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一片郊区的麦田里,一枚炮弹落下,伴随着四溅开来的泥土,周围的阵地上,苏联步兵们缩起了自己的脖子,等待着更多的炮弹到来。
果然,第二枚炮弹也很快到来,在遥远的地方爆炸成了一团火花,掀飞了一处谷仓的房顶。
德国人来了,这一次是真的来了。对方已经非常接近莫斯科了,距离近到他们已经可以用炮弹,问候驻扎在莫斯科郊外的苏军士兵们了。
“喂!我是414团!对!德国人正在炮击我们的防御阵地!我不知道第二道防御有没有丢失,电话线不通……是!政委同志!我立刻派士兵去确认!”一处隐蔽的团指挥部内,苏联的团长正和上级确认着炮击情况。
他的头顶上,是木头还有沙袋构成的掩体,这是一个非常坚固隐蔽的指挥部。
炮弹震动大地,有泥土还有石头的碎末从木桩缝隙掉落下来,落在了地图上,发出哒哒的轻响。
团长用手拨弄开这些灰色的碎末和泥土,然后捏着电话继续说道:“我没有听到枪声,德军没有进攻我的阵地,伤亡情况也还没统计出来……是的!是的!我明白了。”
说完之后,他就放下了自己的电话,开口对身边的通信员吩咐道:“你亲自跑一趟,去师部,确认一下前线411团的情况!告诉师长……算了,他应该知道电话线出问题了。”
那名通信员视死如归的点了点头,转身就冒着炮火走出了这个隐蔽的指挥部。
外面就是交通壕,再远一些地方就是一个钢筋混凝土加固的重机枪阵地,远处还有反坦克炮,无数的士兵守在这里。
所有的东西上都盖着防空用的伪装网,有些地方的反斜坡,还有无数的帐篷。
这里就是一个巨大的兵营,在德国人将这里变成前线之前,它就是一个苏军驻扎的营区,至少有3000人在这里生活。
不过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德国炮击的区域了。又一发炮弹落下,掀飞了一顶帐篷,里面的生活用品都散落开来,看上去好不凄凉。
“总指挥部来电,询问我们炮击的事情……”这名苏联团长看着自己身边的军官,无奈的说了这么一句。
之前就已经接到了命令,所有阵地上的部队,不经允许,都不能擅自后退一步。
他们原来距离前线还有很远的距离,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么快他们的阵地就被德国人炮击了……
看起来,德国部队攻击到这里的时间,不会太长了。这让这位苏联团长很纠结,觉得自己的命真的很不好。
这个步兵团,或者说包括这个团上级的步兵师,都是苏联的主力部队至少有三分之一训练过的士兵,就算得上是主力部队了。
“等炮击结束之后,立刻确认伤亡情况……让士兵们在阵地里用午饭,各个炊事班分发口粮,不要发生混乱!”他表情凝重的透过自己指挥部周围的观察孔,看着不停落在自己阵地上的炮弹说道。
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炮击已经停了下来,虽然远处依旧有炮弹落下爆炸的声音,可这里已经恢复了安静。
德国人的炮击像是两个人擦肩而过的问候,点到即止非常的有节制。
留给苏联守军的,就是好一阵尴尬,以及对整个阵地的整理还有伤员的清点工作。
战争距离莫斯科越来越近了,近到了让人不安的地步。在还冒着青烟的阵地上,一个苏联士兵从战壕里探出了自己的脑袋。
他看到了自己阵地前方不远处一个巨大的弹坑,还有弹坑边上散落的自己帐篷里的零碎。
帐篷已经彻底毁掉了,包括里面来不及收拾的被褥,还有留在里面的私人信件等物品。
不过好消息是他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至少没有死于这场仓促而来的炮击。
在他看来,根本不会有人因为这样潦草的炮击负伤。他抱着自己的步枪,刚刚想要嘲笑德国人一番,就听到了有人急促的叫喊。
缩回了自己的脑袋,这名苏联士兵侧过身子,看向了自己身后的战壕。
两个抬着担架的士兵,匆忙间从他身前跑过,担架上的伤员是被弹片击中的倒霉蛋,躺在担架上流着血,奄奄一息眼看着就要死了。
“有人负伤!有一枚炮弹落在了战壕里,3个人死了!还有一个人重伤!”一边跑,抬着担架的士兵一边大声的叫喊。
“医护兵呢?快去医护兵那边!”有个老兵指了指不远处的团部位置,那里有一个半地下的掩体,是他们团的野战医院。
因为苏联的医护兵稀少,所以根本不可能配给每个部队太多,绝大多数医护兵都是宝贵的,一般都在后方更安全一些的野战医院里等着伤员上门。
要想培训出一个医疗兵,并不比培养一个坦克驾驶员简单多少,所以有的时候,这些细节就会被高层忽略掉。
在狙击手之类的战斗兵种的数量都无法满足前线需求的时候,谁会关心医护兵这类非战斗兵种的普及程度呢?
“死的人不多……只有3个……这个情况已经很好了,可是团里面新兵情绪波动很大,他们看到了死人,害怕胆怯都是正常现象。”政委看着自己的团长,开口说起了伤亡情况。
他刚刚从外面回来,刚才的炮击,他并不在指挥部里。他巡视阵地刚走到一半,只能躲在战壕里等炮击过去。
说到了这里的时候,他回过头去,看了看不远处莫斯科城市边缘的建筑物:“那里就是莫斯科了……我们身后7公里远的地方,就是莫斯科了……”
“所以我们不能后退一步,要在这里和德国人战斗到最后一刻!”团长看着自己的政委,开口说道:“为祖国而战!”
“对!我们要为祖国而战!”政委点了点头,赞同的说道:“必须守住阵地!为祖国争取最多的时间!胜利最终会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