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大奉第一美人

陈伯听着这左一声,右一声的大人,眼泪瞬间夺眶而出,这一刻他才清楚,他们家大人是富有的!这就是他们大人一直坚持信仰的意义吧!

马车里的陈夫人也幸福地朝着陈景洛笑了笑,与陈景洛一起向百姓们挥手道别。

陈景洛在人群里看见了沐云书等人的身影,遥遥抱了抱拳,在嘴里喃喃了一句。

因为相隔太远,沐云书他们听不到陈景洛的声音,骑在罗三肩上的小修齐好奇的问道:

“姑姑,陈大人好像在跟咱们说话,可惜小齐齐没听见!”

陆小风红着眼睛,扁起嘴,一副忍哭的模样道:“陈叔叔一定是让我们多保重!”

修逸挺直身子,目光盯着远处,声音平静地说:

“陈大人说,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陈大人是叫咱们不必为他担心,他会一如既往的坚持,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咱们也是一样!”

陆小风有些惊讶地看向这个比他还小上一两岁的男孩,赞叹道:“你懂得还挺多!”

修逸被小伙伴夸奖,竟傲娇地抬了抬小下巴,握拳轻咳了两声,道:

“你想学的话可以经常来我们这边做客,咱们一起读书习武!”

陆小风的父兄都已经不在,祖父和外祖家倒是有亲人,但他与那些人并不熟悉,陆家出事,他们都躲远了。

能经常见到修逸和芊凝他们,他当然很高兴,瞬间就扫去了跟陈叔叔分别的阴霾,眼睛亮晶晶地问道:

“真的可以吗?那我教你习武,你教我读书!”

“嗯,可以。”修逸说得一本正经。

在一旁听两个孩子聊天的沐云书不由莞尔,她怎么在两个男孩子身上看到了青梅竹马的感觉!?

不过,修逸能有一个这样的玩伴,她也替他高兴!

瞧见陈景洛的马车已经远去,众人便打算转头返回,只是还没走几步,就听到百姓们议论道:

“你们看远处官路上那几辆马车,车上挂着的族徽,可是裴家的族徽?”

“没错没错,就是裴家的马车,看来是裴太医医治好了宜山县百姓,返回京城了!”

“裴太医的医术真的很高明,听闻他没到宜山时,好多百姓的伤都发了脓,他去了之后便将那些人的病都医好了!”

“不只是裴太医的功劳,裴姑娘也赶到了宜山,听闻裴姑娘不辞辛苦地亲自为百姓治病,宜山百姓的病情才得到了控制,裴姑娘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裴姑娘医术这么高明么?”

“那当然,裴姑娘乃是吴神医的关门弟子,那治疗烫伤的药膏就是吴神医传下来的方子,吴神医一直不收徒,临终前竟收下了裴姑娘,可见裴姑娘有多么优秀!裴姑娘不愧是大奉第一美人,人美,心也美啊!”

“不知道裴姑娘有没有跟裴太医一起回京,好想一睹这裴姑娘的风采!也不知谁有幸能娶到这样一位姑娘!那真是祖上积德了!”

“说起来,我以前还以为小公爷一直未娶妻是为了等裴姑娘呢,不想小公爷今年竟订下了婚事,真是可惜了!”

“你胡说什么!小公爷和昭庆殿下好好的,咱们那位民间公主也不错,莫要乱点鸳鸯谱!”

“不错是不错,就是嫁过人,总觉得差点意思……”

景德帝已经在朝堂上正式宣布要认回沐云书一事,所以百姓们也都知晓了沐云书就是当年流落在外的那位帝姬。

这事当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家在震惊的同时也在感慨,若当年娄家人知晓沐云书的真实身份,会不会肠子都悔青了!

宝珠听到人们的议论声,气得捏着拳头就想冲上去抡那人一拳头,却被翠玉拦住了。

宝珠不满道:“你拦着我做什么!他们在背后谈论小姐,还不让我给他们点教训!?还有,明明咱们保信堂也给宜山百姓送了药膏,凭什么功劳都被那裴家给抢去了!”

翠玉点了一下宝珠的额头:“他们也没说什么过分的,你冲过去揍人,不是要叫人议论咱们小姐得势就张狂!?好了,都要成亲的人了,能不能稳重一点!”

就在前两日,阿泗拿着他积攒的老婆本跑到沐云书跟前,向宝珠提了亲,沐云书也应了下来。

阿泗着急娶媳妇,婚期就定在一个月后,所以宝珠现在是准嫁娘,再过不久就要嫁人了。

听翠玉提起成亲的事,宝珠立即红了脸:“谁说成了亲就要稳重了,小姐和阿泗都喜欢我现在的样子!”

翠玉被酸得牙疼,朝宝珠翻了个白眼:“你再酸我,添妆没有了!”

百姓们的几句闲谈并没有引起沐云书的多大注意,墨归与她解释过与那位裴姑娘的关系,所以她并不在意。

沐云书的心情没有受到影响,但却发现一旁的吴非衣忽然变得非常沉默,她眉头一直紧紧锁在一起,眼底也不自觉凝聚了一层寒霜,似乎在极力的隐忍着什么。

她有些担忧地唤了一声:“阿吴,你怎么了?”

吴非衣听到沐云书的呼唤,这才回过了神,“没,没什么,就是……有些担心嫂嫂!”

陈夫人怀着身孕上路,的确让人担心,沐云书安慰道:

“陈夫人的身体已经被吴婶调理得很好了,有陈大人在旁照顾,你就别担心了!有机会,我们去冀州看望她如何?”

吴非衣不想让沐云书担心自己,点头道:“当然好!”

众人随着人流缓缓往城内走去,沐云书却发现吴非衣总是频频回头,也不知道在张望什么。

但她没有多问,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秘密,阿吴不想说便有她不说的理由。

与此同时,通往京城的官路上有一队车马正缓缓前行,其中一辆马车的车厢里坐着一位衣着素雅的漂亮姑娘。

姑娘大概十七八岁,头戴白角团冠,穿着月白色绉纱褙子,衬得那本就淡雅的脸庞更加出尘。

此时的她正静静地垂眸阅读着手中的书卷,翻动书卷的样子十分优雅,像是对镜练习过无数次一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