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物理大佬们都在以审视的眼光看待相对论时,李奇维也在进行周密的准备。
他这些天频繁地和爱因斯坦通信,两人商讨接下来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这一次,相对论对物理学界造成的影响太大了,简直和开天辟地差不多。
李奇维本人倒是无所谓,反正要是把他逼急了,当场掏出广义相对论,绝对镇压一切。
那到时候可能真的是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听懂。
哪怕普朗克这些顶级物理学家,也只能望洋兴叹,连反驳都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但是爱因斯坦就没有那么淡定了。
他现在只是一个本科生,博士都还没有毕业,在物理学领域完全就是菜鸟。
一下子发表如此惊天动地的论文,说不紧张那肯定是假的。
虽然他自信自己的理论完全没有问题,是基于物理事实的严谨推导,但架不住众口铄金。
爱因斯坦在信中说道,他如今在瑞士算是彻底出名了。
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苏黎世大学的师生们,最近讨论的所有话题都是相对论。
哪怕不是物理专业的学生,也对相对论抱有极大的兴趣。
而且很多人信誓旦旦地说,找到了相对论的漏洞,准备发表论文批判。
这让他感觉到有一丝紧张,但同时还有一丝兴奋,搅动物理风云的快感。
还有一个好处则是,再也没人说他是沾了布鲁斯·李的光了。
即便相对论受到了如此多的质疑和口诛笔伐,但是所有人都承认,能想出这种理论的人,绝对算是天才。
这让爱因斯坦终于有了扬眉吐气的感觉。
他觉得自己和李奇维的差距已经很小很小,可以并肩作战了。
李奇维看完爱因斯坦的吐槽后,会心一笑,原来大神也有紧张焦虑的时刻。
尤其是关于那些质疑的桥段,让他想到了后世一个特殊的科研群体:民科。
民科,简称民间科学家,是指那些没有接受过专业高等教育的人,通过自学成才,发表对科学理论的看法。
由于其本人认为自己颠覆了科学大厦,所以自封为科学家。
各个领域都有民科的存在。
其中,在物理领域,民科的名气最大,所以通常说的民科一般都是指物理民科。
因为物理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物理定律就是定量描述人的主观感受。
而且物理学有一个特殊的地方,那就是不喜欢突出数学的作用,而是强调一种简洁美、通俗美。
通过人的大脑就能想象出来物理定律在如何发挥作用,支配世界。
正好宇宙真理也是简洁优美的,往往一个简单的公式,或者一句话就能概括。
因此,物理学是民科的聚集地。
至少在后世,李奇维没有听说过数学领域有多少民科。
因为数学可不看你用什么高大上的词汇,而是凭公式说话,你不会那就是真的不会,连胡扯都没办法扯。
他到现在都没敢去碰瓷那些数学大佬,就是这个原因。
后世有一个说法,大学本科学习的高等数学,大概都是300多年前的知识。
至于100年以内的数学,已经没办法用语言描述给普通人听了。
它和天书没有任何区别。
但是,物理不一样,再前沿的理论,普通人也能掰扯几句。
物理学中有几大理论是民科中批判最多的。
第一,是牛顿的力学三定律,其中F=ma已经被玩出花了。
第二,是热力学三定律,大名鼎鼎的永动机,让民科最广为人知。
保守估计,民科至少已经发明了超过百种的永动机结构。
第三,就是相对论,尤其是狭义相对论,堪称民科大神最爱颠覆的理论。
至于广义相对论,由于需要过高的数学功底,民科涉足的相对较少。
爱因斯坦在信中举例的几个问题,在李奇维看来就是民科的经典思维。
其实李奇维本人对于民科并没有偏见,他反而认为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对物理学的发展是一件好事。
但是他讨厌民科中的部分人,总是喜欢用概念去强行代替公式。
创造出一些看起来高大上,其实没有任何意义的词汇,然后一个公式没有,洋洋洒洒几万字,就说颠覆了相对论。
要知道,爱因斯坦虽然也是凭借纯粹大脑的想象,创造出狭义相对论。
但那是建立在基础扎实的数学推理上,论文逻辑严密,经得起推敲。
并不是在玩所谓的文字游戏。
至于民科中的极少数高端存在,要想反驳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他们的很多思想,其实已经触摸到物理学的本质了。
有可能甚至都没办法回答,已经快要脱离科学的范畴,往哲学方向跑去了。
李奇维一直认为,错误的理论和观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掌握了正确的理论,却解释不了别人的质疑到底错在哪里。
这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你还没有完全搞懂所学的理论,没有消化成自己的东西。
也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前世作为华夏科大的物理学博士,李奇维对于狭义相对论,可以说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但是,如果真的有大佬提出了角度刁钻的问题,他突然发现,自己还真不敢保证一定能解释清楚。
除非他不讲武德,直接超越时代,不过他总觉得那样有点索然无味。
所以,李奇维在看了爱因斯坦的来信后,气势一变,信心大增。
他要凭借自己的理解,去与当世的物理大佬们交锋,而不是靠先知去碾压。
为此,他这段时间,甚至开始从头学起,一点一滴夯实自己的理论知识。
没事就去图书馆翻开这个时代的资料,了解时代的背景。
这可让星火三兄弟异常开心,总算有放松的时候了。
得益于穿越带来的大脑强化,李奇维现在哪怕没有后世经验的加持,也算的上天才那一级别。
所以,他的学习效率非常高。
整个三月,李奇维都是在忙碌中度过,还要应付各种拜访和来信。
甚至已经有期刊上开始发表论文,攻讦相对论。
在这期间,李奇维通过和爱因斯坦、汤姆逊等人商议讨论,决定将第一届相对论研讨会定在7月15日。
这个时间点,各个大学基本都已经放假,教授和学生们有充足的时间来开会。
另外留出充足的时间,可以让物理学者们更加深入地研究相对论,提高研讨会的质量。
至于会议地点,索尔维老哥来信,苦苦哀求,让李奇维一定选择布鲁塞尔。
作为回报,索尔维表示会全额承担本次会议所有费用,并提供一切支持。
李奇维欣然答应,他现在穷的叮当响,可没有财力组织一场盛大的会议。
索尔维见李奇维同意后,欣喜若狂,立马就开始联系酒店,提前三个月开始准备。
自从第一届青年学者交流会成功举办,并先后出现马可尼的无线电跨洋通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震惊世界的物理成果后。
青年学者会议的含金量就在不断上升。
人们甚至期待,那些其他的参与者,接下来会不会也有重磅的成果发布。
而作为会议的承办人,索尔维的名字也传播开来。
至少在比利时国内,索尔维可谓是家喻户晓。
比利时人都知道,有一个热爱科学的企业家,慷慨解囊,为科学家们提供最好的条件。
而且这些科学家们在会议后,确确实实发表了震撼的论文。
这说明索尔维虽然本人科学能力不行,但是慧眼识珠,大大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这让他感觉美滋滋的,觉得自己和那些庸俗的有钱人已经不一样了。
而且这一次,相对论研讨会也是自己承办。
到时候,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力,索尔维甚至都不敢想象了。
这一次和上次的青年会议不一样。
来的全都是世界上最顶级的物理学家,可谓群星汇聚。
其中不少人本身可能就是贵族、大富豪,这让索尔维激动地浑身颤抖。
一个人一生中能参与几件名垂青史的大事件,就足以自傲了。
就连比利时政府都找上了他,要求他务必全力支持好这次会议,确保万无一失。
如果有必要,可以随时向政府寻求帮助。
而且还给索尔维配备了专项小组,解决外国人来比问题。
由此可见比利时对于这次会议的重视。
那是因为相对论本身的轰动效应,再加上李奇维这个物理诺奖第一人的权威影响力。
现在,相对论已经是物理学界讨论热度第一的理论。
除了大佬们的针砭时弊,物理新人们也在绞尽脑汁,想要研究这个颠覆性的理论。
可惜,目前为止,很多学校的普通教师其实是看不懂的。
狭相不难,数学也简单,但那都是相对于物理学家而言的。
对于普通的物理学生和讲师而言,狭相简直就是晦涩难懂的代名词。
后世的高中可能就已经开始学习狭相了,觉得也就那么一回事,很好理解啊。
而且还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但是,他们学习的都是简化后的狭相,没有从头开始推导,而且还有大量的辅助资料,帮助理解。
这个时代的学生,可只能从《自然》上发表的那篇论文中学习。
他们没有任何的参考资料,没有名师指点,完全靠自己去理解这么深邃的理论,难度可想而知。
比如克里斯·保罗同学,在李奇维的教导下,他如今已然是三一学院物理专业的扛把子,受到无数学生的羡慕。
人家早在布鲁斯·李还未成名时,就选择跟着对方学习,属于从龙之功,这个学不来。
但是他在看完相对论后,也只能一脸懵逼。
为此,克里斯一直关注李奇维,等他空闲时,连忙找上去,想请对方指点。
李奇维很高兴为他解答,这个小伙子也算为自己做过不少事。
不过很快,李奇维就心灰意冷了。
他发现,经过自己认为的浅显解释,克里斯还是不明白。
这让他想起后世一句话:如果你不能把相对论解释的让街边老妪都能听懂,那说明你还没有真正搞懂相对论。
如今,李奇维竟然连剑桥大学的高材生都解释不清楚,他对自己的能力第一次产生怀疑。
看来自己还得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