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江东书院派系的雏形

十二月深冬,天气越来越冷,而距离吴国封禅的日子也越来越近,封禅之地所在钟山一个山峰,已经被整个北军将士戒严。

封禅在,大吴即将腾飞,作为朝都的金陵城已经沸腾起来了,各地方哪怕有些能力,有些地位的人,都想要入京观礼。

见证大吴封禅,这可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盛典,比当年大吴开国,还要鼎盛三分。

当然,在吴国封禅之前,如今最悸动吴国朝堂的一件事情,便是内阁发起的各方郡守大议会,议会时间定在十二月的二十。

在这之前,位于各地的郡守和知府已经开始陆陆续续的已经抵达金陵城。

如今吴国的交通是天下方便,孙权奉行了是,想要致富走上小康,先要修桥补路,这一年之间,工部不仅仅是建立金东大驰道,连接金陵城和东治出海口,还在各地建立连同各城池的小驰道。

工部这一年,一共发起一百二十一个工程,差一点没有和户部打起来。

有了路之后,再开通了航路之后,即使远在北疆,南北之间来往的更加容易了,边疆的郡府疆域,也能及时的赶回金陵城。

这一日,天降小雪,雪花飘飘,湛洁的金陵城之中,车水马龙,大街小巷,热闹非凡,冷风挡不住人心的火热。

所以连带着都城的经济也上了好几个层次。

秦淮河。

十里秦淮。飞雪之间,仿如烟雨蒙蒙,一艘艘的画舫荡然。歌舞声不休,另有一番韵味,这是已经金陵城最璀璨的特色。

荡然在河心上,距离秦淮河市集不远处的一艘比较普通的画舫之上。

船舱之中,一个个火盆燃烧,热气沸腾,没有一丝的寒意。琴韵霏霏,舞女翩翩。以江东书院三杰,陆逊,步骘,苏门为首。十几个年轻,却气度不凡,书生打扮的青年汇聚一堂。

这些人都是江东书院出身的学子,大部分都是第一届,第二届的学生,早已经迈入仕途,如今朝堂官吏,而且基本上都是县令以上官吏。

江东书院比吴国的成立的时间还要长,如今将近十年光华。早已经形成了一个进出平衡,每年为吴国输送无数人才。

每一个人才,就是一个底蕴。如今的江东书院,方算是积累了一些底蕴。

“正擎兄,如今你可是我们江东书院的骄傲,书院学子之中,你可第一个封疆大吏,此乃江东书院之幸。来,某敬你一杯!”

盘坐左侧的陆逊。目光看着正对面着的苏门,看着这个寒门骄子,他的神色有一抹敬佩,举杯而笑。

“伯言兄,你客气!”

苏门闻言,面无表情,直接举杯,一杯而尽,却并没有表示出应当的客气,反而有些疏远。

陆逊哑然一笑,也没有太在意。

他和苏门,世家和寒门,想要坐在一块,太难了,要不是步骘的面子,他们两个水火不容的,怎么也不可能坐在一起喝酒。

“正擎兄,抛开其他的身份,我们如今皆然为江东书院出身,一脉而传,自从入仕途之后,天南地北,如今难得一聚,你何苦如此!”步骘看了看两人,最后目光落在苏门身上,面色有些苦笑,劝告的道。

苏门和陆逊,当年可是江东书院两只大旗,一个代表世家的骄傲,一个代表寒门的不屈,在江东书院的时候就已经闹得不可开交。

寒门和世家的两个阶层,在大汉朝的几百年历史之中,水火不容,如今在他们两人的身上也算是呈现无疑。

自从毕业之后,他们两人一个凭借着世家资源,在中央系统,步步为营,然而一个远走边疆,一步一个脚印,硬生生的杀出一条血路来。

金陵立都之后,已经以县而开府,都城府尹,在级别上,和一郡之守,差不多,陆逊如今乃是金陵府尹,权利还在郡守。

然而,江东书院第一个真正的封疆大臣却是苏门这个无所依靠的寒门士子。

罢免州,如今连临时节官的各州都督府都已经罢免,封疆大史,就是郡守和知府,这个意义可不一样。

相对来说,他们两个的成就,都是杰出的,即使步骘他自己也有些比不上,当然,不是说他的才能比不上两人。

论起才能,论起官场打拼的能力,他步子山不认为自己会比任何人差,然而,就是这机缘,他差了半截。

陆逊能如今迅速的爬上来,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世家子,还是有陆俊的原因,如今朝堂大部分高层都很清楚,吴王不喜陆俊,有意裁掉这个兵部尚书。

但是为了稳住仅存的世家豪门陆家,他多少要提拔一下陆家的人,弥补这个尚书之位,陆逊就成了捡便宜的那一个。

而苏门,他命好啊,进入边疆为官,得到公孙度的其中,赶上了辽东的那一场血战,东北和高句丽的一战,整个辽东十室九空,他本人又在大战之中稳定襄平,立下功劳,才提了上去。

“子山兄,你应当清楚某之心意!”

苏门对步骘倒是很和善,微笑的解析的道:“某家并非对伯言兄有芥蒂,相反,对于伯言兄,即使我们相斗多年,我仍然敬佩他的才学和品德,然而,我们并非一道之人!”

“正擎兄,此便是你的不对!”

步骘闻言,正色的道:“当今的知大吴天下,还有何之世家和寒门之分,大王圣明,唯才而举,方有你出头之日,如今江东书院,你成就最高,如何就放不下这个心结乎!”

孙权从还是一个侯爷的事情。就已经把江东世家打压一次又一次,如今在吴国之中,世家的身份。有时候还不如寒门来的自在,寒门士子,有才能的根本不用顾虑太多。

苏门有芥蒂,莫过于心结太重。

“正擎兄,若是在玄武门一战之前,某家绝对不会和你同坐一席,世家就是世家。寒门只是寒门,然而。时代在变,玄武门一战之后,世家子弟,已经人人喊打。如今的我们,尚不如寒门士子的潇洒,身不由己啊!”

陆逊如今虽然说是金陵府尹,但是其实太多事情是身不由己了,如果按照他的计划,他应该外放,从一个小文吏做起,这样升上来的基础才能扎实。

但是背负陆家,很多事情由不得他。他必须要在这个府尹位置,再呆上几年,稳住陆家的局势。虽然看起来如今他的权利比苏门还要大。

但是他在地方的基础不如苏门,日后一旦进入内阁中枢,想要升上去,这会成为他的一个死穴,他的政敌会死死的拿捏着这一点。

“伯言兄,吾非针对你。吾出身贫寒,早年曾经被虞家连续打击。家人父母,皆然为世家所害,不成有一丝进取机会,对于世家,恨之入骨。

自从进入江东书院,一心出人头地,领着寒门子弟与世家子弟而交锋,却从来没有想过和你们同坐一席!”

苏门闻言,微微眯眼,目光对上了陆逊清澈的眼神,锋锐的眼神变的有些柔和起来了,他也不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

“然而,你陆伯言说的也对,是我心思太重,虞家早已烟消云散,当今吴国之天下,乃是圣明的天下,大王唯才而举,又何必在介怀寒门与世家!”

他苏门出身寒门,少年好读,勤奋而聪慧,然而早年就被虞家打压,郁郁不得志,对于世家恨之入骨。

但是对于陆逊,他是敬佩的,此人无论才学,品行,都是上等,而且行事大气,绝非手段见不得人的世家小人。

如今世家和寒门,摩擦的已经不多,步骘亲自说和,他也不能不给面子,毕竟他和陆逊之间,没有死仇。

若能在金陵城的得一援助,这对于他在玄菟有莫大的帮助。

“诸位,今日难得吾等江东书院的学子一聚,小弟如今不过只是一介翰林学士,比不上几位学长的成就,但是好歹也在内阁为吏,对于内阁小有了解,便起一个头,谈一谈日后朝野!”

今年的科举榜眼严畯目光看了看几人,率先的打开了僵局:“当今朝堂,军方我们尚且不谈,内阁之中,首辅张昭大人为尊,张昭大人乃是先王时代,权倾朝野,自成一脉的巨头,即使在内阁,也是强势的。

而内阁次辅,周瑜周大人有昔日江侯一系留下的人才为根基,势头旺盛,大有接位之意图,然而,盯着这个内阁首辅这个位置的,还有顾雍大人,他有世家一脉支持,大势已成,日后必然是首辅人选之一!”

“次辅朱治朱大人呢?”有人低声的问道。

“朱治大人武人出身,在下看来,他不过是大王平衡内阁的一个手段,应该没有争夺首辅位置的能力,毕竟首辅位置,管理天下之朝政,若是以武人出身的朱大人坐上去,岂非挑衅整个天下的读书人!”

读书人就算是烂大街,也有着一股骨子里面傲气,多多少少有些看不起武人。

“也不一定。”有人反驳:“朱治大人的出身可是一柄好武器,大王第一个心腹爱将,谁能忽视!”

“也对,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了另外一个次辅!”

“蒯大人老了!”有人摇摇头。

“煌煌大吴,人才辈出,吾等岂能落人之后!”

陆逊目光扫过,双眸绽灼灼烈火,意气风发。

“内阁首辅,此乃是大王之下,第一人是也!”此时此刻,苏门神情之中也有一抹浓浓的战意:“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吾辈之读书人,为之奋斗目标!”

“吾等为官,百姓为尊,却非无私,只要走正道,求上进,乃是理所当然,这个位置,某家也梦寐以求,然而,力量要凝聚才能的发挥!”

步骘目光扫过众人,沉声的道:“我们皆然为江东书院而出仕,授业于蔡邕先生,一脉而传,当同心合力,奋发求进!”

这是一种结盟的语言,今天这一次聚会,便是步骘而安排的,他就是想要聚合江东书院的力量,形成一个新的派系,在朝堂立足。

“某同意!”

陆逊想了想,点点头,道:“官途之凶险,相信在座诸位皆然明白一二,不是我们不惹人,人就不会盯着我们,我们如若想要踏踏实实的做事情,就需要互相扶持!”

做官和读书不一样,读书的时候,就在再如今争锋,也不过是意气之争,不争,便可,然而牵涉到官场利益,再大背景,也挡不住明枪暗箭。

他坐在金陵府尹这个位置,多少人在盯着,盼着他出错啊,即使有强大的背景,他也是过五关,斩六将,好几次都差点被拉下马了。

在这个名利场,谁也做不了孤胆的英雄。

“某家并不反对,互相扶持,我们才能在朝堂走的更远,然而,某心中有一忧心!”苏门突然道:“江东书院的学子,如今已经遍布地方之上,一旦吾等牵头结盟,必然形成一个庞然大物,甚至能影响地方治理,岂不惹怒大王乎!”

“党同伐异者,大王必杀!”

庐江郡主簿卫旌点头,沉声的道。

此人也是江东书院第一届的学子,虽然不如江东三杰那般出彩,但是在江东书院一系的官吏之中,也算是佼佼者。

“的确需要慎重行事!”

众人对视一眼,相继点点头。

“非也!”

陆逊却摇头,道:“如今朝堂,派系可少乎?军方尚且不论,仅仅只是内阁来说,张昭,周瑜,顾雍,蒯良,朱治,吴景这些独当一面的巨头,那一个不是代表一个派系,仅凭他们一人,如何能稳住自己的局势!”

“伯言兄此言大善!”

步骘微笑的道:“我们今日聚会于此,便是大大方方的告诉大王,江东书院要立下派系,相辅扶持,大王放眼大吴之天下,只要我们不对吴国不利,他反而会乐于求成,毕竟,我们江东书院一系,也能让他平衡一下内阁局势,不是吗?”(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