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三章 却道天凉好个秋(第五更为君梦尘烟堂主加更2/2)

皇宫门外发生的只是小插曲。

当然,以白清源被羞辱离开结束。

然后一群人簇拥着荆哲来到金銮殿外。

或许是因为今天早朝要为荆哲送行的缘故,安帝来的很早,进了金銮殿后却发现,偌大的宫殿中,今天来的人却格外少,除了太子、襄王以及郝军广等重臣外,其他人都还没到。

遂好奇看向旁边:“隋将军,人呢?”

隋守仁往外看了一眼,笑道:“陛下看,他们都来了!”

紧接着,白清源和荆哲一前一后走了进来,只不过白清源就像是被斗败了的公鸡,有气无力的样子,而荆哲依旧一脸英气。

在他身后则跟着文武百官,安帝看了都不免咋舌:这家伙的号召力也太强了!

紧接着,便是早朝。

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早朝上的事情就说了七七八八,安帝也知道荆哲离开之前事情多,让他来上早朝已经很耽误他了,遂想快些结束跟他说会话,然后放他离开。

不等他开口,郝军广先站了出来:“陛下,臣有一事相求!”

“哦?郝太师但讲无妨!”

“陛下,荆社长高才,只可惜,荆社长在中秋诗会上赋诗填词之时,臣不在场,以为憾事。

而自那之后,荆社长再未在人前作过,此去津西,山高路远,日久天长,下次再见荆社长不知是多久之后了,臣实在心痒难耐,可否请荆社长再献次墨宝?”

原来是让自己写诗的。

荆哲看了郝军广一眼,越听越觉得怎么跟让自己留遗言一样呢?

“郝太师所言,朕倒也有些日子没见荆社长临场作诗了,不如借这个机会,写一首吧!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安帝说完,笑看全场。

其他大臣对此自然是喜闻乐见,马上附和。

“荆社长上任之后第一次外出,确实值得大书特书呀!”

“是呀,接下来会有很长一段时间见不到荆社长了,留下墨宝,也算是个念想。”

“荆社长将要一路往西,心中怕是也有许多喜悦与大家分享,写一首吧!”

这个时候,李浩云却持不同意见。

“喜悦吗?我看也不见得,毕竟荆社长要离家多日,这个时候定少不了思家思人之情,要说愁的话倒还合适!”

说着,众人看向祝馨宁,偌大的京州城里,似乎能被荆哲挂念的人,只有她这个二姐了。

——————

祝馨宁也不再避讳众人的眼光,大胆的去看荆哲,似乎也充满期待。

“好,既然陛下说了,那臣就献丑了!”

“哈哈,荆社长又谦虚了!”

众臣听到这话,一阵唏嘘。

因为荆哲每次装之前都会说这么一句,如果他都算献丑的话,那别人算什么?

安帝笑笑,马上派人去备纸墨笔砚。

不多会,东西备齐,摆在荆哲面前。

荆哲执笔,感慨万千。

其实在清秋离开京州之时,他就曾想着去津西一趟,当时孑然一身,身无牵挂。

可是现在情况完全不同。

京州城里,他最牵挂的是祝馨宁,早上听到她对自己的恋恋不舍时,他心中也一阵难受。

除了祝馨宁,无论是于想容,苏墨尘亦或是张筱妤,也都在他心里占了一片位置,离别前夕总有不舍,所以心里的确有愁。

可津西,现在已经不得不去。

不止是为了看清秋,也是为了陪王颖秋,顺便再去找柳惊鸿,更不论他现在有官职在身,还要为安帝做事。

最重要的,他还得去找仇芊芊!

那么多令牌和天子剑,必须拿回来!

心中多愁,但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他又不能像是少年一样为愁写愁,那样显得格局太小,让人笑话。

沉思片刻,便有了主意。

随后落笔,笔走龙蛇,龙飞凤舞,一手狂草跃然于纸上。

众臣见荆哲气势磅礴,跟他文雅俊俏的面相和平时吊儿郎当的作风截然不同,暗暗称奇。

再去看纸上的词,读了出来。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荆哲念完,郝军广率先拍手叫好。

“荆社长不愧为安国第一才子,诚不欺我,诚不欺我呀!今日得见,老夫信了!”

其他人也都纷纷附和

李浩云同样感慨道:“荆社长虽然年轻,但心境却比我们还要缜密,这或许就是荆社长一个人不仅能想出报纸的创意,还能做好的原因吧!我们只想到离别之愁,可荆社长早已超脱于外,让人汗颜啊!”

“……”

荆哲看了李浩云一眼,心想他拍马屁的功夫又见长不少,马上拱手笑着谦虚道:“李知府别…别停啊,会说你就多说点!”

“……”

安帝同样反复念叨几遍,然后说道:“荆社长回去之后——算了,荆社长太忙,要不就祝舍人代劳吧,下朝之后将这首词摘抄一遍送去报社,第三期报纸的文学板块加上这一首,做封面吧!”

“是,陛下!”

祝馨宁一脸欣喜,为自己的弟弟…做事,她当然非常高兴。

只是为什么现在一想到弟弟,身体就有点躁动呢?或许这一切都怪荆哲,谁让他晚上没事就指着身下,又是弟弟又是妹妹的乱叫呢?

想到这,有些脸红的低下头去。

安帝倒是不知道祝馨宁的想法,见她答应下来之后,又对旁边的隋守仁说道:“隋将军,你把荆社长的这首词收起来,找人裱起来,然后将其挂在…”

安帝愣了一下,说道:“似乎之前的诗词都挂在议事厅中,那里没地方了!以后就挂在朕的御书房里吧!”

“是,陛下!”

“……”

在安帝看来稀松平常的事情,其他大臣们见状都羡慕不已,自从中秋诗会以来,这已经是安帝收藏的第n首荆哲的诗词了,除此之外,外面似乎没有一首。

于是有人说道:“荆社长的书法和诗词同样登峰造极,幸亏外面没有荆社长的字,不然怕不知道能炒到多高的价格呢!”

众臣听了,纷纷点头,深以为然。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