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刘禅大怒!
砰——
御书房,竹简被砸地上,刘禅起身,一手扶着腰,心里很是恼火。
诸葛瞻满月没两,就有不少官员上折子开朝会。为首的不是别人,正是李邈。
刘禅又不傻,特意上折子开朝会,肯定是李严借粮的事,被这群王八犊子知道了。
李邈带头,益州士族纷纷复议,杜家,胡家,杨家,马家,张家,陈家都有官员参与。
黄皓躲在柱子后面,微微探出头,人嘴脸十足。
不行,不能坐以待毙,现在还能暂时压着,但是总不能一直不朝会,别的不,北伐前肯定要开朝会,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是非常必要的。
此刻北伐在即,的确要统一声音!
成都郊外,一辆马车停下来,虽然卫兵陈列,但是百姓生产倒是不受控制。
“爹地,哪个是丞相大人?“
一个稚嫩的声音问道。
“那个羽扇纶巾的就是丞相。”
“什么是羽扇纶巾?”
“就是穿白衣服拿扇子的。”
不少百姓都抬头瞻仰丞相的英姿,虽然季汉政权建立之初,税收比刘璋时期还高,大家心里骂骂咧咧的。
但是很快大家就发现,以前那些杂七杂澳税收全都没有了,而且还是按地的多少交税。
穷苦百姓几个有地的?当时大家就怕士族的租地涨价,但是没想到的是官家直接给田租种,而且地租还便宜。
诸葛亮摇了摇扇子,虽然百信们感恩戴德,但是他还是觉得有些讽刺,因为他这一套政策,尽然是占了人口稀少的便宜。
此刻整个三国人口锐减,劳动力稀缺,所以官府的田租价一定,士族们价格高了就只能荒废,还要交税!
所以此刻整个季汉的地租基本都是稳定的,百姓只管劳动就行,再加上盐政和麻衣政策的推行,季汉百姓衣食住行都有了基本保障。
刘禅越发佩服诸葛亮,田政和盐政不,好歹是在赚钱,但是麻衣政策就是完完全全亏钱。
季汉这时候的蜀锦可是硬通货,与其去搞麻衣,多来几匹蜀锦更划算。
但是诸葛亮显然懂经济,蜀锦一旦泛滥就会贬值,生产多是不顶用。
“丞相,李邈纠集了不少人,李严借粮的事情,恐怕暴露了。”
蒋琬头疼,毕竟被巨额利润冲昏聊头,也会逐渐冷却的。
诸葛亮有些惊讶李邈智商进步,原本他以为要春收上来,催漳时候这群人才会反映过来。
其实诸葛亮也知道刘禅的计策,不算高明,但是有一点他是知道的,不高明但是霸道。
粮食收上来了,还不还就是另一回事了。
“先把折子都压下来,你找点人,去各大家族好好劝一下。”
诸葛亮倒也不急,毕竟八大家族扩张的时候,往上翻族谱,势力虽然更庞大了,但是人多了利益势必不统一,所以并不是铁板一块。
比如杜家可以让杜预去劝,杨家可以让杨洪去劝,胡家可以找刘琰去劝,马家就更好办了。
只要压过这一阵风,大家也只能吃个哑巴亏,到时候在给他们一些甜头,毕竟陛下拿下了交州,势必有新的经济份额。只要大家的目光都看向外面,季汉内部才有可能团结起来。
少府书院——
南中贵族子嗣的教育,一直是刘禅自掏腰包供应的,为了让他们适应,生活上也给足了他们面子。
“爹,你又没上过战场,你这不是纸上谈兵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