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与三教的牵扯

六个道人,最强的归元境中期,最弱的武境后期,竟是被那年轻人就这么一下一个,全都丢出了酒楼。那年轻人根本就没动用什么厉害的神通,就是这本伸手抓住对方,然后就这么扔了出去,关键是这些人就像是都被冻住了一般,竟是什么反抗都没有。

李明月将这些道人全都扔出去之后,转身走向不智和尚师徒,然后无事人一般坐了下去,笑着道:“现在的出家人,伙食都这么好了?不知道贵派还收不收弟子?”

老和尚呵呵笑道:“李仙师就莫要打趣咱们师徒了,这可是贫僧积攒了一辈子的积蓄,吃了这顿,还不知道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呢。”

说着,还不忘给不智和尚使了一个眼色,不智心领神会,急忙点头道:“是是是。”

李明月笑着道:“放心吧,上次的饭钱我不会找你要的,一顿饭而已,我还没必要计较,不过今天这顿,得你们出钱。”

不智只能将目光看向自家师父,同样对着自家师父使着眼色。

这个时候,外面那些道人终于缓过气来,从地上爬起来之后,看着周围那么多人都看着他们,顿时觉得颜面尽失,然后对着酒楼中大声喊道:“小子,你有种就等着。”

说完,落荒而逃,显然是回去找师门长辈诉苦去了。

酒楼中,师徒两人和李明月酒过三巡,话也就多了起来。

李明月毕竟竟是三教同修,跟这些和尚也有话题可聊,席间老和尚一个劲的对着自家徒弟使眼色,最后不智只得硬着头皮说出了他们的来意。

李明月听完,还真觉得有些吃惊,因为按照不智和尚的说法,他们之所以会到这里来喝酒吃肉,是因为知道李明月会经过这里,之所以愿意拿出所有继续也要吃一顿最好的,便是想报答上次李明月请不智和尚吃饭的恩情……

一切说得有理有据,李明月不信都很难。

接着不智画风一转,就提到了李明月身上那把金刚剑,李明月这才知道,请自己吃饭什么的,都是假的,真正的目的是冲着那把剑来的。

如今李明月毕竟是轮回镜修为,所以能看出这老和尚境界不低,跟他不相上下,而不智也是小宗师巅峰,进入大宗师不过是时间问题。同样的,李明月也能看出金刚剑关系到佛门传承,这也是李明月为何决定将这把剑交给灵台山的原因,毕竟灵台山是佛门圣地,最能匹配这金刚剑的传承。

可如今这师徒两半路杀出来,李明月一时间就有些为难了。

李明月能看出,这师徒两确实是佛门正宗,将金刚剑交给他们,也算是归还给了佛门,至于佛门与佛门之间的纷争,李明月不清楚,也不关心。可如果自己这样做,灵台山会不会有什么想法?这是李明月要考虑的问题。

老和尚视乎知道李明月心中所想,笑着道:“灵台山那边,李仙师不必担心。灵台山的传承,全系那位佛子身上,这金刚剑对他却没用,反而是儒家的镇天尺,才能帮到他。我们这一门虽然人丁凋零,如今只剩下师徒两个,但跟灵台山同出一脉,都肩负着佛门传承的重任,就算李仙师将这把剑送到灵台山,最终也会回到我这徒弟手中。”

李明月看着老和尚,觉得这老和尚说的不像是假话,而且关于这种传承的事情,李明月也算能够看出一些端倪,这也正是他当初会请这不智和尚吃饭的原因,冥冥之中注定的某种奇妙缘分。

老和尚接着道:“出家人不打妄语,我们虽然不戒荤腥,但绝不敢欺骗李仙师。”

李明月点头道:“我相信大师,既然如此,我也就不用再跑灵台山了,只是这金刚剑关系重大,大师还得跟佛门说明,我可不想事后还有人来找我讨要。”

老和尚笑着道:“这是自然,金刚剑到了贫僧这一脉,不出半月,全天下的佛门都会知道。”

李明月便不再说话,直接将金刚剑拿出,掐断金刚剑之上跟自己的一切关联。

李明月其实有些舍不得,再怎么说,这把剑跟了自己那么久,自己也用了那么久,如今突然要拿出去,比当初拿出浩然剑更加不舍。

不智并没有接,这让李明月不由得皱起眉头。

老和尚解释道:“金刚剑是佛门至宝,不能就这么交付。”

李明月皱眉道:“难不成还要斋戒沐浴啥的?”

老和尚竟是点头道:“确实如此。”

李明月心中苦涩,不就是一把剑,至于这么麻烦?自己带在身边这么久,从来都是随便放,也没见这把剑对自己有什么意见,反而更自己越发契合,真要把它供起来,恐怕要驱使的时候,还真没那么容易。

不过这毕竟是佛门自己的事情,有着他们自己的规矩,李明月可不想随便指手画脚。虽说这样会耽搁几天时间,但相较于绕路跑一趟灵台山,几天时间不算什么,更何况到了灵台山之后,说不得灵台山比这还要郑重。

还是儒家好,没那么多讲究,虽说当初归还浩然剑的时候不是李明月本身,而是让江湖帮忙代劳,但从后来遇上那位儒家准圣人就能看出,儒家对浩然剑或许也重视,但没到这般程度,不然也不会随便就拿出来用。

至于今后归还道剑的时候,会不会也是这种情况,李明月现在倒是不怎么关心,他跟道家的恩怨还没完全解决,如今也还没找到可以代表道家接下三清剑的人。

当初李明月觉得清溪道宗那位掌门弟子还不错,原本也是想将三清剑交到他的手中,由他来传承道家,可随着境界越高,李明月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至少不是自己看谁顺眼就交给谁,而是对方必须能够承受这把剑,清溪道宗那位掌门弟子虽然不错,但还无法承受整个道家传承。

后来遇上玄真小道,李明月觉得他或许可以,可一路下来,李明月总觉得缺点什么,或许玄真小道并非道家传承之人,也或许是时机未到,所以也就只能先把这把剑带在身上。

关于传承,这种玄之又玄的事情,李明月如今虽然说不清楚,但却能够有所感受,所以归还这三把剑,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甚至变成了李明月的一份责任,一个任务。

儒剑还好,毕竟儒家虽然也有规矩,但没有道家和佛门这么重视,所以才说儒家最讲规矩,又最不讲规矩。

儒家那边,在李明月认识的人中,能够承受浩然剑的人就有三个,一个是得到文圣传承的黄倾涵,一个是那位注定未来要扛起整个儒家的武子期,然后就是那位儒家的准圣人孟子生。

浩然剑交给这三个人中的任何一个,都能完成任务,也都不会有什么麻烦,之所以选择孟子生,并非是李明月觉得孟子生更容易接受这把剑,而是那个时候,李明月对这三把剑的认识其实还没现在这么深刻,只知道自己注定要将这三把剑分别还给三家,这是他修行三教法门的责任,碰巧那个时候孟子生在金阳帝国抵抗魔族,需要力量,所以李明月就将浩然剑教导了那位准圣人手中。

所以归还浩然剑,其实算是误打误撞,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了,也就完成了归还浩然剑的人物,跟儒家达成了一个圆满的接过。

可到了金刚剑,归还起来就有点麻烦,不仅仅要找到能够承受金刚剑的佛门弟子,还要是能够代表整个佛门跟李明月达成一种类似于和解的人物,这就需要这人在佛门中有着一定的地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整个佛门,这也是李明月为何要选择灵台山的原因。

灵台山那位佛子肯定是能够承受的,而灵台山作为佛门圣地,是这片人间界最能代表佛门的存在,由他们接下金刚剑,就能了却自己跟佛门的牵扯。

如今这师徒两人,不智和尚确实能够承受金刚剑,能够代表佛门传承,这一点李明月可以感受得出,可要说这师徒两人就能代表整个佛门了却自己跟佛门的牵扯,李明月多少有点怀疑。

不过当初李明月见到不智和尚的时候,就觉得这和尚不是一般人,他的师父更是不一般,如今见到,确实如此,李明月甚至有种感觉,将这把金刚剑交给不智和尚,甚至可能比交给灵台山更好。

除此之外,其实就是一点可有可无的私心。

灵台山好不好,强不强,终究远在宋国,今后佛门发扬光大,受益的也是宋国,但若是不智能够将佛门发扬光大,成为佛门执牛耳的存在,那对唐国来说,也会是一件不小的好事。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所以李明月也就答应了这师徒两人,将金刚剑交给他们,即是自己那点小小的私心,也是顺从自己的感觉。

再说了,这师徒两虽然只有两人,但这种事情,不是人多人少的事情,就好比清源山,从始至终,就只有一个师父两个徒弟,不一样一夜之间响彻大江南北,成为名副其实的仙门大宗?

如今的清源山,虽然没什么正统的传承,可前来依附的宗门可曾少了?那些宗门的传承比起清源山,远了不知道多少个春夏秋冬。

也就是说,归还金刚剑的任务也算是结束了,自己跟佛门的牵扯也算是做了一个了结,不论佛门今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不会牵扯到自己,算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了断。

可剩下的三清剑,就更加麻烦了。

一来,李明月跟道家有着不小的恩怨,而且之前对道家存在不小的偏见,前不久才得以释怀,但这也见解影响到了李明月跟道家的那种微妙联系,使得其有些模棱两可,模糊不清,导致李明月看待道家的时候,不论是找那个能够承受三清剑之人还是那个可以了却他跟道家牵扯的人,都有些看不真切,就像是有什么东西阻挡其中,必须得将这东西祛除之后,才能看得真切。

当然,这对李明月来说不算什么大事,毕竟这事他不着急,着急的是道家。

如今道家遭受打压,更需要一个能够稳住局面的人物,需要一个能够带领道家走下去的人物,来保证道家传承不灭,选择谁,自有道家来做决断,不用他李明月来操心。

而且李明月并不担心道家会在这件事上做什么手脚,虽说这种牵扯对李明月并非没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毕竟儒家和佛门的牵扯已经了断,只剩下一个道家,就是一对二,胜算实在不大。

如果道家选出来的人跟自己不对付,李明月完全可以拒绝将这把代表整个道家传承的三清剑交出去,甚至可以随便找个道家弟子丢出这把剑,到时候虽然自己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整个道家必定会受到更加沉重的打击。

也就是说,如今道家其实比李明宇更着急,更迫切的需要找到一个既可以承受三清剑的人物,又能跟李明月了却牵扯的人物,两者缺一不可,否则遭殃的只会是道家。

当然,前提是李明月能够先摆平儒家跟佛门,不然三管齐下,他李明月还真难以招架。

除此之外,还得等他去了静远宗和九嶷山之后,彻底了结他跟道家的恩怨,一切才会彻底明朗起来,所以归还三清剑,必须在这两件事解决之后。当然,不能像真武山那样,而是要更好的解决,要么是双方都没有意见的和解,要么就是像静远宗,齐云山这些一样,直接灭掉。

以前李明月觉得这些事情就只是他自己的事情,如今才知道,其实这不仅仅是他自己的事情,也是道家的事情,这是道家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场劫难,而一些人能够在这场劫难中自保,比如真武山,虽然也付出了代价,但相对来说,确实要小很多。

而静远宗那位,明显比其他各家更加明白这件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这几年静远宗对自己几乎没有出手,除此之外,道家各大祖庭之间联合对付自己,静远宗也从来没有参与,其中很大原因,应该就是这个。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静远宗那位道家第一人,绝不仅仅只是为了自保。至于到底是什么,恐怕只有到了静远宗,真正接触这位道家第一人之后,才会明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