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赵构登基,皇后在李存床上(求月票!)

有惊无险的逃到了永兴军,也就是唐朝时的首都长安以后,耿南仲、汪伯彦、黄潜善、耿延禧、董耘、高世则等人,感觉情况很紧急,若赵构再不登基称帝,这江山社稷真有易主之危险,于是又联名上书:

“南仲等所陈屡矣,独有天人相与之际,朕兆已久,未尝略举,愿毕其说。

盖闻自古帝王之兴,必有受命之符。故白鱼潜跃,武王作周。赤伏显符,光武兴汉。大王奉使,陛辞之日,皇帝赐排方玉带,有“大事”圣语。被受大元帅建府之命,有赐袍异梦。皇帝即位,纪元曰靖康。其后,大王未尝封靖也,而京师之人及四方申陈,或曰靖王,或曰康王。迨皇帝之南迁,人始悟曰:靖字从立,从十二月,乃皇帝立十有二月。

而康王建帅,纪年二字,实兆今日。飞出亭一牌,有连三箭之祥。太上万里,有即真二字之兆。黄河之渡,则阴未凝而冻忽合。

天命彰彰,着闻周之武王,汉之光武,何以过此?大王其可久稽天命乎?其可弗顺人情乎?古人有言曰:违天不祥。愿大王亟即帝位,上留天心,下塞人望。”

赵构阅后,在其上批复道:tefu.org 柠檬小说网

“乾贼肆毒,残我土地,陵我京邑,迁我二帝,移我神器,辱我皇后。四海罔戴,颙颙延首。二三大臣暨诸将左与夫诸路帅守,以天下群情,交章劝进。吾以父兄痛心疾首,未知措身之地,岂敢偃然受天下归往之请?猥当隆极,免徇众志,以答天下之休庶,以奉迎二圣,恢复中原,此吾诚心,天实临之。公等世受国恩,同遭戹会,忠贯日月,精感神明,实赖远谋,共济祸难。”

赵构不是不想当这个皇帝,可他们这些人才刚到陕西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立即就登基称帝,似乎不妥。

而且,赵构还不知道,现在手握兵权的宗泽、赵子崧等人以及范致虚等陕西的一众帅臣到底是什么想法?愿不愿意让他登这个基、称这个帝?

于是,赵构先是给宗泽、范致虚等人写信,嘱咐他们务必要派稳妥之人守好潼关等关,然后来长安城开会,又给陕西六个经略安抚司和河东经略制置使王燮写信,叫他们也来长安开会,大家共同商量赵宋王朝的未来。

赵构等人撤到了陕西以后,立即就有人弹劾范致虚逗挠不进,说这才导致他们这些人反攻东京汴梁城的计划失败,似乎他们没有去救赵佶、赵桓以及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全怨范致虚。

而赵构表面上虽然在为范致虚开脱,说:“王业艰难,正纳污含垢之时,今对诸人绳以峻法,惧者众矣。”,暗地里却让宗泽接管河中府和同州一带的防区。

换而言之,赵构开始用手上兵多将广的宗泽来接管范致虚的防区了。

至于范致虚,现在虽然还顶着永兴军经略使、陕西宣抚使头衔,但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实权了。

范致虚自己也因为被牛皋三千人马就给击败了而变得心灰意冷,主动向赵构请辞,还向赵构推荐了席益和李弥大代替他。

不过——

赵构毕竟现在才刚刚到达陕西,还不想让别人觉得他吃像太过难看,所以他暂时驳回了范致虚的请辞。

再来说王燮。

王燮其实就是王琼。

王燮早前是中山府路马歩军副总管,曾随种师中战于榆次。

李存伐宋,东京汴梁城被围,王燮和郑建雄是第一支前往东京汴梁城勤王救驾的勤王之师。

赵桓觉得,他一下圣旨,王燮就飞奔而来勤王救驾,大大的忠心,于是任王燮为枢密副都承旨,还赐以白旗,书“忠勇”二字作为表彰。

守卫东京汴梁城时,王燮担任都统制,他统领陕西、河东兵三千人,以策应诸壁危急。

王燮还曾率领麟府兵千人,多次出战有功。

李存入主东京汴梁了以后,对履历不错的王燮也很看重,让他和姚友仲一块协助大乾王朝的兵部官员管理那些问题多多的东京汴梁城中的宋军将士。

可让李存没想到的是,也不知道王燮是对于李存给他的安排不满意,还是心心念念着赵宋王朝,他竟然利用职务之便放走了数千受不了大乾王朝兵部官员约束的宋军将士,而且他也跟着这些人一块跑了。

逃跑以后,王燮与这些逃兵逃到修武一带沦为盗贼,被路过的张深和刘光世给招降了,一同带往天下兵马大元帅府。

赵构对王燮的忠勇极为看重,任命王燮为河东经略制置使,当面赐袍带、器甲三万副、与兵一万人,命他在陕州设立河东路经置司,抵御乾军从河中府、解州的进攻,并乘机过河收复河东路,还授予在当地募兵的权力,并诏京西、陕西漕臣应副粮草。

赵构是怂、是窝囊,但真不是无能,他清楚的知道,现在只有抓住军权,才能让他的地位稳固。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构才一改之前对宗泽的厌恶,任命宗泽为河中府留守,掌管陕东守卫、修葺、弹压及陕东内钱谷、兵民等事务,可以说,赵构是将陕东战区全都托付给了宗泽。

不过,赵构到底还是走不出赵家人的小家子气。

——他虽然极力笼络手握重兵的宗泽,可另一方面,赵构又将之前“立下大功”的杜充和他一手提拔起来的王燮派到宗泽手下“辅左”宗泽。

另外,赵构又重点笼络了张深等亲近他的陕西官员和将领。

经过赵构的这一系列操作,赵构在陕西基本上就算是站稳了脚。

不久之后,受赵构所召,门下侍郎耿南仲,元帅汪伯彦,副元帅黄潜善,副元帅兼河中留守宗泽,永兴军经略使陕西宣抚使范致虚,西道总管孙昭远,陕西制置使钱盖,被乾军击溃后不得不来投赵构的范讷、赵野和王襄,东道副总管朱胜非,参议官耿延禧、董耘、高世则,干办杨渊、王起之、秦百祥,随军转运使梁扬祖、黄潜厚,从东京汴梁城来投的张浚、吕颐浩等人,都统制官王渊,都统制官杨惟忠,环庆经略使王似、熙河经略使王倚、泾原经略使席贡、秦凤经略使赵点、鄜延经略使张深,陕西转运司通判兼制置解盐王庶,五军都提举刘光世,泾原路统制曲端,将领张俊、苗傅、刘正彦、杨沂中、田师中等,全都来到了长安,商量赵宋王朝的未来。

范讷、赵野、王襄等人态度明确的主张跟大乾王朝求和,请求大乾王朝册封赵构,将川陕地区赐给赵氏,他们还逢人便说,大乾王朝不可力敌,敌之必亡。

至于别人攻击范讷等人抗命逃跑,他们则辩解说:“我等之责有四,战、守、降、走耳。战无卒,守无粮,不降则走。”

换而言之,他们意思是,他们的职责有四种说法,即出战、留守、投降、逃跑罢了,要出战,他们却没有兵卒,要防守,他们却没有粮草,他们又不愿叛变赵宋王朝去投降大乾王朝,就只能逃跑了。

此时皇帝都没了,赵构又没有登基,从职务上来说,难说谁能管得了位高权重的范讷、赵野、王襄,因此,虽然很多人都看范讷、赵野、王襄如吃了苍蝇一般恶心,却又拿他们没有办法。

而唯一能收拾范讷、赵野、王襄的赵构,又满脑子都是“以大局为重”,不愿意处罚现在支持他登基称帝的范讷、赵野、王襄。

宗泽等主战派,认为他们应该赶紧秣兵历马,尽快打回中原去,不然等大乾王朝在中原地区站稳脚跟,赵宋王朝再想要夺回中原地区,可能就难比登天了。

耿南仲、汪伯彦、黄潜善等人认为,当务之急是赵构赶紧登基称帝,使天下人知道赵宋王朝还没灭亡,然后再去讨论是战还是和。

可赵子崧、赵仲琮等赵宋王朝的宗室却认为,赵构不应当即皇帝位,他们说:“昔日晋安帝蒙尘西土,大将军、武陵王遵制行事。今二帝南迁,大王不当即位,只宜用晋武陵王故事,称制行事,不改元。”

很显然,几个赵宋王朝的宗室,赞成赵构代理皇帝,主持朝政,但反对赵构即位称帝,他们认为这样做缺乏合法性。

耿南仲等人见赵子崧、赵仲琮他们这些赵宋王朝的宗室坏事,七嘴八舌纷纷批评责难赵子崧、赵仲琮等宗室泥古不化、不顾大局。

还有从东京汴梁城来的人谎称:“上皇语云:可告康王即大位,为宗庙社稷计。若即位乃道君之心,宗庙社稷之福。”

这天,赵宋王朝的宗室敦武郎赵叔向,领七千勤王人马来到长安城外。

不久之后,赵叔向便跟赵子崧、赵仲琮等宗氏见了面,他们在一起密议了很久。

赵叔向是魏王赵廷美的曾孙,他率兵而来,不先见赵构,却先跟一众赵宋王朝的宗氏通气,让赵构的警惕之心大增。

耿南仲也提醒赵构:“混乱之际,宗室亦可能有问鼎之意。”,然后苦口婆心的劝赵构不能再拖了。

这回,赵构没再像前几次那样,辞而不受,而是默不作声。

耿南仲见此,立即就明白,赵构这是答应了。

转天,长安城内便传说,每天傍晚,从四邻八乡遥望长安城内,只见红光满天,如赤鸟翔翥。红光经夜不熄,一直到天亮。村人入城才知,并非火光。

“有识之士”认为,红光乃宋火德之符,如同周武王当年即位时出现赤乌之瑞一样。

这个祥瑞传得沸沸扬扬。

没几天,长安城中的父老百姓以及军人大约万余人,汇合到天下兵马大元帅府前,一致请求赵构登皇帝位。

耿南仲与支持赵构登基称帝的人,于是聚集在天下兵马大元帅府紧急开会,商量赵构即位一事。

就在这时,发生了两件事,促成了赵构登基称帝。

这第一件事就是,如今手上兵马最多的宗泽,旗帜鲜明的支持赵构登基称帝。

有了宗泽的支持,加上本来就大力支持赵构登基称帝的汪伯彦、黄潜善、梁扬祖、刘光世等手握兵权的人,再加上范致虚、张深等手握兵权的人也不反对赵构登基称帝。

赵构就算是得到了军方的支持。

第二件事就是,内侍蓝珪和康履突然将一枚玉玺献给赵构。

蓝珪和康履说:这枚玉玺是当年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专门制作的代表赵宋王朝传承的玉玺,是他们当初趁着李存入城的混乱之时,潜入皇宫中偷出来的,还说李存以为这枚玉玺早已随葬,他们才能得以保全,现在明主诞生,他们才敢将这枚玉玺拿出来。

蓝珪和康履的话里漏洞百出。

首先,蓝珪和康履都是康王府都监、入内东头供奉官,根本就不是皇宫中的内侍,哪怕是在乱时,他们也很难潜入皇宫之中,就更别提偷到这枚代表着赵宋王朝传承的玉玺了。

再者,蓝珪和康履从东京汴梁城来到长安城也有不短时间了,怎么早不将这枚玉玺拿出来晚不将这枚玉玺拿出来,偏偏等到赵构要登基时才将这枚玉玺拿出来?

关键,从东京汴梁城来的人,可不仅仅只有蓝珪和康履,还有不少人也是从东京汴梁城来的,他们全都知道,李存将赵宋王朝的一切都给接受了,不论是女人,还是玉玺、銮舆等物,不可能少了这枚重要的玉玺。

关键的关键,蓝珪和康履献上来的这枚玉玺,做工也太差了,有人甚至怀疑,它到底是不是宝玉制作的?

说一句题外话,李存为了断了赵构的大义,将历史上支持赵构登基的元右皇后孟氏都给捉进宫里囚禁起来了。

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才逼得名不正言不顺的赵构,不得不用这种欲盖弥彰的方式来彰显他的正统性。

见赵构铁了心的想要当这个皇帝,赵子崧、赵仲琮、赵叔向等赵宋王朝的宗氏,考虑到军权在赵构的手上,才不情不愿的把嘴闭上,默认赵构当这个皇帝。

几日后,在耿南仲等人的主持之下,赵构在长安城登坛祭天,然后在府衙正厅即皇帝位,改靖康二年为建炎元年,以黄潜善为中书侍郎,汪伯彦为同知枢密院事,翌日尊钦宗为孝慈渊圣皇帝,遥尊其母韦氏为“宣和皇后”,封为太后,并声称要迎回生母和生父,以彰显孝心。

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有一个小插曲。

那就是赵构想立怀孕了据说肯定能给赵构生出一个儿子的潘氏当皇后。

不想,这却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对。

赵构不得已,只能封潘氏为贤妃,遥册其原配邢秉懿为宪节皇后。

而巧合的是,赵构的皇后邢秉懿以及新晋太后韦氏此时正在李存的床上……

……

……

求月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