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精骑先行

此次,幽州境内驻军可谓是倾巢而来。

偌大一州之地,如今仅有五千守军驻防,基本上相当于不设防。

饶是陆与不谙军事,也觉得有些不妥。

他也提醒过赵传臣,驻守兵力有些过于单薄,然而这位刺史大人却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魄力。

用他的话来说,幽州与崇州,乃是唇亡则齿寒,休戚与共。

一旦崇州局势崩坏,幽州必定难以独善其身。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以求速胜。

想起杀气腾腾的赵刺史,陆与不由咂舌。

他突然想起自己忽略了一件事,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并非是后世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大丈夫带三尺青锋,驰骋沙场建功立业,青史留名,才是这个时代的读书人终极追求。

而非后世【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婉转哀伤。

终唐一朝,自有大国气象。

想起临行前目露祈盼,跃跃欲试的赵传臣,陆与觉得多半是上次幽州平叛的后遗症。

毕竟刺史大人也是曾经亲自提刀上阵的猛男,眼下异族寇边,自然是热血沸腾。

此次北上,他身上除了内卫府阁领的腰牌之外,便只有临行前狄仁杰交给他的一枚私章。

原本他还不知有何用处,然而当赶到幽州调动兵马之时,他才有了切身体会。

在赵传臣那里,陆与还能刷脸说动前者,然而诸军可是无令不得调动的。

但在看到陆与手中盖有狄仁杰印章的书信,内卫阁领腰牌,以及身后的刺史大人后,一众将官面面相觑,随即轰然领命。

虽然朝廷明令,不见到兵符,一兵一卒也不得调动。

然而当手持当朝宰辅的内卫阁领亲至,背后还有刺史大人做保的情况下,众人皆是默契地忽略了这条硬性规定。

没办法,树挪死,人挪活。

说起来还要得益于此前幽州案时,他老人家在幽州下手太狠的缘故。

不仅整个幽州官场为之一空,而且就连临时任命的文武官员,事后也得到朝廷承认,统统就地转正。

虽然是特事特办,但依旧给予幽州各级官吏极大的震撼。

可以这么说,现如今在幽州文武官员心目中,狄阁老盖章的信件,效力与圣旨并无太大区别。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区别,那就是前者宣读之时,众人不必跪地接旨。

更重要的是,此次行动是率领诸军北上抵御异族入侵,而非诸如【奉天靖难,清君侧】之类不靠谱的理由。

各统兵将领久居边塞,都是见过世面的,是真是假,心中自然有数。

起兵造反的不是没见过,矫诏攻打异族的,却是闻所未闻。

就这样,在没有兵符的情况下,陆与仅凭腰牌印信,便顺利撬动一万多人的大军出征。

整个过程顺利到,连他本人也难以置信。

然而最离谱的,还得是五城兵马司。

如果说其余诸军还需要验看腰牌印信,五城兵马司则是根本没有这一步骤。

在看到陆与的第一时间,几名统兵校尉便热情地将他迎入大帐。

待得陆与说明来意,不待其出示印信腰牌,五城兵马司主将便立即在校场擂鼓聚将,于点将台上当场将此事告知所有兵卒。

数千士卒得知即将北上御敌,群情激奋,纷纷请战,看得陆与一头雾水。

事后他才知晓,众人之所以如此配合,还是源于当初连夜抄家后,径直将赃款运抵五城兵马司驻地的缘故。

陆与大手一挥,下令分发历年拖欠饷银的英姿,一直深深映刻在五城兵马司全体官兵的脑海中。

连他本人都不曾知晓,自己这张脸在五城兵马司上下官兵眼中,是多么的亲切。

除此之外,经过大清洗以后,所有将领都是由狄仁杰亲自拍板任命暂代的,归朝后便就地转正。

是以听闻狄阁老印信在此,又有陆与亲自前来调兵,五城兵马司麾下官兵不待他出示证明,便纷纷要求请战。

因此,手下诸军中,陆与最为信得过的便是五城兵马司的两千人。

虽然这些人战斗力未必比得上其余两部,但忠心程度绝对是最高的。

若非他坚持,五城兵马司主将甚至打算亲率所有士卒随军北上。

还是他好一番劝说,对方这才打消念头,但麾下三千士卒还是让他带出来大半。

幽州案时开了个好头,而后赵传臣接任刺史后,大刀阔斧锐意革新。

如今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的观念已经深入他们心中。

是以这些士卒个个兴高采烈,望眼欲穿,盼望着再立战功。

士气高昂本是一件好事,但陆与心中却不免有些沉重。

如今前线情况不明,右威卫随时有崩溃的可能。

受限于这个时代的通讯手段,即便前线大军战败,消息也得过几日才能传过来。

但这一路上大军并未遇到溃兵,他猜测前线局势并未彻底崩坏。

他已经向东硖石谷一带派遣哨骑,想来不日便有回报。

回头看了眼身后烟尘弥漫,纵横数十里的行军队列,陆与不禁长出一口气。

如此规模的大军,虽然具备强大的作战能力,然而行军速度也是相当缓慢。

大批量的粮草辎重,大大延缓了大军的行进速度。

按说理应轻装简行,但这批物资却又不能不带。

毕竟崇州前线还有近十万缺衣少食的士卒,倘若丘静真的把事情做绝,将所有物资全部转运给契丹人。

届时即便拿下丘静,剥了他的皮亦是于事无补。

陆与没有系统,无法凭空变出来大军所需的物资。

眼看每日行进不过百里,陆与难掩心中的焦虑不安,沉思良久,还是将各部统兵将领叫来商议。

由于北上大军来自五城兵马司、折冲府驻军以及居庸关守军,人员构成复杂,因此出征之时,各部皆有带队将领。

经过一番商议,几名将领皆是赞同他的提议。

即由陆与带一名校尉,率五千精骑先行,尽快赶往崇州。

大军负责押运粮草辎重,跟在后面。

计划拟定完成,不多时,数千精骑脱离行军队列。

在陆与的带领下,大批精骑向着崇州方向疾驰而去,铁蹄如飞,身后留下滚滚烟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