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拿下NTT,竹下雅人立马进行下一步行动。
说服垂井学长介绍的,三家顶尖大学信息产业部门教授。
“嗯,先从东工业开始。”
有了决定,青年也不拖延,当即打电话和东京工业大学的岩井精一教授取得联系。
几分钟后,竹下雅人有些意外的缓缓放下电话。
“咦,竟然这么好说话?”
岩井精一教授十分爽快的答应青年的拜访要求,甚至直说最近几天随时都可以。
语气中传达着善意。
青年想了一会,很快想明白了为什么。
“这就是顶级大佬在学术界的实力吗?”
如果说垂井康夫教授在企业界和政治届的影响力是2分,那么他在学术界的影响,起码可以达到5分以上。
他的一言,甚至可以决定信息产业行业教授的资源分配。
岩井精一就算看不上星海半导体,也必须给垂井学长一个面子。
“看来,给学长星海集团外部董事位置的事情,要加快速度了。”
他可不想被外界评价,不懂得知恩图报。
外部董事岗位,垂井康夫可能不稀罕,但星海集团一定要有所表示。
来到东京工业大学之后,竹下雅人发现,情报信息学科的教学实验室非常气派。
“不愧是日本半导体行业鼎盛时期,就连大学相关学科都能获得无数好处。”
20世纪80年代,是日本半导体行业最辉煌时代。
芯片领域,CPU才刚刚出现,GPU还没影子。
闪存芯片,也只是个小卡米拉。
唯有存储芯片最赚钱,而日本半导体公司,近乎垄断这一市场。
日本的NEC公司,超越美国英特尔、德州仪器等公司,登顶半导体行业第一。
行业前十,也有多达六家日本公司。
此外,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光刻机行业,日本尼康也成功超越美国当家光刻机公司GCA。
在尼康等日系光刻机企业的强大压力下,GCA甚至陷入到破产边缘。
当然,GCA的落败,也和这个行业玩家太多,市场太小有关。
当前世界的半导体行业规模还比较小,光刻机的全年销量也只有几十台左右。
结果这么小的一个行业,挤进了尼康、佳能、东芝、英特尔等一大批公司。
僧多肉少之下,价格昂贵技术还不那么先进的GCA,自然就有点坚持不下去。
日本半导体公司极速发展,大学作为产学研的一环,自然也跟着沾了许多光。
实验室豪华一点,属于非常正常的事情。
不过,岩井精一还属于教授中的新人。
所以就算研发能力很强,也没多少重要项目。
这也是垂井康夫,为竹下雅人介绍他的最主要原因。
如果换成老资格教授,人家已经忙的连轴转,根本就抽不出来时间。
就在竹下雅人心中感慨不断之时,一位年龄稍大他一点的青年,略显犹豫的叫住他。
“请问,是竹下会长吗?”
竹下雅人有点猜到青年身份,十分友善的回答:“没错,我是竹下雅人,请问你是?”
“竹下社长下午好,我是岩井老师的学生麻生信治。”
“麻生先生好,你是在岩井教授这里读博吗?”
“嗯,是的。”
“厉害,科研领域的明日之星呀。”
“哪里,我在科研领域,并没有多少才华。”
听到竹下雅人的夸奖后,麻生信治不自觉的露出一丝苦笑,也不知道是受到了怎样的打击,才会有如此表情。
“抱歉。”青年立马道歉,然后迅速转移话题道:“不知道岩井教授,现在在忙什么?”
“没忙什么,还是些平日里的实验。”
“这样啊。”
前往岩井精一办公室的路上,竹下雅人一边和麻生信治聊天,一边脑海中想着刚才的画面。
他发现了一个机会,一个挖墙脚的机会。
当然,这一切都要在岩井精一的允许下。
他可不会为了捡芝麻丢西瓜。
岩井精一非常的年轻,看外貌也就三十六七的样子,多半是作为青年才俊被引入东工业。
也正是因为年轻,才会给星海集团机会。
礼貌的进行完自我介绍后,竹下雅人率先开口。
“想必岩井教授已经通过垂井教授那边,知道了我们准备开发的项目。”
“是的,垂井先生已经把项目详细介绍给我,是移动电话吧。”
“嗯,没错。摩托罗拉在这个领域大获成功,而我们日本还没有类似的产品,我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此时的竹下雅人意气风发,充满着敢为天下先的气场。
岩井精一眼中满是欣赏,果断答应道:“我可以加入进项目,但我希望获得一定的主导权。”
“没问题。如果你能找到足够多的开发人员,甚至主导这个项目都可以。”
竹下雅人现在求才若渴,愿意花钱招人养项目。
大不了先成立几家互不所属的移动电话开发项目组,然后将每个项目组研发的手机,都上线NTT。
进而找出最合适的项目组,再进行最终整合。
到那个时候,相信大家更能接受彼此的位置。
反正手机的前期开发费用很少,星海集团愿意多投入一笔。
“果然和垂井前辈说的一样精明,竟然想用主导项目组的诱惑,让我主动帮忙招揽人才。”
岩井精一看着竹下雅人,忍不住在内心偷偷感慨。
不过他也承认,这一招确实厉害。
他心动了,有了找人合作的冲动。
离开东工业后,竹下雅人又见了东大的小原泽平教授,以及京大的柴田广盛教授。
两人的情况和岩井精一教授类似,都是那种较为年轻,在学校实验项目也比较少的类型。
听完竹下雅人的条件后,同样做出类似的决定。
能有单独成为一个项目主要负责人的机会,大家都不想放弃。
除了同学校的合作,星海半导体内部,也有单独的团队。
一个团队主要由日本本土人才构成,来自星海半导体在电视报纸打广告招募的人才。
说来有趣,星海半导体最初打广告的时候,其实根本没报什么希望。
因为当前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尖端人才,都被日立、NEC等公司垄断。
但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日本。
星海半导体的高薪,最终成功吸引到了一大批海外回国的高端人才。
他们习惯了美国等地的公司管理制度,有点受不了日本公司的高压。
当下,星海半导体就有大量来自摩托罗拉、德州仪器等知名半导体公司的归国人员。
这批人中的一部分,成为了刚刚组建的,星海移动电话项目的第一开发项目组成员。
说起来,星海半导体能招揽到这么多归国人员。
得益于日本半导体公司内部的等级森严,也得益于美国社会。
美国此时反日情绪高涨,甚至比21世纪反中情绪还要严重。
砸日本车、打日本人,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受到这股风气影响,再加上日本半导体的崛起,很多日本人自然选择离开。
21世纪的中国,也有许多类似场景。
可以说,美国政府是助力星海半导体快速崛起的关键之一。
当然,暂时还只有竹下雅人自己,以及少量星海半导体的员工觉得这是崛起。
没办法,星海半导体眼下亏损严重,别说赚钱,就连盈亏都无法有效平衡。
再加上这年头,风险投资还不是很流行。
自然不会有太多的人,认同这是崛起。
至于海外那一组,主要是郭士纳完成招聘组建。
未来可能成为不了主流,但一定是星海半导体非常重要的研发中心。
新成立的星海移动部门蒸蒸日上,竹下雅人逐渐将目光投向专职芯片代工的星海代工。
“郭士纳桑,你觉得我们星海代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郭士纳快速回复说:“芯片代工吗?”
“我觉得第一发展方向还是美国。”
“美国小型半导体公司众多,只有他们才会成为我们的主要客户。”
大型半导体公司都流行全产业链模式。
无论是美国的英特尔、AMD、德州仪器,还是日本的富士通、东芝、三菱,都有自己的晶圆工厂。
就算是找代工,也只会将最低端,赚不到什么钱的芯片订单,交给别人去做。
如果想要赚钱,只能瞄准小企业。
他们没有能力兴建晶圆厂,并且做的都是最高端项目。所以只要招揽到足够多的小企业用户,就能赚到大量钱财。
而半导体小企业,日本基本没有多少,美国则层出不穷。
这主要和市场的大小,以及国家政策有关。
市场方面,
美国市场大,在半导体初级阶段可以容许更多竞争。
日本市场小,小型半导体公司缺少生存环境。
政策方面,
日本是大政府主义模式,半导体产业基本是国家推动的成果。
除了几家大型半导体公司,小体量半导体企业,很难找到足够人手。
美国虽然也有政府推动,但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自由发展起来的企业。
可以说在创新氛围方面,美国远远超过日本。
“是啊,美国才是关键。”
竹下雅人现在很羡慕台积电,不会受到政策影响。
星海代工在美国的困难,会非常多。
当然,星海代工也有杀手锏措施。
星海代工可以选择,和美国中型半导体公司进行合作投资。
这样就可以将客户,拴在自己手中。
不过现在,这一招还不适合出现。
因为当前晶圆厂的投资,中型半导体公司还能承受。
“还有呢?”
“额,我想不出来。”
竹下雅人没有说什么再想想的屁话,直接讲出自己的想法。
“我觉得改进生产工艺,也十分重要。”
“改进生产工艺?”
郭士纳眨了眨眼,希望会长能进一步解惑。
“你注意到了吗?计算机行业,正在从大型计算机向小型计算机转移。”
“嗯,确实。”
郭士纳想了想所查的资料,认可的点点头。
“这就是我们弯道超车的机会啊。”
竹下雅人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解自己观点。
90年代之前,半导体行业主要以大型计算机为首。
这些大型机的主要应用领域,是银行、保险等非常重视数据安全的地方。
所以存储行业的芯片质量要求非常高,使用寿命越长越好。
日本存储行业为什么能在80年代快速崛起?
就是因为日本存储芯片的使用年限高达25年以上的同时,价格还不是很高。
但现在,市场已经开始变化,小型机的销量越来越高。
小型机的更新换代非常快,再加上主要以个人用户为主,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好的芯片。
别说是25年的老古董了,就算是10年以后都非常落后。
只要芯片能用5年以上,产品都算合格。
这种质量的芯片,价格一定会更加低廉。
就算日本人再有工匠精神,也无法让使用年限高达25年以上的芯片,在价格方面追上。
而只要价格低廉,总会有公司选择在星海代工生产。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多。
前世韩国三星打败日本半导体存储行业,这一变革的因素同样很重要。
“明白,我会尽快让小池桑改正生产模式。”
郭士纳的头脑一直很灵活,立马意识到,这确实是个非常好的机会。
既然很难在质量方面战胜东芝等公司,那么就在价格方面更胜一筹。
小型机市场在快速发展,时间站在星海代工一边。
“就是不知道,我们能占据几年先手优势。”
“放心吧,日本本土公司绝对会很久。”
日本一直都生产高质量芯片,已经形成了路径依赖。
根本意识不到小型机风潮下,质量不再是第一要务。
前世2000年日本半导体存储领域溃败,被韩国打的溃不成军。
几家巨头无奈,只能选择合并,进而成立了尔必达。
结果还是死不悔改,依旧更重视质量,而不是速度和价格。
公司破产后,主要负责人还在那说,
“我们公司的芯片质量更高,远远超过三星。”
但质量高在小型机市场根本没有意义,同样数据下,价格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没有人会想着,一台电脑用25年以上。
别说25年,使用年限超过10年的都是少数。
“这样啊,也就是说我们未来的竞争对手是三星和台积电?”
“没错。”
在竹下雅人的长期影响下,郭士纳也越来越重视这两家公司。
心中早已将这两家公司,视为最主要对手。