉成帝的后宫斗争再与她没有关系。去了长信宫后,班婕妤每天就是陪太后烧香礼拜,弄筝调笔,留下了《团扇诗》等许多诗篇。”

“汉成帝死后,班婕妤自请为汉成帝守灵,一年后就郁郁而终了。额~果然还是古代娱乐活动太少,虽不是宠妃了,但比之普通百姓也算是衣食无忧了,活着不好吗?”

“当然了,这个郁郁而终也可能是后世之人一厢情愿想要塑造一个有才有德又痴情的贤妃形象。总感觉能够自请去侍奉太后,跳出后宫争斗漩涡的班婕妤应该没有那么傻,自请守陵,未必不是想要自保,而不是为了渣男想不开。”

正在延陵守灵的班婕妤心情有些复杂,自请守陵确有避祸的心思。先帝死后,即便是太后的长信宫也没有过去那么安宁了。然郁郁不欢却也是实情,只这郁郁与其说为了汉成帝,不如说是为了自己的遭遇。

想到自己已经在延陵两年多超过了天幕所说的时间,班婕妤就明白了,大概是因为天幕,她的命运也发生了些许变化。天幕的存在让这了无生趣的守陵都多了许多趣味。正如主播所言,守陵虽枯燥却也衣食无忧,倒是胜过外面的大汉百姓了,如此一想确实没有必要自怨自艾。

“再说被废的许皇后,相较于班婕妤,许皇后和她的姐妹却不太聪明。以前为皇后时,许皇后应该算是个聪明的女子,即便是王家祸水东引,将天灾归结于皇后专宠,许皇后也能写《上疏言椒房用度》自辩,可被废后却是昏招频出。”

“许后另有个姐姐龙额思侯夫人许孊丧夫寡居,汉成帝的男宠兼表弟定陵侯淳于长与许孊私通,将之娶作偏房。许皇后见淳于长得皇帝宠信,就通过姐姐许孊贿赂淳于长,希望可以复立为婕妤。”

“淳于长收了许皇后成千上万的财物,骗他会请皇帝立她为左皇后。这样愚蠢的谎言,许皇后却信以为真,因不愿在淳于长编织梦中醒来,不仅继续投钱,还甘愿忍受淳于长的调/戏。这件事最后被王莽告发,许皇后与淳于长都被处死了。”

“想当年汉宣帝与许皇后相识于微末,在汉宣帝被选为大汉继承人前,小夫妻穷的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如今许家却这么有钱糟践,也是厉害,突然有点明白古代为什么那么多人不顾礼义廉耻,不顾女儿幸福,争先恐后将女儿送进高门大院。”

“哪怕明朝有后妃殉葬制度,也不能阻止父母将女儿送进那深宫内苑,概因回报率高。成功了可以富三代,失败了也不过是损失一个女儿。女儿嘛,在古代是不值钱的,能卖钱的女儿就算是好命,卖不起钱的那都是一生下来就要溺死的。”

“汉成帝的后宫在许皇后和班婕妤后,赵飞燕可说是再无敌手。汉成帝想要立赵飞燕为皇后,然因王太后嫌弃赵飞燕出身低微不是侯门之女,一直拖了两年多都没有成事。赵飞燕于是请了淳于长为自己周旋。”

“赵飞燕这会儿虽得宠,但应该没有被废的许皇后那样有那么多钱去贿赂淳于长。然因赵飞燕得宠,淳于长自然乐意为她效命。前面说过了淳于长不仅是汉成帝刘骜的男宠,也是王太后的外甥。”

“与张放不容于王太后和王氏外戚不同,淳于长在皇帝和王太后面前都非常得宠。在淳于长的周旋下,王太后的态度终于有所松动。永始元年四月,赵飞燕的父亲赵临先被封为成阳侯。这个当年穷的养不起孩子,打算弃女的男人如今却凭着女儿一跃成了富贵的侯爷。”

“赵飞燕在成为侯门之女后,符合了王太后想要一个侯门之女做儿媳的心愿。两个月后,赵飞燕被立为皇后,妹妹赵合德为昭仪,汉成帝效仿汉武帝立卫子夫时的旧例大赦天下。”

汉武帝刘彻:感觉被碰瓷了!

“为了讨新皇后欢心,汉成帝命工匠在太液池建造了一艘华丽的御船‘合宫舟’。传说有一日,汉成帝与赵飞燕泛舟赏景,赵飞燕穿着南越进贡的云英紫裙,唱着《归凤送远》曲,翩翩起舞。汉成帝令侍郎冯无方吹笙以和,不了中途狂风骤起。”

“那环肥燕瘦大家都听过了,赵飞燕是个身轻如燕的美人。狂风一吹,差点把汉成帝的爱妃吹走了。冯侍郎奉皇帝之命上前相救,拽住皇后的裙摆,赵飞燕就继续歌舞。于是就有了飞燕能作掌上舞传说。”

“风停后,大家发现赵飞燕的云英紫裙都被抓皱了。然从此之后,汉宫中却开始效仿赵飞故意将裙子折叠出褶皱,还起了一个很美的名字叫‘留仙裙’。”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