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章还华夏之大正统!
九州鼎一出,全场哗然。
不单是简简单单的惊叹,而是全都围拢上来。
受邀来的媒体,开始还觉得这只是平平无奇的商业拍摄。
现在也忍不住拿起专业的拍摄设备咔咔拍照。
就算对古董不太懂的人,听到介绍:
夏朝初年,大禹划天下为九州,后夏启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
瞬间一股磅礴的历史感和压迫感就涌上心头。
“我去,假的吧!”
“九州鼎居然真实存在。”
“我还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柳玄德老身子骨都在哆嗦。
见到此等宝物,他的心情万分激动。
仿佛有种这辈子没白活的感觉。
“好啊,小周正,有这样的好东西,居然不给我们说一声,现在才给我们看。”
柳菲气呼呼的,打算待会找周正算账。
太见外了!
她却不知道,周正还藏着一尊九州鼎,准备留给关系较好的人参观。
“周馆长,这真的是九州鼎吗?”
现场有媒体开始发问了。
这些拍摄的素材,到时候都会播出来。
这是周正第一次听到有人叫他周馆长,心情也是不错。
人都喜欢别人说好话。
就算脸上不表露出来,心里还是很愉悦。
“我可以拍着胸口确定,这就是九州鼎其一,至于来源就不必多说,只能透露是世代流传,传承了上千年。
在国内有许多古老的家族,他们手头的东西,不少都超乎了我们的认知。
第一次看到这尊雍州鼎时,我也很惊讶。为了确定真实性,我花了很大的功夫。
包括确定纹路,铭文,铜锈,还查阅了史书进行比对。
为了更严谨,我找专业人士用科学仪器对铜锈进行化验,确定其存在时间至少有三千年!
另外我还要透露一件事,我大概知道了其他几尊九州鼎的下落,在另外几个大家族手中。
如果有机会,我自然是希望集齐九州鼎,还华夏之大正统!”
下边照相机咔咔拍照,持续了好几分钟都没停过。
记者媒体已经疯狂了。
九州鼎问世,这个消息比明星出轨等等狗血的娱乐八卦更有热度。
于是乎等不及回去,就先把拍下的照片发给编辑部,简单说明情况后,就让编辑部的人写文章。
至于要如何写,就看他们的发挥了。
反正写错了直接把文章下架,也没什么损失。
要不说舆论犯罪是最廉价的,就算故意乱报道,也不会受到太严重的惩罚。
大不了说明,发布文章的只是公司实习生,现在已经将其开除。
只要有热度,就能有钱。
只要能赚钱,什么都不重要。
周正介绍完就主动让开,等那些人上前去观察。
为了安全起见,九州鼎附近用绳子给拦住,避免有人上去乱摸。
“哎哟我去,这好像真是真的。没有水坑,生坑,熟坑的影子,也没有黑漆古,绿漆古,水银沁,枣皮红,反而是有点泛金。
如果上边的铭文没问题,纹路没问题,铜锈没有作假的痕迹,我觉得这真有可能是九州鼎。
大名鼎鼎正乾斋,国内唯一打出假一赔十口号的古玩店,应该不至于连铜锈作假都看不出来。
综合一下,我觉得这十有八。九就是九州鼎!”
几个帝都博物馆的专家看得是目瞪口呆。
这件东西完全超乎了他们对私人博物馆的认知。
原本院长派他们来,只是来走个形式。
毕竟周正对帝都博物馆还是捐赠过文物,并且修复过文物。
万万没想到,进门看到的第一件古董,就如此让人震惊。
旁边一位女记者虚心问道:“教授们,你们刚才说的水坑,熟坑,黑漆古是什么意思呀?”
教授推了推眼镜,先是笑了声:“小姑娘啥不知道也来报道,能报道个啥呀。”
随后还是很耐心的介绍起来。
“这水坑一般指长时间浸在水中的铜器,埋藏环境较差,器表腐蚀比较严重,不仅表面有积锈,而且锈下凹凸不平,有的还有膨裂。
生坑一般指新出土的古铜器,或者是出土虽有几年,器物还保持着新出土时的状态,表面还没有被污染,也没有做过任何人工处理。
熟坑一般指传世的或出土很久的古銅器,由于经常玩赏,铜器表面凸起的部位被手摩挲呈现出光、亮、熟的状态。
还有一些是新出土的铜器被有意上蜡擦光,充传世品,都称为熟坑。
器表和底子受到土壤锈蚀的影响,表面和底子呈现黑漆色、亮晶晶的氧化保护层,这种叫做黑漆古。
铜器的表面和底子受到土壤锈蚀的影响呈现绿漆色,亮晶晶的,这种叫绿漆古。
铜器受到土壤锈饰的影响,铜器的表面和底子呈现水银色,银白光亮,这种叫水银沁。
器表和底子受到土壤锈蚀的影响,表面和底子呈现枣皮红色,这种就是俗说的枣皮红。
一般河南安阳一带出土的青铜器,很多都有枣皮红的特点。
红斑绿锈说的就是青铜器同时带有枣皮红和绿漆古。”
女记者记录得很认真。
这些专家所说的,比他们编辑部自己写的,要专业得多。
“好了各位,后面的古董还有很多,等我先介绍完,你们再慢慢自由参观也不迟。”
周正拿着小喇叭,跟导游似的。
很快带着他们来到第一个展区。
“我的博物馆,从夏商周,到明清民国,展品都有。
你们现在看到的是民国展区,主要以钱币收藏为主。
民国十八年孙,中,山地球壹圆金质试样币。
民国十二年龙凤壹圆银币金质样币。
民国十五年张作霖戎装像陆海军大元帅纪念银币样币……”
能摆在前面,说明这些样币在市面上都很值钱。
就说民国十八年孙,中,山地球壹圆金质试样币。
2017年就拍出了4800万天价。
其余几枚钱币,基本都超过了千万元。
赞叹声此起彼伏。
照相机的拍照声也没间断。
这些人还不知道,这儿才只是起点。
随着时代的更替,出现的古董也珍贵。
到了最后,还有一幅王羲之真迹《兰亭序》等着。
就连刚才那些找茬儿的人,现在也是瞪大眼睛观察。
着实是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