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大宋皇家认证,你就是李世民
慕容彦达派人送了加急,两日的功夫,奏疏便已经送进了开封城。
派出的人有上下打点一二,这封奏疏便出现了银台最上层。
第二日五更,道君皇帝升殿。净鞭三下响,文武两班齐。
天子驾坐,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启奏,无事卷帘退朝。”
银台有司出班奏道:“今有济州梁山泊贼首李济安,累造大恶,打劫城池,抢掳仓廒,聚集凶徒恶党。见在济州杀害官军,害了郓城县县令性命,闹了青州清风寨,青州知府慕容彦达首告在此,此是心腹大患,若不早行诛戮剿除,他日养成贼势,甚于北边强虏敌国。又弹劾济州知府知情不报,玩忽职守,伏乞我皇圣断。”
宋徽宗闻言大惊,“这梁山匪首的姓名为何这般耳熟?众爱卿,谁知此人来历?”
百官低头垂首,乌纱帽上两根长翅来回摇晃。
旁人不敢随意上前,却有一御史,乃蔡京门生,受了蔡京的命令,出班奏对。
“启奏陛下。此梁山贼首,乃是西北边军人氏,为首的名叫李济安,自号天策上将,曾在渭州与小种麾下军官比试,有意投军报效。”
“游历出关遇上西夏亲王察哥车架,与西北军小将韩世忠共同击之,刺王杀驾得胜回还。鄜庆总管刘延庆与其子贪功陷害韩世忠,李济安杀了官兵,劫了囚车,如今这才流窜到山东地界,入了梁山水泊,占山为王。”
这御史前因后果略说一遍,文武百官噤若寒蝉,大殿之内鸦雀无声。
这件事在去年闹得很大,前因后果很多人都知道,皇帝其实也知道许多的内情,只是没有去管。
如今,这御史竟敢当众揭了面皮,不是想害刘延庆父子,而是在打童贯的脸。
昔日童贯与蔡京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但亲兄弟还有打架的时候,又何况是这么两个各有利益的奸臣?
西北边军处截然不同迫害百姓的两条政令便已经可以出现端倪了。
这御史乃是蔡京的门生,他们神仙打架,文武百官自然不敢多言了。
大殿之中鸦雀无声,却没有等来道君皇帝的勃然大怒。
他好像没有听见刘延庆父子杀人抢功的事。
却反而饶有兴致的问道:“这个匪首叫李济安,号天策上将?”
旁人仍旧不敢作答,这名字实在有些犯忌讳。
那御史也只能俯首称是。
蔡京站在前头,低着头,微不可察的叹了口气,花白的胡须只是微微颤动。
皇帝的关注点不对,那这次想给童贯上眼药,就失败了。
如今,秦凤永兴二路与西夏大战在即,皇帝正是宠幸倚重童贯的时候。
蔡京也只能迈出一步:“陛下草莽贼寇,胆大妄为,只牵强富贵,领着古人的威风给自己贴金而已,不值一提。”
“不,不。爱卿此言差矣。”
道君皇帝坐在龙椅之上,轻轻摇着脑袋,倒显得有些风度翩翩。
并没有觉得这个名字多么忌讳,反而是一脸微笑,饶有兴致的样子。
一边说一边轻轻地翻着底下送过来的关于此人的情报。
“我看此人既能刺王杀驾,又能为友劫囚,短短半年。在这人生地不熟的济州,拉出一支队伍,让地方官束手无策,与李易安夫妇二人来往,又颇有文人雅士之风。有勇有谋,文武双全呐。”
宋徽宗越夸,蔡京越感觉脑门冒汗。不知道皇帝是不是在说话。是气急了吗?
看着也真不像生气的样子呀。夸这个贼人干什么?难道真的欣赏他?
也说不准啊。毕竟皇帝就是这么一个随心所欲的人。
多少来讨好他的什么道士,一旦得了他的欢心,立刻加官进爵,东京城中随处圈一圈,居住的百姓全都赶走,房子扒掉,为那些人造府邸。
难道皇帝现在也并不觉得那个人的名字犯忌讳,反而是起了兴趣吗?若是这样的话,倒是可以选择招安。
“李济安……济安……”
徽宗皇帝嘴里喃喃自语,念叨着李世民的名字。
蔡京低着头,却看到人影一晃,又有一人站了出来。
“高俅这厮有什么说法?”
蔡京蛮看不上高俅的,此人虽然卑鄙无耻,颇有些市井无赖的手段,靠着皇帝的照顾,确实让许多人束手无策。
但他那点天赋,放在真正深谋政治手段多年的蔡京眼里还是显得不值一提。
这个时候,文武百官都避之不及,这厮想插什么嘴?居然主动的往身上找麻烦吗?
“陛下,臣前几日听陛下讲古,正说到前朝唐太宗李世民之旧事。这济安二字,岂不是正合了那世民两字?此人处处与唐太宗自比,恐怕所图非小。”
宋徽宗瞥了一眼岿然不动的蔡京,又看着有些冲动冒失的高俅,心中的喜爱自然不必多说了。
爱卿两个字叫着,声音都婉转了一些。对蔡京的那种是尊敬,对高俅却是充满了亲热。
“爱卿,言之有理。但凡是有才之人,都有着自己的一股傲气。此人文武双全,乃是不可多得之人才,又怎么会处处去攀附唐太宗,做这种让天下人可笑的事情?”
宋徽宗似乎感到非常的蹊跷。
高俅却已经心领神会了。
“陛下,此人也算不上是攀附,观其形势,也颇有戏文里唐太宗之烈烈雄风啊。”
百官们低着头,心里都对高俅鄙夷,此人不学无术,对唐太宗的了解,除了皇帝前几日与他闲聊的时候提到,也就是在那市井之中看那些卖艺的人谈到了。
高俅没理会旁人什么心思,仍旧自顾自的做着捧哏。
“陛下,臣没什么学识,只是这个人,据那华州地方官报来,真好似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样。正如陛下所说,这凡是有本事的,也不屑于借别人的威风装点自己,这么说来的话,此人莫非真是那唐太宗李世民转世?只是怕了咱们官府的威风,才化名济安?”
“荒谬,荒谬,实在荒谬!”
高俅话音刚落,那身后的御史便都吵嚷起来了。
大厅中也再也不是鸦雀无声,反而是时不时的从某个角落传来嗤笑之声。
就连蔡京也是忍不住嘴角一直抽搐,胡子总是在颤抖。
但高俅却只是谦卑的弯着身子,抬着头,尊敬的看着皇帝的袍服。
皇帝刚要说话,却有几个人没有眼力,都站了出来,一同批评高俅胡言乱语。
徽宗刚抬起的手重新放下,闭上了嘴,看着它们在底下争吵。
“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匪寇,却说是什么唐太宗转世,堂堂太尉,朝会之上这样说话难道不怕天下人耻笑吗?”
“此言甚是,无非是一个草寇搞些谶纬之说,愚弄百姓,百姓无知,还则罢了,却将这什么李世民转世之事拿到这朝堂之上来说,真是丢尽了文武百官的脸面,要让后世人耻笑了。”
这人一边说着,一边捶足顿胸。
高俅却没有和他们争吵,只看着皇帝在等一个结果,便又说道。
“转世之事,乃是天上的神仙管的。你们纵然是文武官员,学了那么两本书,便能全知天下事了吗?便能知道神仙的事了吗?”
高俅这说起来又可笑又气人的话,又让几个官受不了了。
捋着自己官袍的袖子,拿着笏板就指着高俅的鼻子要开骂。
高俅半转过身来,在这大殿之上却颇为混不吝的站着。
扭着脖子,鼻孔朝着这几个人。
“你们不要和我胡搅蛮缠。这人到底是不是唐太宗转世,不是你们说了算的。你们又不懂这些东西。干什么非要强出头呢?是与不是,问问钦天监不就行了吗?”
那文武官员有一些是真信这个的,毕竟这东京城外上万个卦摊,也不是全给那些市井小民服务的。
虽然不相信这人是李世民转世,但是却也不敢怀疑钦天监那些官员道士。
但也有一些把圣贤书读进脑子里的,早就对皇帝宠幸的那些道士感到厌恶了,但他们敢怼两句高俅却万万不敢说这些人不是。
毕竟刀口没有碰上,当官要有的放矢,这些道士不是如今火力集中的地方,不一定能扳倒他们,没必要这个时候树敌。
但即便如此,仍然一个个气的鼻子哼哼的出气。
那徽宗皇帝见状也不理会这些读圣贤书的官员。装作不偏不倚的样子道:“高卿言之有理,天上的事,不是你们这些凡夫能够知道的。”
“高卿立刻去钦天监走一遭,得个结果回来,大伙儿都在这儿等着。”
文武百官思维不够发散的,实在摸不清皇帝要搞什么,本就是一些无稽之谈,何必如此大费周折?
如此一来,岂不是更坐实了那个人与李世民有些关联,使那乡间愚民更容易受那草寇蛊惑?
蔡京却低着头面容古怪,他隐隐约约似乎猜到了宋徽宗的意思。
动了动脚掌,还是重新将脚收在衣袍之下,像个木头人一样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他是一个很老辣的政客了。
文武百官也陪着宋徽宗在这大殿里等着,没想到这一次皇帝这么有耐心。
就老老实实在这坐着,什么也不干,一等等了一个多时辰。
武官们倒还好一些,那文官们大多站的两腿酸软发胀了。
终于看到高俅慌慌张张的从外面闯进来了。
“陛下,陛下,大事不妙了,此人竟真是唐太宗李世民转世。”
“什么??”
宋徽宗刚想说个什么,却已经被那官员们抢先了。
“太尉,你胡说什么呀?”
“怎么会有这样的说法?”
“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的人对高俅追问,有的人交头接耳,就连当初为了防止文武百官在下面随意交谈而专门改的官帽,都无法阻止他们哄闹。
那高俅却煞有其事的取出来几张纸,全是从钦天监取来的证据。
皇帝便命令高俅念来,高俅便一一念给文武百官听,那百官也都在一旁等着,看高俅玩什么文章。
蔡京对这种结果其实早有预料。皇帝派高俅去钦天监,不就是已经表明自己的态度吗?所以他是个聪明的,他手下的学生也大多学了他的老辣,都在一旁站着不动。
眼看着高俅在那里拿出来各个道士的说法。
有擅长夜观天象的说前日观星,正是前朝紫微星下凡。
有擅长望气的说,这山东之地确实有着前朝龙气,前朝龙气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祖师传下来的,绝不能有假。
有擅长卜卦的,从那龟甲和铜钱中看出端倪,也有使梅花易数的,什么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大六壬小六壬的。
还有请仙扶鸾,问卜揲蓍的。
真难为高俅,没什么文化,去把那些道士绞尽脑汁编出来的一些生僻的东西都说的清楚。
这么些奇异之士,一个个都言之凿凿。
倒也有那些想说的云里雾罩的,说个三四分,让别人去补个五六分,意图增加自己本领的可信度。
但一见身边的这些同行都看得那么清楚,偏偏自己只能看透个两三分、三四分,岂不是显得自己本领不如?
故而全都言之凿凿了。
高俅将这么些称不上证据的证据展示完毕,文武百官都已经瞠目结舌了。
宋徽宗又在上面开了金口。
“看来此人果然是前朝唐太宗转世,此事其意众爱卿,如今该如何是好?”
宋徽宗张口问话,底下的人一个个面面相觑,当然没有傻子说该退位让贤的。
高俅得意洋洋的将这些证据全都递给了一旁的宦官。
如今,正是他表现的时候。
又恭恭敬敬的向皇帝禀告:“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今陛下才是这天下之主,纵然是唐太宗李世民,也该遵守我大宋王法,听从陛下钧旨。”
“若李世民是个知礼的,就该恭恭敬敬的前来东京拜谒天子。如今看来,这前朝皇帝做的也不怎么样,连我这个不读书的人都知道的道理,他却不知。”
“又擅起刀兵,杀害官员,扰乱地方治安,犯了大罪。”
“还请陛下降旨,惩处李世民,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