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树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端起桌上的一个茶缸,也不管是谁的就“咕咕”一口饮尽,这才意犹未尽地抹抹嘴说道:“一团和二团的攻防演习也就那么回事儿,比以前进步是很大,但是和你们教导总队还是没法比,差强人意吧。”
说到这里,他双眼泛光,看着周文继续道:“但是你们在小东山的反斜面工事就了不得了,我们两个团轮番进攻了8次,愣是拿不下来,还被判定战损两千多,那些小兔崽子们还不服气,但是我同意雨庭他们演习裁判组的裁定,恐怕真的实战下来,损失还不仅如此。”
“啧啧,真不知你是怎么想出来的,那些机枪的射角、火炮的布置,预备队的运用,真的已经不能太好了,完全做到了无火力死角。我手下那些兔崽子们开始还嚷嚷你们的火力点已经被我方火炮摧毁了,结果上了山头一看,我们假想中的30分钟火炮覆盖,就连你们的毛都没蹭掉一根。”
此时跟着赵长树一起道:“是啊,你们的几个观察哨太隐蔽,观察所的顶盖都铺了钢板,一般75毫米的火炮根本威胁不到他们,等我们士兵发起进攻,只是几分钟时间山顶上就布置好了几十挺机枪,如果是实战,简直就是屠杀。”
赵长树接过陈万里递道:“这还是你们一分队的人没有助战,不然后果更不可想象。阿文,我今天让部队全驻扎在小东山山脚了,要拿出三天时间把这套战术完全领会,你的教导总队也不要撤,就地教学嘛。”
对赵长树的要求,周文当然满口答应,这可是未,周文也有如此打算,他就是要用演习的直观效果来达到现场教学的目的。
看来,这次演习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后面就要开始做战争的准备,后勤物资的筹备现在就要开始着手。
周文笑着对赵长树说道:“学长就在这里好好演练几天,包括坑道的建设和各种堑壕的布置,都有很多讲究。这几天我新购买的装备也要到了,这批装备里就有将近3千颗地雷,到时候模范旅的工兵全部要集中起来学习怎么埋雷,怎么探雷和取雷,有学长你忙的了。”
说起地雷,相信大家最熟知的就是60年代的抗日电影《地雷战》,但实际情况是,民国期间,地雷在中国的运用还不是很多,即使到了全面抗战爆发的时候,中**队也没有广泛运用地雷的战例。
主要原因是埋设地雷需要一定的技能和知识,而中**队里大多是目不识丁的农民,培养合格的工兵异常艰难,而且也没有那么多的资金用来试验和训练。
第二个原因是日本军队有备而来,他们根据1931年-1932年在我国东北和上海作战积累的经验判断,中**队在未来的中日战争中必定会大规模使用地雷。因此,凭借其国力和科技优势,提前下令研制高效探雷排雷装置,并于1938年正式装备部队,这种装置就是电影《地雷战》中,日本工兵使用的九八式探雷
器。?
第三个原因,主要还是中国钢铁产量太少,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在能造成直接杀伤的火炮和枪械方面。国民政-府兵工署并没有将地雷作为生产的重点,甚至到了后期基本都不生产地雷了,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才又从米国哪里得到地雷的技术和援助,但一直没有引起重视。?
但是周文想的却不同,一次大战的时候,交战各国对地雷的运用就非常广泛,其作用在小规模战斗中就是用来出其不意杀伤敌人,而在大规模战役中,主要是迟滞、干扰敌军运动。?
人工排雷速度是很慢的,敌人知道前面是雷区后,绕道倒是可以,但绕个道可能要翻一座山。地雷的目的不是杀伤步兵,而是明摆着告诉你这有雷区,而排雷和绕道都要耗费大量时间,你进攻就不得不延期和改道,你撤退时被雷区堵住退路就可能更悲惨了。
?本作者山有意提醒您最全的《佣兵1929》尽在,域名[(.)]
第二次大战时期,沙漠之狐隆美尔由于兵力处于劣势,所以就灵活运用地雷让英军多次吃瘪,他甚至在非洲沙漠上设置了“魔鬼花园”雷区,雷区有8公里深,埋着几十万个反坦克、反步兵地雷,成为德军重要的壁垒。
对于什么反坦克地雷和大威力地雷,周文目前还没打算购买,因为日军装备的坦克本就不多,现在佣兵团又购买了不少pzb-31反坦克枪,现在每个步兵连都有一个反坦克班,装备3挺反坦克枪,对付小日本的薄皮坦克是绰绰有余了。
周文这次从德国采购的地雷叫做s型反步兵地雷,是德国刚刚才研制成功的一款新型反步兵地雷,现在还没出名,但是等到二战爆发后,就变成盟军士兵的噩梦了。
德国s型地雷是一种跳雷,而且在二战中是最著名的一种跳雷,绰号“弹跳贝蒂”。
s型地雷不到13厘米高(不含感应器),直径不到10厘米的钢制圆柱体,外形像个手雷,重量不到4公斤,地雷上部伸出的钢棒包围着主引信。主引信连有引发开关或感应器,可以用拉铉引爆也可以用压力感应器引爆。
从威力上来说,s型反步兵地雷并不是最大的,但却是最恶毒的,而且没有之一。
s型地雷被引发后,主引信延迟四秒钟然后引爆推进药,爆炸的推进药将地雷射入空中并激活推进药和三个雷管之间的三个延时小球。这三个小球将拖延地雷的爆炸,使之有足够的时间到达合适的高度。
什么意思?
就是地雷跳到空中90-100公分的高度才会爆炸,主装药被大约360颗钢珠,短铁棒,或者碎金属块所包围,这些将变为霰弹并以致命的速度向四周水平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